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实现治具旋转移载的机构制造技术_技高网

一种实现治具旋转移载的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329772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3 15:0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实现治具旋转移载的机构,其可靠实现治具的旋转移载,且体积小、整体美观,治具转运过程无粉尘产生。其用于转移和旋转用于生产传感器的治具,所述治具包括两侧的底部下凸块,其特征在于,其包括:直线移载模组,其包括伺服电机、直线模组;旋转机构,其具体为旋转气缸;以及流转模组,其包括转运框、滚筒组件、前限位机构、后限位机构,所述转运框包括底板、两侧立板、两侧上支承板,所述底板的宽度方向两侧分别设置有对应的侧立板,所述侧立板的上部分别设置有水平布置的上支承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治具流转的,具体为一种实现治具旋转移载的机构


技术介绍

1、当前电子设备中传感器的使用量是比较多的,在各种单机设备或者线体项目中,传感器的使用是相当重要的一环,并且其生产工艺要求严苛。传感器生产用治具需要在不同的工位之间输送流转,而在治具输送流转过程中经常出现空间不够用,且治具方向需要旋转的现象。现有技术中治具从不同工位直线移动的方式都是皮带式输送,且达到对应工位后,治具从输送线达到工位也是采用皮带式设计流转,其中皮带式流转会造成空间大、电机外置、产生粉尘等一些不利因素,影响产品的电容、电感等特性和外观品质;且现有的治具的旋转转动需要通过外部机构进行操作,使得治具的输送流转机构复杂;为此,急需研发一款具备移载和旋转功能的机构,且确保机构的整体占用空间小、转运过程中不会产生粉尘。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实现治具旋转移载的机构,其可靠实现治具的旋转移载,且体积小、整体美观,治具转运过程无粉尘产生。

2、一种实现治具旋转移载的机构,其用于转移和旋转用于生产传感器的治具,所述治具包括两侧的底部下凸块,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3、直线移载模组,其包括伺服电机、直线模组;

4、旋转机构,其具体为旋转气缸;

5、以及流转模组,其包括转运框、滚筒组件、前限位机构、后限位机构,所述转运框包括底板、两侧立板、两侧上支承板,所述底板的宽度方向两侧分别设置有对应的侧立板,所述侧立板的上部分别设置有水平布置的上支承板,所述滚筒组件包括一动力滚筒、若干从动滚筒,所述动力滚筒、和若干从动滚筒沿着底板的长度方向顺次平行排列布置,所述动力滚筒和若干从动滚筒的两端分别插装于两侧的侧立板,所述动力滚筒和若干从动滚筒通过位于端部的传动机构传动连接,其中一侧的上支承板的长度方向上表面的两端区域的上方分别设置有前限位机构、后限位机构,所述动力滚筒和若干从动滚筒用于支承治具的两侧底部下凸块、进行直线传输;

6、所述直线移动模组设置于直线框架的上面板,所述直线模组的上部输出端固装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安装有所述旋转气缸的缸座,所述旋转气缸的上部输出端固接所述底板的底部中心位置。

7、其进一步特征在于:

8、所述底板的底面对应于同一直线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下凸限位杆、第二下凸限位杆,所述安装板的设置有上凸止挡板,其用于精确控制旋转气缸的0°起始位置和180°的旋转对应位置;

9、所述前限位机构、后限位机构均包括有升降气缸、连接板、挡柱,所述升降气缸分别固装于所述侧立板的对应外侧位置,所述升降气缸的上述输出端通过连接板连接挡柱,所述挡住设置于对应侧的所述上支承板的长度方向上表面的两端区域的上方,所述挡柱升降动作、用于挡住治具行进的位置或放行治具行进;

10、所述直线模组的旁侧还设置有拖链,所述拖链用于给旋转气缸、动力滚筒之类的元器件提供电气动力;

11、所述治具的长度方向两端区域分别设置有侧凸限位柱,侧凸限位柱和对应位置的挡柱组合用于可靠限制治具转运过程中的位置;

12、所述流转模组还包括有两组位置传感器,具体为第一位置传感器、第二位置传感器,其均为红外传感器,第一位置传感器布置于所述前限位机构的前端、用于感应治具的前端部分是否位移到位,所述第二位置传感器布置于所述后限位机构的后端、用于感应治具是否已进入到流转模组内,第二位置传感器感应到治具进入流转模组后,前限位机构的挡柱下降,治具通过滚筒组件向前输送,直至第一位置传感器感应到治具的前端行进到位、后限位机构的挡柱下降,通过侧凸限位柱和挡柱的限位,使得治具可靠静置于流转模组内;

13、所述传动机构具体为同步带轮组件或啮合齿轮组件,传动机构确保动力滚筒和若干从动滚筒同步滚动输送治具;

14、所述动力滚筒内置有动力电机。

15、采用本专利技术后,治具流入流转模组,动力滚筒转动用于输送治具向前部移动,治具到达前限位机构后,后限位机构下降将治具卡紧,之后伺服电机转动、直线模组动作带动流转机构沿着直线模组移动,根据治具是否需要旋转驱动旋转气缸,当治具不需要旋转时,旋转气缸不动作,则后限位机构打开、动力滚筒转动输送治具到对应工位位置;当治具需要旋转时,旋转气缸旋转180°,之后前限位机构打开、动力滚筒转动输送治具到对应工位位置;在治具流转过程中,可以快速的实现治具输送路径和输送方向的切换;避免了治具在输送过程中磕碰、甩出等损伤产品的现象发生;且由于治具底部下凸高度部分位于上支承板的下表面进行输送,可将人工作业平台和整个线体输送高度控制在150mm以内,同时节省了高度空间,保证了治具在整个输送过程中的平稳性,为后续组装工站稳定的组装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实现治具旋转移载的机构,其用于转移和旋转用于生产传感器的治具,所述治具包括两侧的底部下凸块,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实现治具旋转移载的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的底面对应于同一直线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下凸限位杆、第二下凸限位杆,所述安装板的设置有上凸止挡板,其用于精确控制旋转气缸的0°起始位置和180°的旋转对应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实现治具旋转移载的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限位机构、后限位机构均包括有升降气缸、连接板、挡柱,所述升降气缸分别固装于所述侧立板的对应外侧位置,所述升降气缸的上述输出端通过连接板连接挡柱,所述挡住设置于对应侧的所述上支承板的长度方向上表面的两端区域的上方,所述挡柱升降动作、用于挡住治具行进的位置或放行治具行进。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实现治具旋转移载的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直线模组的旁侧还设置有拖链,所述拖链用于给旋转气缸、动力滚筒之类的元器件提供电气动力。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实现治具旋转移载的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治具的长度方向两端区域分别设置有侧凸限位柱,侧凸限位柱和对应位置的挡柱组合用于可靠限制治具转运过程中的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实现治具旋转移载的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流转模组还包括有两组位置传感器,具体为第一位置传感器、第二位置传感器,其均为红外传感器,第一位置传感器布置于所述前限位机构的前端、用于感应治具的前端部分是否位移到位,所述第二位置传感器布置于所述后限位机构的后端、用于感应治具是否已进入到流转模组内,第二位置传感器感应到治具进入流转模组后,前限位机构的挡柱下降,治具通过滚筒组件向前输送,直至第一位置传感器感应到治具的前端行进到位、后限位机构的挡柱下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实现治具旋转移载的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机构具体为同步带轮组件或啮合齿轮组件。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实现治具旋转移载的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滚筒内置有动力电机。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实现治具旋转移载的机构,其用于转移和旋转用于生产传感器的治具,所述治具包括两侧的底部下凸块,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实现治具旋转移载的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的底面对应于同一直线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下凸限位杆、第二下凸限位杆,所述安装板的设置有上凸止挡板,其用于精确控制旋转气缸的0°起始位置和180°的旋转对应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实现治具旋转移载的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限位机构、后限位机构均包括有升降气缸、连接板、挡柱,所述升降气缸分别固装于所述侧立板的对应外侧位置,所述升降气缸的上述输出端通过连接板连接挡柱,所述挡住设置于对应侧的所述上支承板的长度方向上表面的两端区域的上方,所述挡柱升降动作、用于挡住治具行进的位置或放行治具行进。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实现治具旋转移载的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直线模组的旁侧还设置有拖链,所述拖链用于给旋转气缸、动力滚筒之类的元器件提供电气动力。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张岭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华智诚精工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