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基于纠正体态姿态的外骨骼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_技高网

基于纠正体态姿态的外骨骼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328017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3 15:0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基于纠正体态姿态的外骨骼装置,包括:第一绑带组件与第二绑带组件,所述第一绑带组件置于第二绑带组件下方,且第一绑带组件、第二绑带组件分别绑缚固定在佩戴者腰部、胸部;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绑带组件两侧的两组连杆传动组件,每组所述连杆传动组件顶部设置有肩部限位框;所述第二绑带组件固定连接在肩部限位框之间。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一个穿戴式外骨骼装置,根据佩戴者自身体态,实现一个标准体态的实时纠正过程,且该设计仅在佩戴者出现不良姿势时才会进行纠正,从而在保障佩戴者日常生活舒适度的同时,并保证了体态纠正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体态纠正装置,具体为基于纠正体态姿态的外骨骼装置


技术介绍

1、不良的体态会让组织受力增加,导致各种损伤不断积累,引发肌肉萎缩、骨骼变形、脏腑被挤压等问题,给健康带来重大隐患,特别是驼背等无论在任何时期都会产生的不良体态,且长时间的驼背会对脊椎、呼吸功能、心脏等造成损害,因而针对驼背的预防十分有必要;

2、但现有的预防驼背装置,如背背佳等支撑绑带,使得佩戴者脊柱始终保持直立状态,从而使得佩戴者在佩戴的那一刻,就绷紧躯干,佩戴舒适度差,随着外骨骼技术的发展,逐级应用在各个领域,外骨骼是指人体部分或全部由外部辅助支持、承载及控制的装置。外骨骼是一个仿生概念,用来模仿人的结构和功能,由机械构件和电子控制系统构成,基于上述,因而现提出一种基于纠正体态姿态的外骨骼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基于纠正体态姿态的外骨骼装置,通过一个穿戴式外骨骼装置,根据佩戴者自身体态,实现一个标准体态的实时纠正过程,且该设计仅在佩戴者出现不良姿势时才会进行纠正,从而在保障佩戴者日常生活舒适度的同时,并保证了体态纠正效果。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基于纠正体态姿态的外骨骼装置,包括:第一绑带组件与第二绑带组件,所述第一绑带组件置于第二绑带组件下方,且第一绑带组件、第二绑带组件分别绑缚固定在佩戴者腰部、胸部;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绑带组件两侧的两组连杆传动组件,每组所述连杆传动组件顶部设置有肩部限位框;所述第二绑带组件固定连接在肩部限位框之间;所述肩部限位框内部还设置有可转动的调节环,且调节环为上下厚度不均的环体结构;所述第一绑带组件与第二绑带组件之间还设置有腰部体态传感组件,用于感应人体腰部姿态变化,并在弯曲度严重时以驱动连杆传动组件运行;当所述连杆传动组件运行时,以驱动肩部限位框的抬升并迫使调节环的转动,所述第二绑带组件相对于第一绑带组件向上抬升,实现佩戴者腰部得以拉伸,所述调节环顺时针转动进一步抬升肩部。

3、优选的,每组所述连杆传动组件包括一组安装部件,以及设置在安装部件上的安装块,所述安装块上固定有连接架,以及分别设置在所述连接架垂直段两端并可转动的第一安装轴、第二安装轴,且所述第一安装轴、第二安装轴分别固定的第一传动齿、第二传动齿相互啮合;所述第二安装轴上还固定有传动杆,且传动杆远离第二安装轴的端部通过第一销轴转动连接有推杆;以及固定在所述调节环窄侧的固定块;还包括第二销轴,且第二销轴一端与固定块固定,另一端与推杆远离传动杆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肩部限位框通过其底部的铰接件还铰接有第二支杆,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杆远离铰接件一端的第一支杆,且第一支杆远离第二支杆的端部与传动杆中部转动连接;所述安装块通过第三销轴还设置有电动伸缩杆,以及通过电动伸缩杆伸缩端的第四销轴与电动伸缩杆转动连接的驱动杆,且驱动杆远离电动伸缩杆的端部与第一安装轴固定连接,当电动伸缩杆伸缩运行时,以驱动肩部限位框的升降以及调节环的适应性转动。

4、优选的,所述安装部件包括固定在第一绑带组件一侧的连接块,以及纵向开设在所述连接块上的限位槽,所述限位槽内部设置有可纵向移动的连接柱,且安装块固定在连接柱的下部;还包括开设在所述连接块上的第一螺纹孔,所述第一螺纹孔内设有螺栓,当螺栓螺旋穿过第一螺纹孔并与连接柱侧壁抵触时,用于连接柱移动后的锁定。

5、优选的,两个所述推杆的相对侧还分别固定有橡胶夹块。

6、优选的,所述腰部体态传感组件设置有两组,并分布在第一绑带组件与第二绑带组件的两侧,每组所述腰部体态传感组件包括连接件、连接套,所述连接件与连接套分别固定在第一绑带组件与第二绑带组件的侧壁;以及固定在所述连接件上的连杆,且连杆远离连接件的一端向下穿过连接套并固定有延伸条;还包括设置在所述连接套底部的两个拉力传感器,每个所述拉力传感器与延伸条之间连接有弹簧,当第一绑带组件与第二绑带组件因体态改变相对位置时,所述拉力传感器数值在弹簧的作用下相应改变,以驱动电动伸缩杆工作。

7、优选的,所述第一绑带组件与第二绑带组件结构相同,所述第一绑带组件包括绑缚带,以及固定在所述绑缚带一端的接头,且绑缚带另一端穿过接头并开设有若干插孔;还包括开设在所述接头上的第二螺纹孔,所述第二螺纹孔内设有插件。

8、优选的,所述第二绑带组件后侧还固定有靠背,以及设置在所述靠背顶部的若干弹性支柱,若干弹性支柱后侧固定有安装框,且安装框为无后壁的框体结构;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安装框内部的气囊;所述靠背的顶部还设置有两个活塞机构,每个所述活塞机构输出端设置有连通管,且连通管远离活塞机构的一端依次穿过靠背、弹性支柱、安装框开设的管道并与气囊连通;以及设置在所述靠背上的体外姿态传感器,当人体出现摔倒姿势时,所述体外姿态传感器用于控制活塞机构运行,以对气囊进行充气。

9、优选的,所述安装框顶部还设置有低头纠正组件,所述低头纠正组件包括支撑件,以及固定在所述支撑件上的连接框,所述连接框内部两端分别转动连接有第一连接轴与第二连接轴;还包括分别固定在所述第一连接轴与第二连接轴上的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且第一连接杆远离第一连接轴的一端与第二连接杆中部分别通过第三连接轴转动连接有第三连接杆;以及转动连接在第一连接杆所在第三连接轴上的第四连接杆,且第四连接杆与所述第二连接杆的相对端分别通过第四连接轴转动连接有连接条;以及设置在所述连接条上的支撑板;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支撑板两侧的两个固定带,且两个固定带用于绑缚佩戴者头部;所述支撑板前侧还固定有压力传感器;以及设置在所述连接框外侧的电机,且电机的输出轴穿过连接框侧壁开设的通孔并与第一连接杆所在的第一连接轴固定连接。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11、1、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的腰部体态传感组件,其可感应到第一绑带组件与第二绑带组件的姿位变化,从而驱动第一绑带组件上的两个连杆传动组件运行,则连杆传动组件可驱动两个肩部限位框抬起,进而扩展佩戴者脊柱,以使佩戴者脊柱回到竖直状态,与此同时,两个肩部限位框内部的调节环通过连杆传动组件的作用,在肩部限位框抬起过程中,调节环适应性转动,配合其形态特性,使得原本支撑在佩戴者腋下的调节环由窄侧转换为宽侧,进一步将佩戴者肩部托起,以实现佩戴者肩部与脊柱的同步扩展,进而实现佩戴者驼背体态的纠正过程。

12、2、作为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种实施方式,在体外姿态传感器检测到人体出现摔倒倾向时,即出现摔倒姿势时,其可将信号发送给单片机,单片机可控制活塞机构运行,从而实现气囊的充气过程,在气囊呈膨胀状态时,可对出现摔倒倾向的佩戴者颈部进行防护,而在意外情况解决后,重新控制活塞机构复位即可。

13、3、作为本专利技术的其他实施方式,在佩戴者低头时,使得压力传感器感应到的压力值低于设定值时,则压力传感器可将压力信号发送给单片机,单片机控制电机运行,以使得第一连接杆偏转,从而使得支撑板向连接框方向靠近过程,进而使得佩戴者抬头,进而完成佩戴者的低头纠正过程。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基于纠正体态姿态的外骨骼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纠正体态姿态的外骨骼装置,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纠正体态姿态的外骨骼装置,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纠正体态姿态的外骨骼装置,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纠正体态姿态的外骨骼装置,其特征在于: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纠正体态姿态的外骨骼装置,其特征在于: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纠正体态姿态的外骨骼装置,其特征在于: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基于纠正体态姿态的外骨骼装置,其特征在于: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纠正体态姿态的外骨骼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纠正体态姿态的外骨骼装置,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纠正体态姿态的外骨骼装置,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纠正体态姿态的外骨骼装置,其特征在于: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天公维军王伟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程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