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能除杂的泡沫混凝土扰流混合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654275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09 11:2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泡沫混凝土混合技术领域的一种能除杂的泡沫混凝土扰流混合器,包括搅拌筒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能除杂的泡沫混凝土扰流混合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泡沫混凝土混合
,特别是涉及一种能除杂的泡沫混凝土扰流混合器


技术介绍

[0002]泡沫混凝土是一种由泡沫与水泥浆料混合硬化后形成的多孔混凝土,这种混凝土是通过增加或减少泡沫的用量,调整泡沫混凝土的强度及密度,这种混凝土内部具有大量的孔洞和空气,因此具有良好的保温性能

高流动性及强度密度可调节性,在搅拌时,不易凝固,配比时,强度通过泡沫的比例能够方便的调节,近年来越来越多应用于房建保温及路基回填

[0003]这种泡沫混凝土在工程应用过程中,通过泡沫混凝土因为其配料的密度差异较大,泡沫轻,混凝土重,在生产设备进行搅拌时,混凝土总是沉底,而泡沫因为重量轻,总是漂浮在混凝土上方,很难混合均匀,这样的泡沫混凝土存在泡沫与混凝土浆料混合不均匀的情况,导致局部泡沫比例失调,使其搅拌均匀的难度大,这就会导致泡沫混凝土容易发生局部密度

强度出现不均匀的情况,无法不满足工程应用需求

[0004]综上原因,现在需要对现有泡沫混凝土生产设备进行改进,使泡沫与浆料混合更加均匀的装置,来满足工程对泡沫混凝土的使用需求

[0005]基于此,本专利技术设计了一种能除杂的泡沫混凝土扰流混合器,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除杂的泡沫混凝土扰流混合器,能够将泡沫和水泥净浆浆体分开输送至搅拌筒体内,并且对容易凝结的混凝土浆料进行分开输送,使混凝土浆料在进料时就已经分散,然后将泡沫通过主进料口输送在被包裹的中间位置,使整体的混凝土浆料与泡沫接触更充分,从而使混凝土浆料与泡沫在重力和推送力的作用下会自动混合,并且通过双层的无轴螺旋,使混凝土浆料与泡沫更容易被搅拌分散开,使其混合更均匀,并且不需要转动的电机,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有效降低损泡率

[0007]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能除杂的泡沫混凝土扰流混合器,包括:
[0008]搅拌筒体

外螺旋

内螺旋

出料管口

筛网和导流环;
[0009]所述搅拌筒体为圆筒状结构,所述搅拌筒体的前端开设了一个主进料口和多个分进料口,所述主进料口与主原料管密封连通,每个所述分进料口都与分原料管密封连通;
[0010]所述出料管口为圆管,所述出料管口设置在搅拌筒体的后端,所述出料管口与搅拌筒体为整体结构,所述出料管口的后端覆盖了筛网,
[0011]所述出料管口底部设置了除杂阀,所述除杂阀为能向下开启的单向阀,所述除杂阀的底部能分离的卡装了存渣盒;
[0012]多个所述分进料口的竖直面上的投影围设在外螺旋的外围,所述主进料口的轴线与内螺旋的轴线重合;
[0013]所述外螺旋和内螺旋都是无轴螺旋,所述外螺旋和内螺旋都设置在搅拌筒体内部,所述搅拌筒体

外螺旋和内螺旋轴线重合;所述外螺旋不接触的套装在内螺旋外部,且所述外螺旋和内螺旋的旋转叶片相互错开;
[0014]所述导流环为前端宽后端窄的圆环形结构,多个所述导流环套装在搅拌筒体内壁上,所述导流环前侧面上还均匀的布满了多个分流凸棱

[0015]进一步地,所述外螺旋相邻的叶片之间的间距
b
与内螺旋相邻叶片之间距
c
不相同;
[0016]所述外螺旋和内螺旋的叶片外侧边沿上设置了多个支撑架,所述外螺旋和内螺旋通过多个单独的支撑架与搅拌筒体内壁锁定;
[0017]所述外螺旋和内螺旋的叶片上都设置了多个分流槽,所述分流槽为开设在外螺旋和内螺旋前侧面的凹槽,所述分流槽不穿透外螺旋和内螺旋,所述分流槽的深度为1‑
5mm
,每个所述分流槽的宽度
h
不超过
10mm

[0018]所述分流槽的刻画线路与外螺旋或和内螺旋的螺旋形状相同,相邻的所述分流槽相互平行

[0019]进一步地,多个所述分进料口均匀围设在同一个主进料口四周,所述主进料口与分进料口干涉连通;所述主进料口的口径
d
大于内螺旋的内孔直径
s

[0020]每个所述分进料口通过分支管道与同一个分原料管连接;
[0021]所述分进料口的数量不低于4个

[0022]进一步地,多个所述导流环的轴线都与搅拌筒体的轴线重合,且每个所述导流环所在平面平行,所述导流环与搅拌筒体内壁的夹角
r

10
°

45
°
之间;
[0023]所述分流凸棱为前端尖后端宽的三棱锥形结构,所述分流凸棱的底面与导流环的前侧面贴合,所述分流凸棱的棱角向前侧凸起,相邻的所述分流凸棱在导流环之间的夹角
a
间隔为5°

15
°

[0024]所述导流环与外螺旋和内螺旋都不接触

[0025]进一步地,所述除杂阀为单向蝶阀,所述除杂阀的出口端朝下设置,所述除杂阀的转轴上设置了扭转弹簧;
[0026]所述存渣盒通过抽屉式支架卡装在除杂阀下方

[0027]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1、
将水泥净浆浆体通过分原料管和分进料口的配合,使混凝土浆料分散进入搅拌筒体,再通过单一的主进料口使泡沫入进入更迅速,避免泡沫被阻挡,而且分进料口围绕在主进料口四周,使浆料和泡沫进入圆筒形的搅拌筒体后,混凝土浆料能够包裹住中间的泡沫,使泡沫被混凝土的转动和下降,相互之间得到更多分散接触,有效缓解泡沫上浮分层破灭;
[0028]2、
通过一大一小的外螺旋和内螺旋的无轴螺旋设置,将搅拌筒体内的各部位混凝土浆料与泡沫多次环绕流动混合搅拌,并且一大一小无轴螺旋的叶片相互错开设置,使靠近轴线中心处的混合浆料与外侧的混合浆料行进速度不同,被离心导向挤压的导向角度也不同,从而使混凝土浆料搅拌更加混乱,也就使混凝土浆料与泡沫混合的更加均匀;
[0029]3、
本装置在搅拌筒体内壁上还环绕设置了导流环,通过导流环,将内壁贴附的混凝浆料和泡沫导向回流至靠近轴线处,使沿着内壁流动的浆料或泡沫沿着导流环向无轴螺旋中心流动,而无轴螺旋会将混合浆料向外导流,如此交替的设计,使搅拌筒体内的混合浆
料内外交替混合,从而使螺旋中心处的泡沫与浆料与外围的混合浆料反混合搅拌,导流环上还设置了很多分流凸棱,分流凸棱能够将混合浆料不断的破开,有效避免混凝土凝结而导致的泡沫无法进入浆料内部,使得整个泡沫混凝土混合更加充分;
[0030]4、
本装置还增加了筛网和除杂阀,筛网能够将混凝土浆料中的坚硬颗粒阻拦,颗粒较重,会自动沉底,而除杂阀是通过扭转弹簧自动回弹的,当颗粒较多重量达到一定程度后,除杂阀被压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能除杂的泡沫混凝土扰流混合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搅拌筒体
(1)、
外螺旋
(2)、
内螺旋
(21)、
出料管口
(3)、
筛网
(32)
和导流环
(4)
;所述搅拌筒体
(1)
为圆筒状结构,所述搅拌筒体
(1)
的前端开设了一个主进料口
(11)
和多个分进料口
(12)
,所述主进料口
(11)
与主原料管
(14)
密封连通,每个所述分进料口
(12)
都与分原料管
(13)
密封连通;所述出料管口
(3)
为圆管,所述出料管口
(3)
设置在搅拌筒体
(1)
的后端,所述出料管口
(3)
与搅拌筒体
(1)
为整体结构,所述出料管口
(3)
的后端覆盖了筛网
(31)
,所述出料管口
(3)
底部设置了除杂阀
(32)
,所述除杂阀
(32)
为能向下开启的单向阀,所述除杂阀
(32)
的底部能分离的卡装了存渣盒
(33)
;多个所述分进料口
(12)
的竖直面上的投影围设在外螺旋
(2)
的外围,所述主进料口
(11)
的轴线与内螺旋
(21)
的轴线重合;所述外螺旋
(2)
和内螺旋
(21)
都是无轴螺旋,所述外螺旋
(2)
和内螺旋
(21)
都设置在搅拌筒体
(1)
内部,所述搅拌筒体
(1)、
外螺旋
(2)
和内螺旋
(21)
轴线重合;所述外螺旋
(2)
不接触的套装在内螺旋
(21)
外部,且所述外螺旋
(2)
和内螺旋
(21)
的旋转叶片相互错开;所述导流环
(4)
为前端宽后端窄的圆环形结构,多个所述导流环
(4)
套装在搅拌筒体
(1)
内壁上,所述导流环
(4)
前侧面上还均匀的布满了多个分流凸棱
(41)。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能除杂的泡沫混凝土扰流混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螺旋
(2)
相邻的叶片之间的间距
b
与内螺旋
(21)
相邻叶片之间距
c
不相同;所述外螺旋
(2)
和内螺旋
(21)
的叶片外侧边沿上设置了多个支撑架
(22)
,所述外螺旋
(2)
和内螺旋
(21)
通过多个单独的支撑架
(22)
与搅拌筒体
(1)
内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新秀丁晓川陈维灯黄春文薛军鹏何松杨媛媛郑敏升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