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乳酸生产相关,尤其是一种用于连续发酵生产乳酸的乳酸连续发酵系统和乳酸连续发酵方法。
技术介绍
1、乳酸是一种天然存在的有机酸。乳酸和其衍生物在食品、日化、医药、纺织、烟草、造纸和工业制造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根据光学构型不同,乳酸产品有d-乳酸和l-乳酸之分,其中l-乳酸占据市场主导地位。近些年来,以l-乳酸为原材料合成的聚-l-乳酸作为一种生物可降解聚合物,具有显著的生态和环境保护意义,已经成为热门的绿色环保材料。因此在未来几年,乳酸的市场需求还将继续增加。
2、目前乳酸主要以微生物液相发酵法生产获得,而传统乳酸发酵又以间歇发酵为主。乳酸作为一种次级代谢产物,有明显的产物抑制效应,这意味着乳酸根在发酵液中的积累会逐渐降低菌种的比乳酸生产速率。因此时常可以观察到间歇发酵后期的产酸速率只有前期的几分之一,导致发酵周期延长,在保证转化率的基础上单批产酸速率很难达到5g/l·h以上。此外,乳酸抑制效应还会造成发酵后期乳酸/杂酸的相对生产速率下降,导致杂质率升高,增加下游提纯的成本,无法支持发酵工序连续化运行。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乳酸连续发酵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发酵罐(10)、熟化罐(20)、离心机(30)、通过冷却介质降温的第一换热单元(40)、沉降器(50)以及通过加热介质升温的第二换热单元(60),其中,所述发酵罐(10)的出料口与所述熟化罐(20)的进料口可控连通,所述熟化罐(20)的出料口分别与所述离心机(30)的进料口以及所述第一换热单元(40)的进料口可控连通,所述离心机(30)的出料口与所述第一换热单元(40)的进料口可控连通,所述第一换热单元(40)的出料口与所述沉降器(50)的进料口连通,所述沉降器(50)的出料口与所述第二换热单元(60)的进料口连通,所述第二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乳酸连续发酵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发酵罐(10)、熟化罐(20)、离心机(30)、通过冷却介质降温的第一换热单元(40)、沉降器(50)以及通过加热介质升温的第二换热单元(60),其中,所述发酵罐(10)的出料口与所述熟化罐(20)的进料口可控连通,所述熟化罐(20)的出料口分别与所述离心机(30)的进料口以及所述第一换热单元(40)的进料口可控连通,所述离心机(30)的出料口与所述第一换热单元(40)的进料口可控连通,所述第一换热单元(40)的出料口与所述沉降器(50)的进料口连通,所述沉降器(50)的出料口与所述第二换热单元(60)的进料口连通,所述第二换热单元(60)的出料口与所述发酵罐(10)的回流口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乳酸连续发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换热单元(40)还包括第一阀门(41)、第二阀门(42)、第三阀门(43)、第四阀门(44)以及第一换热器(45);所述第一换热单元(40)的进料口通过所述第一阀门(41)与所述第一换热器(45)的进料口连通,所述第一换热单元(40)的出料口通过所述第二阀门(42)与所述第一换热器(45)的出料口连通,所述第一换热器(45)的冷却介质入口通过所述第三阀门(43)与外部冷却介质供给装置的出口连通,所述第一换热器(45)的冷却介质出口通过所述第四阀门(44)与外部冷却介质供给装置的入口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乳酸连续发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换热单元(40)包括第五阀门(46)、第六阀门(47)、第七阀门(48)以及第八阀门(49);所述第一换热单元(40)的进料口还通过所述第五阀门(46)与所述第一换热器(45)的出料口连通,所述第一换热单元(40)的出料口还通过所述第六阀门(47)与所述第一换热器(45)的进料口连通,所述第一换热器(45)的冷却介质入口还通过所述第八阀门(49)与外部冷却介质供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晨昊,
申请(专利权)人:万华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