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通过微喷弥雾提高酿酒葡萄花色苷含量的方法技术_技高网

一种通过微喷弥雾提高酿酒葡萄花色苷含量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1325849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3 15:0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通过微喷弥雾提高酿酒葡萄花色苷含量的方法,葡萄种植时采用滴灌方式进行灌溉,滴灌带沿行向布置,且位于葡萄冠层下方,于滴灌带上连接微喷头,微喷头高于葡萄冠层上方,在葡萄果实膨大期的晴天午后开启微喷,每天进行两次微喷弥雾。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微喷弥雾改善田间微气候,达到果实生长与花色苷累积的适宜温度,并提供了相对充足的水分,有效避免了果实灼伤与果实产量的降低,实现了包括果实花色苷含量、糖、酸含量等品质指标的提高以及果实单果重等产量指标的增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农产品种植,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通过微喷弥雾提高酿酒葡萄花色苷含量的方法


技术介绍

1、西北旱区光热资源丰富,昼夜温差大,是我国酿酒葡萄产业的重要基地。在酿酒葡萄栽培中,花色苷是一类重要的次生代谢产物,对葡萄的品质和抗氧化性起着关键作用,也是影响商品葡萄酒色度、色调与稳定性的重要因素,同时对人体健康有益,如改善视力、增强自身免疫力、抗癌、增强记忆力和减缓衰老等功能,因此对其含量的调控成为葡萄栽培领域的研究重点之一。葡萄中花色苷合成主要是苯丙氨酸代谢途径,是多个酶促反应联合体,极易受到温度的影响。然而,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西北旱区面临着气温升高,空气相对湿度降低等一系列风险,将导致葡萄果实中花色苷合成受到抑制,阻碍葡萄的着色,不利于西北旱区葡萄产业可持续发展。

2、目前提高酿酒葡萄花色苷含量的方法仍然较少,比较常见的是通过外源喷施独脚金内酯、油菜素内酯和脱落酸等植物激素提高花色苷合成过程的酶活性或相关基因的表达。然而植物激素价格昂贵,喷施过程较为繁琐,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与时间,对于规模化种植的酿酒葡萄园不是一种经济的选择。另外,通过植物激素虽然可以提高果实花色苷含量,但其可能存在的副作用仍有待验证。还有相关文献指出,套袋(黑色)和水分亏缺处理也可以提高果实中花色苷含量,然而在夏季高温天气通过套袋会加剧葡萄高温灼伤的风险,会对品质造成更大的不利影响,而过度的水分亏缺处理则会显著降低果实横纵经、单果重等指标,并使葡萄产量大大降低。

3、现有技术中还没有一种通过田间水分管理措施改善温度、湿度等微气候环境以提高葡萄果实中花色苷含量的方法。因此,有必要开发一种通过改善酿酒葡萄园微气候环境来提高葡萄果实中花色苷含量的田间水分调控方法,达到稳定、有效提高葡萄果实中的花色苷含量。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通过微喷弥雾提高酿酒葡萄花色苷含量的方法,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2、一种通过微喷弥雾提高酿酒葡萄花色苷含量的方法,包括以下工艺:

3、葡萄种植时采用滴灌方式进行灌溉,滴灌带沿行向布置,且位于葡萄冠层下方,于滴灌带上连接微喷头,微喷头高于葡萄冠层上方,在葡萄果实膨大期的晴天午后开启微喷,每天进行两次微喷弥雾。

4、微喷弥雾是利用加压设备将水加压后,由管道输送至田间灌溉地段,将水通过喷头喷出,在空中散成雾状的细小水滴,模拟降雨方式均匀地喷洒在作物冠层上方。水滴在空中飞行时会在空中蒸发,进入冠层后部分被冠层截留,水滴蒸发和冠层截留水分蒸发会改变冠层附近的温湿度条件,起到调节田间微气候的作用。在夏季高温、强光、低湿时段,微喷弥雾可以有效降低冠层的温度,提高冠层附近的相对湿度,为植物生长提供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

5、优选的,所述滴灌带距离地面0.3-0.5 m,位于冠层正下方,滴头间距0.3-0.5 m,滴头流量2.5-3.5 l/h,灌溉定额为4000-4800 m3/hm2。

6、优选的,所述微喷头距葡萄冠层正上方0.4-0.6 m,喷头间距1-2 m。

7、优选的,所述微喷头采用折射式喷头,喷射直径1-2 m,喷头工作压力0.2-0.4mpa,流量20-50 l/h。

8、优选的,微喷弥雾每次5-10min,时间间隔为1h。

9、经由上述的技术方案可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公开提供了一种通过微喷弥雾提高酿酒葡萄花色苷含量的方法,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0、本专利技术通过微喷弥雾调节田间微气候环境以提高酿酒葡萄果实花色苷含量,这是一种无外源添加剂的绿色、高效、稳定的技术方法。本专利技术通过微喷弥雾改善田间微气候,达到果实生长与花色苷累积的适宜温度,并提供了相对充足的水分,有效避免了果实灼伤与果实产量的降低,实现了包括果实花色苷含量、糖、酸含量等品质指标的提高以及果实单果重等产量指标的增加。本专利技术只需在种植前期完成微喷弥雾系统布置,即可在生育期内根据天气情况自主决策进行微喷弥雾,降低了大量的人工与时间成本,综合实现了绿色高效、增产提质的西北旱区葡萄园可持续发展目标。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通过微喷弥雾提高酿酒葡萄花色苷含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工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通过微喷弥雾提高酿酒葡萄花色苷含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滴灌带距离地面0.3-0.5 m,位于冠层正下方,滴头间距0.3-0.5 m,滴头流量2.5-3.5 L/h,灌溉定额为4000-4800 m3/hm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通过微喷弥雾提高酿酒葡萄花色苷含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喷头距葡萄冠层正上方0.4-0.6 m,喷头间距1-2 m。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一种通过微喷弥雾提高酿酒葡萄花色苷含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喷头采用折射式喷头,喷射直径1-2 m,喷头工作压力0.2-0.4 MPa,流量20-50 L/h。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通过微喷弥雾提高酿酒葡萄花色苷含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微喷弥雾每次5-10min,时间间隔为1h。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通过微喷弥雾提高酿酒葡萄花色苷含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工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通过微喷弥雾提高酿酒葡萄花色苷含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滴灌带距离地面0.3-0.5 m,位于冠层正下方,滴头间距0.3-0.5 m,滴头流量2.5-3.5 l/h,灌溉定额为4000-4800 m3/hm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通过微喷弥雾提高酿酒葡萄花色苷含量的方法,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金亮陈昱东康健丁日升佟玲杜太生康绍忠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农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