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臭氧熏蒸方法及其应用技术_技高网

一种臭氧熏蒸方法及其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41328016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3 15:0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臭氧熏蒸方法及其应用,涉及甘薯采后病害防治技术领域。将目标熏蒸物放入密闭室内,然后用空气源臭氧发生器对目标熏蒸物进行熏蒸,臭氧熏蒸的浓度为100‑150ppm,臭氧熏蒸的时间为40‑60min,熏蒸结束后,打开门窗通风。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臭氧熏蒸方法可以抑制甘薯长喙壳菌、防治甘薯采后黑斑病。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上述的一种臭氧熏蒸方法及其应用,可以有效减轻甘薯贮藏过程中黑斑病的严重程度,臭氧熏蒸方式操作简便,设备常见易得,并且在处理过的甘薯上不会有任何残留,便于工业化处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甘薯采后病害防治,尤其是涉及一种臭氧熏蒸方法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1、甘薯黑斑病是由植物病原真菌长喙壳菌(ceratocystis fimbriata ellis&halsted)引起的一种病害,在甘薯种植过程中,尤其是采后贮藏过程中经常发生,是甘薯贮藏期的三大病害之一。长喙壳菌侵染途径主要是通过甘薯上一些细小的伤口进入侵染甘薯内部,此外,病原菌也可从芽眼、皮孔等自然孔口处侵入,从而侵染整个甘薯。据统计,每年甘薯产量因黑斑病的侵染会减少约5%-10%,病害严重时可造成减产约20%-50%左右,是限制甘薯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障碍之一。

2、甘薯黑斑病的防治措施包括物理防治、化学防治、生物防治、选育抗病品种等。长期以来,黑斑病的防治通常以化学杀菌方式为主,常用的杀菌剂有甲基硫菌灵、多菌灵、乙蒜素、安巴姆四种,用于控制长喙壳菌侵染。化学合成杀菌剂的防治成本低、见效快、操作简单,目前被广泛应用在各地区甘薯的贮藏管理中,但存在耐药性、杀菌剂残留以及污染环境等问题,应避免长期使用合成杀菌剂。因此,寻找一种可在甘薯贮藏时能够有效保持甘薯品质,延长贮藏期限,且天然无公害的甘薯贮藏保鲜技术越来越受到国内外学者的重视。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臭氧熏蒸方法及其应用,使得臭氧处理过的甘薯上没有检测到任何残留,也更容易在生产中实现,方便于工业化处理。

2、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臭氧熏蒸方法,将目标熏蒸物放入密闭室内,然后用空气源臭氧发生器对目标熏蒸物进行熏蒸,臭氧熏蒸的浓度为100-150ppm,臭氧熏蒸的时间为40-60min,熏蒸结束后,打开门窗通风。

3、优选的,所述臭氧熏蒸采用间隔熏蒸,臭氧熏蒸隔24h熏蒸一次,一共熏蒸两次。

4、优选的,所述臭氧熏蒸的浓度为150ppm,时间为60min。

5、优选的,所述臭氧熏蒸的浓度为125ppm,时间为60min。

6、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臭氧熏蒸方法在抑制甘薯长喙壳菌中的应用。

7、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臭氧熏蒸方法在甘薯采后黑斑病防治中的应用。

8、因此,本专利技术采用上述的一种臭氧熏蒸方法及其应用,臭氧熏蒸方式操作简便,且处理过后没有任何残留,价格低廉,设备简单易得,适合大规模工业化应用。本专利技术的臭氧熏蒸方式在甘薯黑斑病的防治中处理方法简单,防治效果好,有效减轻甘薯黑斑病的发病程度,且不会在甘薯表面有任何残留;还可以抑制长喙壳菌正常生长,降低产孢量。

9、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臭氧熏蒸方法,其特征在于:将目标熏蒸物放入密闭室内,然后用空气源臭氧发生器对目标熏蒸物进行熏蒸,臭氧熏蒸的浓度为100-150ppm,臭氧熏蒸的时间为40-60min,熏蒸结束后,打开门窗通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臭氧熏蒸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臭氧熏蒸采用间隔熏蒸,臭氧熏蒸隔24h熏蒸一次,一共熏蒸两次。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臭氧熏蒸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臭氧熏蒸的浓度为150ppm,时间为60min。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臭氧熏蒸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臭氧熏蒸的浓度为125ppm,时间为60min。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臭氧熏蒸方法在抑制甘薯长喙壳菌中的应用。

6.根据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臭氧熏蒸方法在甘薯采后黑斑病防治中的应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臭氧熏蒸方法,其特征在于:将目标熏蒸物放入密闭室内,然后用空气源臭氧发生器对目标熏蒸物进行熏蒸,臭氧熏蒸的浓度为100-150ppm,臭氧熏蒸的时间为40-60min,熏蒸结束后,打开门窗通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臭氧熏蒸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臭氧熏蒸采用间隔熏蒸,臭氧熏蒸隔24h熏蒸一次,一共熏蒸两次。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臭氧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路兴花王雨薇于世欣方堃陈莉娟庞林江陆国权成纪予杨明依管玉格尹丽卿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农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