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铸造电炉的密封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1334115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20 09:5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应用于电炉领域的一种铸造电炉的密封系统,该密封系统通过在现有炉盖的基础上增设可变形自适应式密封圈和自补偿式密封垫一来有效提高密封性,利用密封盖的下压作用让可变形自适应式密封圈产生形变而与自补偿式密封垫一紧密插接,这样能有效消除间隙而提高密封性,避免密封盖因变形而造成密封失效,还通过导热件吸收炉体内的热量来让自补偿式密封垫一膨胀,从而进一步有效提高可变形自适应式密封圈和自补偿式密封垫一的密封性,另外还利用可变形自适应式密封圈变形时的挤压力让弹力伸缩式封闭环向外伸出与自补偿式密封垫二插接,以此构筑出第二道密封线,从而更进一步有效提高密封性,实现密封盖的高效双道密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炉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铸造电炉的密封系统


技术介绍

1、铸造电炉是在原始铸造业所使用的设备上利用了中频感应炉,铸造是将金属熔炼成符合一定要求的液体并浇进铸型里,经冷却凝固、清整处理后得到有预定形状、尺寸和性能的铸件的工艺过程。

2、铸造电炉的炉盖主要是起到保温隔热,减少热量损失,防止化学气体和粉尘颗粒外溢污染环境的作用,因此要求其具有良好的密封性,但是现有的大多数炉盖在长期使用后,由于受到高温的作用和日常的磨损,炉盖本身会有轻微的变形,进而影响其密封性能,而且现有的炉盖直接盖在炉口上,密封效果有效。

3、为此我们通过本技术方案来解决现有炉盖密封性能不好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对现有技术中的炉盖进行改进,相比现有技术提供一种铸造电炉的密封系统,通过在现有炉盖的基础上增设可变形自适应式密封圈和自补偿式密封垫一来有效提高密封性,利用密封盖的下压作用让可变形自适应式密封圈产生形变而与自补偿式密封垫一紧密插接,这样能有效消除间隙而提高密封性,避免密封盖因变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铸造电炉的密封系统,包括密封盖(2),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盖(2)的下方放置有炉体(1),且炉体(1)的上端开口处固定连接有与密封盖(2)匹配的炉圈(3),所述炉体(1)的一侧侧壁固定连接有安装座(4),且安装座(4)的内部安装有驱动电机,所述安装座(4)的上表面转动连接有与驱动电机的输出端连接的旋转座(5),所述旋转座(5)的上表面安装有液压升降机(6),且液压升降机(6)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与密封盖(2)固定连接的支架(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铸造电炉的密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自补偿式密封垫一(9)包括橡胶垫(901),且橡胶垫(901)的内壁固定镶嵌...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铸造电炉的密封系统,包括密封盖(2),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盖(2)的下方放置有炉体(1),且炉体(1)的上端开口处固定连接有与密封盖(2)匹配的炉圈(3),所述炉体(1)的一侧侧壁固定连接有安装座(4),且安装座(4)的内部安装有驱动电机,所述安装座(4)的上表面转动连接有与驱动电机的输出端连接的旋转座(5),所述旋转座(5)的上表面安装有液压升降机(6),且液压升降机(6)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与密封盖(2)固定连接的支架(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铸造电炉的密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自补偿式密封垫一(9)包括橡胶垫(901),且橡胶垫(901)的内壁固定镶嵌有膨胀条(902),所述膨胀条(902)的内壁固定镶嵌有导热丝(903),且导热丝(903)的下端中部固定连接有与导热件(10)连接的导热块(90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铸造电炉的密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盖(2)的内壁开设有多条液腔(201),且弹性外衬(801)的上端内壁固定连接有与多条液腔(201)同时连通的储液囊(804),所述弹性外衬(80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正对储液囊(804)的t形挤液板(803),所述密封盖(2)的下端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胜涛吴明秀周国强张志永王英华
申请(专利权)人:秦皇岛科泰工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