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无纺布生产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双网溶合水刺线无纺布生产工艺。
技术介绍
1、无纺布即非织造布,它是直接利用高聚物切片、短纤维或长丝将纤维通过气流或机械成网,然后经过水刺、针刺或热轧加固,最后经过后整理形成的无编织的布料。
2、水刺无纺布是将高压微细水流喷射到一层或多层纤维网上,使纤维相互缠结在一起,从而使纤网得以加固而具备一定强力。
3、现有的复合无纺布生产工艺分为sp复合水刺线和cp复合线;sp复合水刺线是将木浆覆盖在纤维布上,通过水刺使得纤维布和木浆融合形成复合无纺布;而cp复合线则是梳理机产生的纤维层先通过预水刺,初步成型固化限位层,通过湿法成型器将木浆层覆盖在纤维层上,再通过水刺将纤维层和木浆层进行融合;因此,复合无纺布在生产过程中,是将木浆层覆盖在纤维层上面,通过水刺进行融合。
4、采用木浆网在上,纤维网在下的工艺,纤维网在预水刺的时候,结构已经初步的固化了,可以使得纤维网能够支撑木浆网,将木浆网至于纤维网上方,木浆网会渗透纤维网,这样木浆网和纤维网有一个抱合效果在,在通过水刺会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网溶合水刺线无纺布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网溶合水刺线无纺布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S5的步骤通过水刺装置实现,水刺装置包括第一工作台(1)以及设置于第一工作台(1)上的转辊(11)、水刺头(14)、用于输送木浆网(16)的第一输送机构(12)、用于输送纤维网(15)的第二输送机构(13)和用于带动转辊(11)转动的驱动机构(4),木浆网(16)与纤维网(15)在第一工作台(1)上的输送速度相同,所述第一输送机构(12)位于第二输送机构(13)下方,所述转辊(11)转动设置于第一工作台(1)上且位于第二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网溶合水刺线无纺布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网溶合水刺线无纺布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s5的步骤通过水刺装置实现,水刺装置包括第一工作台(1)以及设置于第一工作台(1)上的转辊(11)、水刺头(14)、用于输送木浆网(16)的第一输送机构(12)、用于输送纤维网(15)的第二输送机构(13)和用于带动转辊(11)转动的驱动机构(4),木浆网(16)与纤维网(15)在第一工作台(1)上的输送速度相同,所述第一输送机构(12)位于第二输送机构(13)下方,所述转辊(11)转动设置于第一工作台(1)上且位于第二输送机构(13)上方,木浆网(16)与纤维网(15)从所述转辊(11)下方穿过后绕至转辊(11)上方,且纤维网(15)贴合所述转辊(11),所述水刺头(14)设置于第一工作台(1)上且位于木浆网(16)背对转辊(11)的一侧,所述水刺头(14)的喷射口朝向转辊(1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双网溶合水刺线无纺布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工作台(1)上设置有用于调整水刺头(14)喷射角度的调节机构(3),所述调节机构(3)包括调节架(31)以及带动调节架(31)转动的调节组件(32),所述调节架(31)转动设置于第一工作台(1)上,所述调节架(31)上设置有喷淋管(141),所述水刺头(14)设置于喷淋管(141)上,所述调节组件(32)设置于第一工作台(1)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双网溶合水刺线无纺布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工作台(1)上设置有用于收集水刺处理后的液体的集水装置(2),所述集水装置(2)包括集水框(21)、回水管以及集水槽(22),所述转辊(11)设置为中空结构且转辊(11)上开设有渗水孔(111),所述集水框(21)固定设置于第一工作台(1)上且位于转辊(11)内部,所述集水框(21)的开口方向朝向水刺头(14),所述集水槽(22)设置于第一工作台(1)上,所述回水管一端设置于集水框(21)上、另一端设置于集水槽(22)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双网溶合水刺线无纺布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工作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成匡,叶国华,邹棋祥,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萧山凤凰纺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