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井道内具有多个轿厢的电梯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133524 阅读:28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电梯系统(20)包括井道(26)内的多个电梯轿厢(22,32)。平衡重(24,34)通过承重部件(40,50)与各自的电梯轿厢(22,32)相连接。在一些示例中,不同的曳引比用于该承重部件(40,50)。在一些示例中,选择该承重部件(40,50)的长度以允许井道(26)内的平衡重(24,34)之间的接触,并防止电梯轿厢(22,32)之间的接触。不同在于轿厢和平衡重的间距大于平衡重缓冲器行程加上该电梯轿厢的期望动态跳跃。所公开的示例包括穿过至少一个该电梯轿厢(22)的一部分的通道(80),用于容置位于带通道(80)的该电梯轿厢(22)之下的另一电梯轿厢(32)的承重部件(50)。(*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大体涉及电梯系统。更特别地,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在井道内 具有多于一个轿厢的电梯系统。
技术介绍
很多电梯系统包括通过绳索或其它承重部件连接在一起的轿厢 (car)和平衡重(counterweight)。例如,机器控制轿厢的移动以在建筑物 内的各个楼层之间服务客人。众所周知,该平衡重和轿厢在井道内典 型地向相反方向移动。已提出过单个井道内包括多个电梯轿厢。例如,这样的设置为增 强或改进客户服务提供了优势。与在井道内具有多个轿厢的电梯系统 有关的示例专利包括美国专利第1,837,643号;第1,896,776号;第 5,419,414号;第5,584,364号;及美国公开申请第2003/0075388号。这 些中的每一件均揭示了在这种电梯系统中的不同的元件设置。当设法提供井道内的多个轿厢时出现了各种挑战。例如,必须控 制该系统元件的移动以避免电梯轿厢之间的碰撞。同样挑战的是在平 -銜重和轿厢之间以有效地使用井道空间而且不需要专门的》务改或不 合需要的大量额外空间的方式延伸的该平衡重和承重部件的设置。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几种设置电梯系统元件的方法以在井道内容置多 个轿厢。专利技术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梯系统,包括: 处于井道内的第一电梯轿厢; 处于井道内的第一平衡重; 具有关联的第一曳引比并将所述第一电梯轿厢配接到所述第一平衡重的第一承重部件; 处于所述第一电梯轿厢下面的井道内的第二电梯轿厢; 处于所述第一平衡重上面的井 道内的第二平衡重;以及 独立于所述第一电梯轿厢,将所述第二电梯轿厢配接到所述第二平衡重的第二承重部件,所述第二承重部件具有与所述第一曳引比不同的关联的第二曳引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梯系统,包括处于井道内的第一电梯轿厢;处于井道内的第一平衡重;具有关联的第一曳引比并将所述第一电梯轿厢配接到所述第一平衡重的第一承重部件;处于所述第一电梯轿厢下面的井道内的第二电梯轿厢;处于所述第一平衡重上面的井道内的第二平衡重;以及独立于所述第一电梯轿厢,将所述第二电梯轿厢配接到所述第二平衡重的第二承重部件,所述第二承重部件具有与所述第一曳引比不同的关联的第二曳引比。2.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电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曳引比 为l: 1,且所述第二曳引比为2: 1。3.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电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承重部件具有第一长度且第二承重部件具有第二长度,且其中至少所述第一 长度和第二长度允许所述第一平衡重和第二平衡重之间的接触并防止所述第 一 电梯轿厢和第二电梯轿厢之间的接触。4.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电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长度和 第二长度使得接近所述第二平衡重底部的接触表面与接近所述第一 平衡重顶部的接触表面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第一电梯轿厢和第二电 梯轿厢的可能接触表面之间的距离。5.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电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梯系统包 括被支撑以与所述平衡重中选定的 一个一起移动的至少 一个緩冲器, 所述緩沖器至少部分地安置于所述平衡重之间,且其中所述第一长度 是至少部分地基于所述緩冲器的特征而选定的。6.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电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曳引比 为2: 1,所述电梯轿厢具有前面、后面及侧面,且其中所述平纟軒重沿所述侧面之一安置。7.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电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梯系统包 括用于移动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RN法戈H特里FM桑塞维罗B特拉克托文科J米尔顿伯努瓦D西拉格A苏J费里西
申请(专利权)人:奥蒂斯电梯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US[]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