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基于可燃物危险性的人工林小班尺度森林火险区划方法技术_技高网

基于可燃物危险性的人工林小班尺度森林火险区划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1324198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3 15:0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可燃物危险性的人工林小班尺度森林火险区划方法,获取人工林可燃物特性因子、环境因子和土地类型因子小班数据,对其引燃危险指数和火强度危险指数赋值,计算得到每个小班的可燃物引燃危险指数值、可燃物火强度危险指数值和可燃物综合火险指数值,并利用GIS软件的自然间断点聚类分析法分级制作对应的等级区划图。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区划方法有效提高了人工林森林火险区划结果的精细度和准确度,为林场针对不同类型、不同等级的火灾风险区域,制定科学高效的可燃物管理和火灾防控措施提供了更多更准确的参考依据和数据支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森林防火,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基于可燃物危险性的人工林小班尺度森林火险区划方法


技术介绍

1、森林火灾是生态环境和人类生存发展最大的影响因子之一。森林可燃物是火灾燃烧的物质基础,在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下,森林可燃物亦随气候发生变化,导致森林火灾的多发性和不确定性上升。森林火险区划是林火管理的重要手段,精细和准确的火险区划对于制定适宜的火管理措施,降低林火发生概率和林火强度,保护好珍贵的森林资源,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2、林场是森林经营的主体单位,林场尺度(林场范围内)的森林火险区划对于森林火灾防控,特别是森林可燃物管理意义重大。我国从50年代中期开始森林火险区划研究,通过筛选火灾影响因子,计算火险指标值来进行森林火险等级的划分,在全国尺度上制定了《全国森林火险区划等级》,以县(市、区、旗)、县级国有林业(林管)局及国有林场为森林火险基本区划单位,但其对于林场尺度的火险区划指导意义不大。森林火灾的影响因子很多,主要有植被因子、气象条件、地形因素等。林场尺度的火险因子选择,可以不考虑气候因子的空间差异,重点考虑可燃物本身以及地形导致的森林可燃物危险性的差异。苗庆林等在《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森林火险区划—以徂徕山林场为例》(《火灾科学》,2015)中,利用可燃物和地形数据,构建了徂徕山林场的森林火险区划方法,其选择的可燃物因子仅包括树种、胸径和小班森林覆盖率,且其利用可燃物因子和地形因子权重直接计算获得综合火险值作为危险性指标并进行了等级划分。人工林经营中,还会采用修枝等营林管理措施。另外,考虑到森林可燃物的危险性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易被引燃的危险性,一是火强度高低的危险性,不同的可燃物其引燃危险性和火强度危险性不完全一致,引燃危险高的可燃物不一定火强度高,同理火强度高的可燃物也不一定引燃危险高。因此《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森林火险区划—以徂徕山林场为例》中存在选取的可燃物影响因子不足、且危险性指标体系不符合人工林森林火灾风险特征的问题,会导致火险区划结果不够精细和准确。因此,亟待提供一种针对人工林森林可燃物危险性等级的森林火险精细区划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可燃物危险性的人工林小班尺度森林火险区划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2、s1:获取人工林小班数据,包括可燃物特性因子、环境因子和土地类型因子数据;所述可燃物特性因子包括优势树种、郁闭度、灌木盖度、草本盖度、枯落物厚度、亩蓄积量、修枝;所述环境因子包括坡度、坡向、海拔;所述土地类型因子包括乔木林地、荒山、灌木林地、湿地、其他土地类型;

3、s2:将s1获得的小班数据,按照以下各因子对应的引燃危险指数值和火强度危险指数值分别进行赋值:

4、优势树种因子引燃危险指数值分别为:易燃树种引燃危险指数值0.0681;灌木林引燃危险指数值0.0530;可燃树种引燃危险指数值0.0378;难燃树种引燃危险指数值0.0227;其中,易燃树种包括:栗(castanea spp.)、樟树(cinnamomum camphora(linn.)presl.)、柏木(cupressus funebris endl.)、桉(eucalyptus spp.)、油杉(keteleeriaspp.)、枫香(liquidambar formosana hance.)、柯(lithocarpus spp.)、栎(含槲等,quercus spp.)、华山松(pinus armandi franch.)、高山松(pinus densata mast.)、赤松(pinus densiflora sieb.et zucc.)、思茅松(pinus kesiya royle ex gordon var,langbianensis(a.chev)gaussen.)、红松(pinus koraiensis sieb,et zucc.)、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 lamb.)、樟子松(pinus sylvestris var.mongolica litv.)、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 carr.)、黑松(pinus thunbergii parl.)、云南松(pinusyunnanensis franch.)、无优势树种针叶混交林;可燃树种包括:冷杉(abies spp.)、桦(betulla spp.)、柳杉(cryptomeria spp.)、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lamb.)hook)、琪桐(davidia involucrate baill.)、落叶松(larix spp.)、水杉(metasequoiaglyptostroboides hu et cheng)、云杉(picea spp.)、杨(populus spp.)、檫树(sassafras tsumu)、紫杉(taxus spp.)、椴(tilia spp.)、针阔混交、硬阔(色木acer monomaxim.,山毛榉fagus spp.)、软阔(枫杨pterocarya stenoptera c.dc.,柳salix spp.,槭acer spp.,楸catalpa spp.,木麻黄casuarina adans l.,楝melia spp.)、杂木;难燃树种包括:桤木(alnus spp.)、竹类(竹亚科,bambusoideae)、拷类(含甜槠、米槠、苦槠,castanopsis spp.)、青冈(cyclobalauopsis spp.)、水曲柳(fraxinus mandshuricarupr.)、胡桃揪(juglans mandshurica maxim.)、泡桐(paulownia spp.)、黄菠萝(phellodendron amurense rupr.)、祯南(phoebe spp.)、刺槐(robinia pseudoacacial.)、木荷(schima spp.)、无优势树种阔叶混交林。以上树种引燃危险指数值的确定主要参考国家林业行业标准《ly/t 1063-2008全国森林火险区划等级》中不同树种的燃烧类型的划分;

5、郁闭度因子引燃危险指数值:郁闭度为[0,0.2)引燃危险指数值0.0229;郁闭度为[0.2,0.4)引燃危险指数值0.0178;郁闭度为[0.4,0.6)引燃危险指数值0.0127;郁闭度为[0.6,0.8)引燃危险指数值0.0076;郁闭度为≥0.8引燃危险指数值0.0025;其中,“[”和“]”表示包括端值,“(”和“)”表示不包括端值。

6、灌木盖度因子引燃危险指数值:灌木盖度>75%引燃危险指数值0.0344;灌木盖度[51%,75%]引燃危险指数值0.0267;灌木盖度[26%,50%]引燃危险指数值0.0191;灌木盖度[5%,25%]引燃危险指数值0.0115;灌木盖度<5%引燃危险指数值0.0038;其中,“[”和“]”表示包括端值,“(”和“)”表示不包括端值。

7、草本盖度因子引燃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可燃物危险性的人工林小班尺度森林火险区划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可燃物危险性的人工林小班尺度森林火险区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易燃树种包括:栗、樟树、柏木、桉、油杉、枫香、柯、栎、华山松、高山松、赤松、思茅松、红松、马尾松、樟子松、油松、黑松、云南松、无优势树种针叶混交林;所述可燃树种包括:冷杉、桦、柳杉、杉木、琪桐、落叶松、水杉、云杉、杨、檫树、紫杉、椴、针阔混交、硬阔、软阔、杂木;所述难燃树种包括:桤木、竹类、拷类、青冈、水曲柳、胡桃揪、泡桐、黄菠萝、祯南、刺槐、木荷、无优势树种阔叶混交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可燃物危险性的人工林小班尺度森林火险区划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索氏提取法测定树木生长旺盛的带叶小枝条中的粗脂肪含量,并以粗脂肪质量占小枝条干重的百分比形式进行表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可燃物危险性的人工林小班尺度森林火险区划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可燃物危险性的人工林小班尺度森林火险区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易燃树种包括:栗、樟树、柏木、桉、油杉、枫香、柯、栎、华山松、高山松、赤松、思茅松、红松、马尾松、樟子松、油松、黑松、云南松、无优势树种针叶混交林;所述可燃树种包括:冷杉、桦、柳杉、杉木、琪桐、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凤君丁永全司莉青舒立福王明玉张建华李伟克彭志杰闫凯达李笑笑周暖阳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自然保护研究所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世界自然遗产保护研究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