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井道内具有多个轿厢的电梯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133524 阅读:2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电梯系统(20)包括井道(26)内的多个电梯轿厢(22,32)。平衡重(24,34)通过承重部件(40,50)与各自的电梯轿厢(22,32)相连接。在一些示例中,不同的曳引比用于该承重部件(40,50)。在一些示例中,选择该承重部件(40,50)的长度以允许井道(26)内的平衡重(24,34)之间的接触,并防止电梯轿厢(22,32)之间的接触。不同在于轿厢和平衡重的间距大于平衡重缓冲器行程加上该电梯轿厢的期望动态跳跃。所公开的示例包括穿过至少一个该电梯轿厢(22)的一部分的通道(80),用于容置位于带通道(80)的该电梯轿厢(22)之下的另一电梯轿厢(32)的承重部件(5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大体涉及电梯系统。更特别地,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在井道内 具有多于一个轿厢的电梯系统。
技术介绍
很多电梯系统包括通过绳索或其它承重部件连接在一起的轿厢 (car)和平衡重(counterweight)。例如,机器控制轿厢的移动以在建筑物 内的各个楼层之间服务客人。众所周知,该平衡重和轿厢在井道内典 型地向相反方向移动。已提出过单个井道内包括多个电梯轿厢。例如,这样的设置为增 强或改进客户服务提供了优势。与在井道内具有多个轿厢的电梯系统 有关的示例专利包括美国专利第1,837,643号;第1,896,776号;第 5,419,414号;第5,584,364号;及美国公开申请第2003/0075388号。这 些中的每一件均揭示了在这种电梯系统中的不同的元件设置。当设法提供井道内的多个轿厢时出现了各种挑战。例如,必须控 制该系统元件的移动以避免电梯轿厢之间的碰撞。同样挑战的是在平 -銜重和轿厢之间以有效地使用井道空间而且不需要专门的》务改或不 合需要的大量额外空间的方式延伸的该平衡重和承重部件的设置。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几种设置电梯系统元件的方法以在井道内容置多 个轿厢。
技术实现思路
根据本专利技术设计的 一 种示例的电梯系统包括井道内的第 一 电梯 轿厢和第一平衡重。第一承重部件具有第一长度且连接该第一电梯轿 厢至该第 一平衡重。井道内的第二电梯轿厢在该第 一 电梯轿厢的下 面。井道内的第二平衡重在该第一平衡重的上面。第二承重部件具有 第二长度且连接该第二电梯轿厢至该第二平衡重。该承重部件的长度 (即,该第一长度和第二长度)允许该第一平衡重和第二平衡重之间的 接触但阻止该第 一 电梯轿厢和第二电梯轿厢之间的接触。通过策略性地选择该承重部件的长度及考虑加上该电梯轿厢期 望动态跳跃的平衡重緩冲器行程,通过在电梯轿厢之间一直保持间隔 避免它们之间的接触是可能的。在一些示例中,该平衡重的尺寸和与 该平衡重相连接的緩沖器也被选择来控制该电梯轿厢之间的间隔。另一个示例的电梯系统包括第一电梯轿厢、第一平4紆重、第二电 梯轿厢及第二平衡重。该第二电梯轿厢在该第一电梯轿厢的下面。该 第二平衡重在该第一平衡重的上面。连接各自的电梯轿厢及平衡重的承重部件具有不同的关联曳引比(ropingratio)。在一个示例中,连接该第一电梯轿厢及第一平衡重的第一承重部 件具有l: 1的关联曳引比。该第二承重部件具有2: l的关联曳引比。在根据本专利技术设计的另 一个示例的电梯系统中,安置在其它电梯 轿厢上面的电梯轿厢在厢体(cab)部分的壳体内具有至少 一个通道,与 较低的电梯轿厢相连接的该承重部件的至少一部分穿过该通道。从下面的详细描述中,本专利技术的各种特征和优点对于本领域的那 些技术人员来说将变得显而易见。伴随详细描述的附图可在下面简要 描述。附图说明图1示意性地示出了井道内具有多于一个电梯轿厢的电梯系统的 选定元件;图2A和2B示意性地示出了 一个示例的电梯系统结构; 图3A和3B示意性地示出了两种拉运方案示例; 图4A和4B示意示地示出了另一个示例的电梯系统结构; 图5A和5B示意性地示出了另一个电梯系统结构; 图6A和6B示意性地示出了另 一个示例的电梯系统结构; 图7A-7C示意性地示出了另 一个示例的电梯系统结构; 图8A-8C示意性地示出了另一个示例的电梯系统结构; 图9A-9C示意性地示出了另一个示例的电梯系统结构; 图10A-10C示意性地示出了另一个示例的电梯系统结构; 图11A-11C示意性地示出了用于连接一个示例的拉运方案的电 梯厢体的特征。图12示意性地示出了与图11A-11C所示实施例一致的稍微更详 细的示例的设置。具体实施例方式图1示意性地示出了电梯系统20的选定部分。连接第一平衡重 24的第一电梯轿厢22用于在井道26内移动。虽然没有示于图1,该 第一电梯轿厢22通过已知的多个绳索或带子连接于该第一平衡重24。 为描述的目的,承重部件应被理解为表示一个或多个绳索或带子。 第二电梯轿厢32安置于该第一电梯轿厢22的下方(根据附图)。该第 二电梯轿厢32通过承重部件(图未示)与第二平衡重34相连接,以使 二者在已知的井道26内移动。在这个示例中,该平衡重24和34沿共同的导轨36行进。换句 话说,该平衡重24和34共用相同导轨。示意性地示于图1系统20的另一特征是至少一个緩冲器38支承 在至少一个平衡重24和34上以吸收该平ff重纟皮此4妄触而产生的冲 击。在一个示例中,该緩冲器38部分地支承于该平衡重的壳体内。 一组相对较小的减震器39提供于至少一个轿厢22、 32上。这种电梯系统的各种特征描述于下述的各种实施例中。例如,如 绳索或带子这样的承重部件分别连接该电梯轿厢和平衡重。根据本发 明设计的一个示例系统的特征包括选择该承重部件的长度,及考虑该平衡重緩冲器38的緩冲器行程和电梯轿厢22和32的期望动态跳跃, 以允许该井道内该平衡重或相连接的緩冲器之间的接触,且阻止该电 梯轿厢之间的接触。其所导致的不同在于轿厢和平衡重的间距大于该 平衡重緩沖器行程加上在该电梯轿厢的期望动态跳跃。已知了这个描 述,本领域的那些技术人员将会理解怎样结合轿厢速度、緩冲器行程、 元件尺寸等以满足他们的特别需要。在一些示例中,该承重部件的长 度和其与电梯系统元件的连接确保了电梯轿厢不会在正常系统操作 条件下相互接触。这样的设置同样提供了例如轿厢上方足够的顶部间 隙,其位于另一轿厢的下方以进行维护或检查程序。在平衡重跳跃或超速的情形导致该轿厢22和32间的接触的情况 下,该緩冲器39吸收了与这种沖击相关的一些能量。根据本专利技术设计的示例的电梯系统的另 一特征是一个电梯轿厢 和平衡重的第一曳引比不同于另一电梯轿厢和平衡重的第二曳引比。 根据曳引比的选择,可将不同的特征并入根据本专利技术设计的电梯系统 中。这个特征将联系在下面将讨论的相应示例进行描述。在根据本专利技术设计的一些示例的系统中,该拉运(roping)放置策略 包括允许一些承重部件通过与至少上面的电梯轿厢相连接的通道。例 如,这样的通道允许使用各种曳引比,同时在井道内仍保持空间限制。这种特征的各种结合可根据特别情形的需要而被使用。已知了这 个描述,本领域的那些技术人员将能够决定怎样最佳组合所公开的特 征以符合他们特别情形的需要。图2A和2B示意性地示出了示例的电梯系统结构。在这个示例中, 该第一电梯轿厢22通过承重部件40而连接于该第一平衡重24。驱动 滑轮或曳引滑轮42致使该承重部件40移动,以致使该电梯轿厢22 以已知方式进行所期望的移动。导向轮44和46包括于该图示中以示出该承重部件40怎样在该井道内行进以容置两个电梯專乔厢并达到缠 绕该驱动滑轮42的所期望的角度。该第二电梯轿厢32通过承重部件50而连接至该第二平衡重34。 单独的驱动滑轮52和导向轮54包括于其中用于传送该第二承重部件 50。从图2A可以理解,该承重部件40和50均具有1: 1的关联曳引 比。在本示例中,基于该第二承重部件50与该第二平衡重34的结合 长度而选择该第一承重部件40,以使该平tf重24和34在该电梯轿厢 22和32能够相互接触之前而相互接触。换句话说,选择该第一承重 部件40的长度以阻止该电梯轿厢2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梯系统,包括: 处于井道内的第一电梯轿厢; 处于井道内的第一平衡重; 具有关联的第一曳引比并将所述第一电梯轿厢配接到所述第一平衡重的第一承重部件; 处于所述第一电梯轿厢下面的井道内的第二电梯轿厢; 处于所述第一平衡重上面的井 道内的第二平衡重;以及 独立于所述第一电梯轿厢,将所述第二电梯轿厢配接到所述第二平衡重的第二承重部件,所述第二承重部件具有与所述第一曳引比不同的关联的第二曳引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梯系统,包括处于井道内的第一电梯轿厢;处于井道内的第一平衡重;具有关联的第一曳引比并将所述第一电梯轿厢配接到所述第一平衡重的第一承重部件;处于所述第一电梯轿厢下面的井道内的第二电梯轿厢;处于所述第一平衡重上面的井道内的第二平衡重;以及独立于所述第一电梯轿厢,将所述第二电梯轿厢配接到所述第二平衡重的第二承重部件,所述第二承重部件具有与所述第一曳引比不同的关联的第二曳引比。2.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电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曳引比 为l: 1,且所述第二曳引比为2: 1。3.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电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承重部件具有第一长度且第二承重部件具有第二长度,且其中至少所述第一 长度和第二长度允许所述第一平衡重和第二平衡重之间的接触并防止所述第 一 电梯轿厢和第二电梯轿厢之间的接触。4.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电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长度和 第二长度使得接近所述第二平衡重底部的接触表面与接近所述第一 平衡重顶部的接触表面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第一电梯轿厢和第二电 梯轿厢的可能接触表面之间的距离。5.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电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梯系统包 括被支撑以与所述平衡重中选定的 一个一起移动的至少 一个緩冲器, 所述緩沖器至少部分地安置于所述平衡重之间,且其中所述第一长度 是至少部分地基于所述緩冲器的特征而选定的。6.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电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曳引比 为2: 1,所述电梯轿厢具有前面、后面及侧面,且其中所述平纟軒重沿所述侧面之一安置。7.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电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梯系统包 括用于移动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RN法戈H特里FM桑塞维罗B特拉克托文科J米尔顿伯努瓦D西拉格A苏J费里西
申请(专利权)人:奥蒂斯电梯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US[]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