【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抗变形基坑支护桩及其施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岩土地基基础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抗变形基坑支护桩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地下空间的开发建设不仅为基坑工程技术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更对工程技术人员提出了许多重要的工程难题与挑战,其中基坑的安全与环境影响控制问题已成为了深基坑技术发展所必需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0003]由于深基坑工程常位于繁华市中心,周边环境复杂,邻近道路、建筑物及各类地下管线密布,施工场地狭小,使得深基坑设计与施工的难度显著增大,基坑安全控制及周边环境的保护需从深基坑工程的各个环节予以控制。常规的基坑变形控制主要通过增强围护桩、支撑(锚)体系的刚度等措施来提高抗变形能力,然而不论是增大围护桩桩径,或者增强支撑(锚)刚度或增加支撑(锚)道数,均将较大幅度提高支护体系的造价,且常因造价、工期等因素无法有效实施。
[0004](1)围护桩(墙)刚度增强:该方法可以通过加大围护桩桩径、围护墙厚度、减小围护桩间距等方式实现,通过提高围护桩(墙)的刚度来增强围护结构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变形基坑支护桩,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护桩包括支护桩本体、钢筋笼以及预应力钢绞线组件,所述支护桩本体顶部固定连接有冠梁,所述钢筋笼埋设在所述支护桩本体内;所述钢筋笼包括加紧箍、纵筋以及螺旋箍,所述加紧箍、纵筋以及螺旋箍从内到外依次设置;所述预应力钢绞线组件包括预应力钢绞线、二加强螺旋筋、二承压板、挤压套以及锚具,所述预应力钢绞线设置在支护桩本体内,且所述预应力钢绞线位于所述加紧箍和螺旋箍之间,各所述预应力钢绞线之间等间距设置;所述预应力钢绞线的下端从上到下依次固定设置有加强螺旋筋、承压板和挤压套,所述预应力钢绞线的上端穿过梁冠并延伸出冠梁上表面,所述预应力钢绞线的上端从下到上依次设置有加强螺旋筋、承压板和锚具;所述预应力钢绞线上端的加强螺旋筋位于冠梁内部,承压板和锚具则位于冠梁上表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变形基坑支护桩,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应力钢绞线埋设在所述支护桩本体的一侧。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抗变形基坑支护桩,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应力钢绞线埋设在所述支护桩本体面向基坑开挖面的90
°
范围内或面向迎土面的90
°
范围内。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变形基坑支护桩,其特征在于:各所述预应力钢绞线的下端承压板位于所述支护桩本体的反弯点处。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志伟,方家强,赵剑豪,刘鹭,俞伟,黄伟达,杨建学,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