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三次采油,具体涉及一种缓释微生物采油体系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技术介绍
1、内源微生物采油技术是向油藏中注入激活剂体系激活内源驱油功能微生物,利用油藏环境下微生物的繁殖代谢与原油发生作用来提高原油采收率的一项技术,具有油藏适应性好、投资成本低、环境友好等优势,显示出广阔的应用前景。
2、目前,内源微生物采油技术在现场应用过程中由于内源微生物数量低、激活周期长,导致内源微生物驱油效果不稳定、见效慢。因此,为了强化内源微生物驱油效果,向油藏中补充驱油功能微生物来提高内源微生物的数量和活性就显得十分必要。此外,常规激活剂体系通常由葡萄糖、硝酸盐、磷酸盐等多种成分组成的可溶性混合物,注入地层的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1)由于激活剂体系中不同组分的分子量、电荷数量等因素存在差异,导致激活剂体系在地层运移过程中容易发生色谱分离,影响了微生物的激活生长;(2)激活体系在油藏运移过程中存在稀释、与岩石吸附、滞留及被近井地带微生物消耗的问题,导致激活剂体系的利用率低、激活效率低,从而难以进入油藏深部剩余油富集的地方去发挥激活微生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缓释微生物采油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缓释微生物采油体系组成和质量组份如下: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缓释微生物采油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细菌纤维素是由固氮菌、气杆菌、木醋杆菌、产碱菌、无色杆菌、肠杆菌中的一种细菌产生的纤维素代谢产物。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缓释微生物采油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细菌纤维素是由固氮菌、无色杆菌、肠杆菌中的一种细菌产生的纤维素代谢产物。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缓释微生物采油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驱油功能菌为地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假单胞菌、伯克菌中的一种;所述驱油功能菌浓度大于107个/mL。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缓释微生物采油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缓释微生物采油体系组成和质量组份如下: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缓释微生物采油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细菌纤维素是由固氮菌、气杆菌、木醋杆菌、产碱菌、无色杆菌、肠杆菌中的一种细菌产生的纤维素代谢产物。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缓释微生物采油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细菌纤维素是由固氮菌、无色杆菌、肠杆菌中的一种细菌产生的纤维素代谢产物。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缓释微生物采油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驱油功能菌为地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假单胞菌、伯克菌中的一种;所述驱油功能菌浓度大于107个/ml。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缓释微生物采油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驱油功能菌营养是由碳源、氮源、磷源及生长因子按照质量比2~5:0.5~1:0.1~1:0.01~0.05组成。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缓释微生物采油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碳源为糊精、蔗糖、糖蜜中的一种;氮源为玉米浆干粉、蛋白胨和尿素中的一种;磷源为磷酸二氢盐和磷酸氢二盐中的一种;生长因子为小分子肽、甲硫氨酸、甘露糖醇中的一种。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缓释微生物采油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产纤维素酶菌为皮特不动杆菌、贝莱斯芽孢杆菌、新鞘氨醇菌、立陶宛三肠杆菌、类芽孢杆菌、解淀粉芽孢杆菌、蜡样芽孢杆菌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所述产纤维素酶菌浓度大于107个/ml。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缓释微生物采油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产纤维素酶菌为皮特不动杆菌、贝莱斯芽孢杆菌、立陶宛三肠杆菌、解淀粉芽孢杆菌中的一种。
9.一种缓释微生物采油体系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但不限于以下步骤: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缓释微生物采油体系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细菌纤维素膜的制备,具体步骤如下:将产纤维素细菌接种于不同碳氮比的细菌纤维素发酵培养基中,温度25~35℃、转速120~180rpm条件下,恒温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彩风,汪卫东,曹功泽,刘涛,陈琼瑶,耿雪丽,巴燕,于丹丹,冯逸茹,赵伟洁,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