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枝专利>正文

安全升降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00201 阅读:2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安全升降梯,其特点是:至少包括第一串联滑轮组设置在一固定架上、载重载厢位于第一滑轮组的下方、第二串联滑轮组设置在该载重载厢的顶端上、旋转轮设于该载重载厢中、以及钢索。此钢索连结第一串联滑轮组、第二串联滑轮组、以及旋转轮,以减轻钢索的重力负担与拉力,达到提高升降梯的安全性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安全升降梯,特别是一种具有多滑轮组的安全升降梯。
技术介绍
随着工商业的快速发展,使得大量人口往都市集中,为满足居住需求,进而促使建筑物往高空发展。由于建筑楼层日益提高,因此为方便使用者上下建筑物的各楼层,升降梯已成为高楼建筑不可或缺的必要设施。由于升降梯已成为上下各楼层的主要设施,其使用率相当高,且随着建筑物的高度愈来愈高,再加上升降梯的安全与人身安全息息相关,因此升降梯的安全性更显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安全升降梯,具有多个串联的滑轮组,可减轻单一滑轮组的重力负荷,减低钢索拉力,并可降低升降梯内的旋转轮的旋转扭力。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安全升降梯,其旋转轮、载重载厢与载重载厢上的滑轮组结合成一体,且安全升降梯的全部载重负荷可由旋转轮全数吸收。上述的旋转轮具有防逆转装置与手动刹车装置,且可为多线吊动设计,当其中一条钢索断裂,另一条钢索可独立运作,因此安全性可获得进一步提升。上述的安全升降梯,可应用在消防设备上,而可解决云梯所及范围广度不足的问题,进而可在紧急时,安全解救人命。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安全升降梯,其特点为至少包括一第一串联滑轮组设置在一固定架上,其中第一串联滑轮组至少包括一第一滑轮固定架以及复数个第一滑轮设置在第一滑轮固定架上,这些第一滑轮各具有不同尺寸,且这些第一滑轮依尺寸大小由上而下排列;一载重载厢位于第一滑轮组的下方;一第二串联滑轮组设置在载重载厢的顶端上,且第二串联滑轮组的位置相对于第一串联滑轮组,其中第二串联滑轮组至少包括一第二滑轮固定架以及数量与上述第一滑轮相同的复数个第二滑轮设置在第二滑轮固定架上,这些第二滑轮各具有不同尺寸,且这些第二滑轮依尺寸大小由下而上排列;一旋转轮设于载重载厢中;以及一钢索连结上述的第一滑轮、第二滑轮以及旋转轮,其中此钢索的一端固定在第一滑轮固定架,且此钢索以固定在第一滑轮固定架的这端为起点并以向外螺旋方式,从这些第二滑轮的最小尺寸者开始交替串连上述的第二滑轮与第一滑轮,直至绕过第一滑轮的一最大尺寸者为止,并使此钢索的另一端与旋转轮连结。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另一技术方案为一种安全升降梯,其特点为至少包括一第一上滑轮组,其中第一上滑轮组至少包括复数个第一上滑轮并排设置在一固定架上;一第二上滑轮组位于第一上滑轮组的一侧旁,其中第二上滑轮组至少包括复数个第二上滑轮并排设置在固定架上;一载重载厢位于第一上滑轮组与第二上滑轮组的下方;一第一下滑轮,其中此第一下滑轮组的位置对应于第一上滑轮组,且第一下滑轮组至少包括数量与第一上滑轮相同的复数个第一下滑轮,这些第一下滑轮并排设置在载重载厢的一顶端上;一第二下滑轮组位于第一下滑轮组旁,其中此第二下滑轮组的位置对应于第二上滑轮组,且第二下滑轮组至少包括数量与第二上滑轮相同的复数个第二下滑轮,而这些第二下滑轮并排设置在载重载厢的顶端上;一旋转轮设于载重载厢中,其中旋转轮至少包括一分隔构件,而将旋转轮区隔成一第一卷线区以及一第二卷线区;一第一钢索连结上述的第一上滑轮、第一下滑轮、以及旋转轮,其中第一钢索的一端固定在第一上滑轮组的另一侧旁的固定架上,且第一钢索以固定在固定架的这端为起点,且从最接近的第一下滑轮开始交替串连上述的第一下滑轮与第一上滑轮,并使第一钢索的另一端与旋转轮的第一卷线区连结;以及一第二钢索连结上述的第二上滑轮、第二下滑轮、以及旋转轮,其中此第二钢索的一端固定在第二上滑轮组的远离第一上滑轮组的一侧旁的固定架上,且第二钢索以固定在固定架的这端为起点,且从最接近的第二下滑轮开始交替串连上述的第二下滑轮与第二上滑轮,并使该二钢索的另一端与旋转轮的第二卷线区连结。上述的旋转轮还包括防逆转装置与手动刹车装置。本专利技术的安全升降梯,因具有多个串联的滑轮组,可减轻钢索的重力负荷与拉力,并可降低旋转轮的旋转扭力;将旋转轮、载重载厢与载重载厢上的滑轮组结合成一体,因此安全升降梯的全部载重负荷可由旋转轮全数吸收;旋转轮具有防逆转装置与手动刹车装置,且可为多重吊动设计,因此当其中一条钢索断裂,其余钢索可独立运作,因此安全性可获得进一步提升。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的安全升降梯装置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的安全升降梯装置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本专利技术公开的一种安全升降梯,可降低重力负荷、钢索拉力以及旋转轮的旋转扭力,具有极为优异的安全性。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叙述更加详尽与完备,参照图1与图2的图示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作下列描述。实施例一如图1所示,为本专利技术一较佳实施方案的一种安全升降梯结构示意图。升降梯100采用单线吊动方式,其中升降梯100主要包括滑轮组104、滑轮组114、载重载厢132、旋转轮130以及钢索124。滑轮组104设置在固定架102上,滑轮组104由滑轮固定架106、滑轮108、滑轮110以及滑轮112组成,其中滑轮108、滑轮110与滑轮112以串联方式固定在滑轮固定架106上。滑轮108、滑轮110与滑轮112的尺寸大小不一,其中滑轮108的尺寸最大,而滑轮112的尺寸最小。滑轮108、滑轮110与滑轮112依尺寸大小,由上而下串联,即滑轮108位于最上方,滑轮110位于中间,而滑轮112位于最下方。载重载厢132位于滑轮组104的下方,其中载重载厢132的一侧面设为活动门(图中未示),以利人员及货物进出。旋转轮13则设置在载重载厢132中,其中旋转轮130固定在载重载厢132的顶板下面。旋转轮130是升降梯100非常重要的组件,因为,操纵此旋转轮130,可控制升降梯100的上升与下降。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一中,旋转轮130配置有防逆转装置(图中未示),以防止旋转轮130因重力影响而产生逆转,进而可避免升降梯100产生非预期下降。旋转轮130还可另外配置手动刹车装置(图中未示),来提供进一步的安全防护。滑轮组114固设在载重载厢132的顶板的上端,滑轮组114的位置与滑轮组104的位置相对应,滑轮组114的滑轮数量与滑轮组104的滑轮数量相等。滑轮组114由滑轮固定架116、滑轮118、滑轮120以及滑轮122所组成,其中滑轮118、滑轮120与滑轮122以串联方式固定在滑轮固定架116上。滑轮118、滑轮120与滑轮122的尺寸大小不一,其中,滑轮118的尺寸最大,而滑轮122的尺寸最小。此外,与滑轮组104相反的是,滑轮118、滑轮120与滑轮122依尺寸大小,由下而上串联,即滑轮122位于最上方,滑轮120位于中间,而滑轮118位于最下方。滑轮组104、滑轮组114、以及旋转轮130系利用钢索124来加以连结,其中钢索124具有塑料外皮。钢索124的首端126固定在滑轮固定架106,以钢索124的首端126为起点并利用向外螺旋的方式,从滑轮组114中尺寸最小的滑轮122开始交替串连滑轮组114与滑轮组104的滑轮,直至绕过滑轮组104中尺寸最大的滑轮108为止,最后将钢索124的末端128与旋转轮130连结。也就是说,钢索124从滑轮固定架106往下串绕过滑轮122,再往上串绕过滑轮112,接下来往下串绕过滑轮120,再往上串绕过滑轮110,接着往下串绕过滑轮118,再往上串绕过滑轮108,然后将钢索124的末端128连结至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安全升降梯,其特征在于:它至少包括:一第一串联滑轮组设置在一固定架上,所述第一串联滑轮组至少包括一第一滑轮固定架以及复数个第一滑轮设置在所述第一滑轮固定架上,所述第一滑轮各具有不同尺寸,其依尺寸大小由上而下排列;一载重载 厢位于所述第一滑轮组的下方;一第二串联滑轮组设置在一载重载厢的顶端上,所述第二串联滑轮组的位置相对于该第一串联滑轮组,其中该第二串联滑轮组至少包括一第二滑轮固定架以及数量与所述第一滑轮相同的复数个第二滑轮设置在所述第二滑轮固定架上, 所述第二滑轮各具有不同尺寸,依所述第二滑轮尺寸大小由下而上排列;一旋转轮设于所述载重载厢中;以及一钢索连结所述第一滑轮、所述第二滑轮以及所述旋转轮,其中该钢索的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一滑轮固定架,且所述钢索以该钢索的端点为起点并以 向外螺旋方式,从所述第二滑轮的一最小尺寸者开始交替串连所述第二滑轮与所述第一滑轮,直至绕过所述第一滑轮的一最大尺寸者为止,并使所述钢索的另一端与所述旋转轮连结。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枝
申请(专利权)人:陈枝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