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简易沥青混凝土拌合料保温运输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323384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3 15:01
本技术公开一种简易沥青混凝土拌合料保温运输车,包括:自卸卡车;保温板,包括铺设在自卸卡车的厢底板上的底部保温板以及铺设在自卸卡车的前后左右侧的厢侧板内的前保温板、后保温板、左保温板和右保温板,前保温板、左保温板和右保温板与底部保温板铰接,前保温板、后保温板、左保温板、右保温板固定设置在相应侧的厢侧板上;导杆,为两根,设置在左右侧的两个厢侧板上;保温篷布,其长度方向的两边均匀设置有多个金属环,保温篷布通过金属环套设在两根导杆上,位于车头侧的第一个金属环限位设置在相应的导杆上;绳索,为两根,设置在位于车厢尾部的保温篷布的两个边角上。本技术成本低,适用于沥青混凝土拌合料的长距离保温运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建筑工程,特别涉及一种简易沥青混凝土拌合料保温运输车


技术介绍

1、沥青混凝土,也称沥青砼,是选配具有一定级配组成的矿料,碎石或轧碎砾石、石屑或砂、矿粉等,与一定比例的路用沥青材料,在严格控制条件下拌制而成的混合料。在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时,为保持沥青混凝土摊铺碾压时的温度不低于规范数值,通常将沥青混凝土拌合站设置在运距较近的点位,以减少运输途中的温度损失。然而,在对部分已建成的道路进行沥青砼修复时,设置拌合站则会极大的增加施工成本。另一种方式是采用专用的沥青混凝土保温运输车从已有的拌合楼远距运料,其缺点在于,专用的沥青混凝土保温运输车价格高昂,且料仓容量较小仅有3-4m3,运输量较小,成本较高,不被欠发达地区所普遍采用。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简易沥青混凝土拌合料保温运输车,以解决在欠发达地区如何在长距离下保温运输容量更多的沥青混凝土的问题。

2、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简易沥青混凝土拌合料保温运输车,包括:

3、自卸卡车,包括车厢,所述车厢由厢底板和前后左右侧的厢侧板组成;

4、保温板,包括铺设在所述自卸卡车的厢底板上的底部保温板以及铺设在所述自卸卡车的前后左右侧的厢侧板内的前保温板、后保温板、左保温板和右保温板,所述前保温板、左保温板和右保温板与所述底部保温板铰接,所述前保温板、后保温板、左保温板、右保温板固定设置在相应侧的所述厢侧板上;

5、导杆,为两根,分别设置在左右侧的两个所述厢侧板的长度方向的上表面上且与所述厢侧板之间留有间隙;

6、保温篷布,为覆盖所述自卸车厢顶部的矩形,其长度方向的两边间隔均匀设置有多个金属环,所述保温篷布通过两侧的金属环套设在两根所述导杆上,位于所述自卸卡车的车厢前部或者尾部的第一个金属环限位设置在相应的导杆上,其余金属环能够相对于所述导杆滑动;

7、绳索,为两根,分别设置在位于所述自卸卡车的车厢尾部的所述保温篷布的两个边角上。

8、进一步地,本技术提供的简易沥青混凝土拌合料保温运输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前保温板、左保温板和右保温板与所述底部保温板通过铰接环铰接。

9、进一步地,本技术提供的简易沥青混凝土拌合料保温运输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前保温板、左保温板和右保温板与所述底部保温板通过活动折页铰接。

10、进一步地,本技术提供的简易沥青混凝土拌合料保温运输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前保温板、后保温板、左保温板和右保温板分别通过多个u型夹均匀固定设置在相应侧的所述厢侧板上。

11、进一步地,本技术提供的简易沥青混凝土拌合料保温运输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前保温板、后保温板、左保温板和右保温板分别通过多个铁钕硼磁铁均匀吸附固定设置在相应侧的所述厢侧板上。

12、进一步地,本技术提供的简易沥青混凝土拌合料保温运输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保温板和右保温板通过多根撑杆均匀支撑固定设置在左右两侧的厢侧板之间,所述前保温板和后保温板分别通过多个u型夹或者多个铁钕硼磁铁均匀固定设置在相应侧的所述厢侧板。

13、进一步地,本技术提供的简易沥青混凝土拌合料保温运输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前保温板、后保温板、左保温板和右保温板分别通过螺栓固定设置在相应侧的所述厢侧板上。

14、进一步地,本技术提供的简易沥青混凝土拌合料保温运输车,所述前保温板、后保温板、左保温板和右保温板分别通过胶体粘接固定设置在相应侧的所述厢侧板上。

15、进一步地,本技术提供的简易沥青混凝土拌合料保温运输车,所述底部保温板通过胶体粘接固定设置在所述厢底板上。

16、进一步地,本技术提供的简易沥青混凝土拌合料保温运输车,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自卸卡车的车厢前部或者尾部的第一个金属环通过设置在所述导杆上的限位柱限位设置在相应的导杆上。

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18、本技术提供的简易沥青混凝土拌合料保温运输车,通过在自卸卡车的车厢内安装保温板及车厢顶部安装保温篷布形成保温车厢,装载在自卸卡车的保温车厢内的沥青混凝土拌合料可实现长距离保温运输,由于自卸卡车的保温车厢的容量较大,因此提高了单次运输的运输量,适用于欠发达地区的长距离保温运输沥青混凝土,具有成本低的优点。

19、本技术提供的简易沥青混凝土拌合料保温运输车,保温板设置在自卸卡车的车厢的厢底板和前后左右的厢侧板上,使自卸卡车的车厢具有保温功能,保温篷布通过在用于对简易沥青混凝土拌合料保温运输车的保温车厢及时覆盖,使装载沥青混凝土的保温车厢不显露在空气中,避免空气对流、雨水等使得沥青混凝土温度降低,进一步提高了保温效果。

20、本技术提供的简易沥青混凝土拌合料保温运输车,绳索沿车厢尾部向车厢前部拉动时带动保温篷布在导杆上滑动,使保温篷布处于打开状态,以露出车厢,用于装载或者卸载沥青混凝土;绳索沿车厢前部向车厢尾部拉动时带动保温篷布在导杆上滑动,使保温篷布处于关闭状态,以遮挡覆盖装有沥青混凝土拌合料的车厢,形成相对较为密封的保温车厢,提高了保温效果。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简易沥青混凝土拌合料保温运输车,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简易沥青混凝土拌合料保温运输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前保温板、左保温板和右保温板与所述底部保温板通过铰接环铰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简易沥青混凝土拌合料保温运输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前保温板、左保温板和右保温板与所述底部保温板通过活动折页铰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简易沥青混凝土拌合料保温运输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前保温板、后保温板、左保温板和右保温板分别通过多个U型夹均匀固定设置在相应侧的所述厢侧板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简易沥青混凝土拌合料保温运输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前保温板、后保温板、左保温板和右保温板分别通过多个铁钕硼磁铁均匀吸附固定设置在相应侧的所述厢侧板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简易沥青混凝土拌合料保温运输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保温板和右保温板通过多根撑杆均匀支撑固定设置在左右两侧的厢侧板之间,所述前保温板和后保温板分别通过多个U型夹或者多个铁钕硼磁铁均匀固定设置在相应侧的所述厢侧板。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简易沥青混凝土拌合料保温运输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前保温板、后保温板、左保温板和右保温板分别通过螺栓固定设置在相应侧的所述厢侧板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简易沥青混凝土拌合料保温运输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前保温板、后保温板、左保温板和右保温板分别通过胶体粘接固定设置在相应侧的所述厢侧板上。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简易沥青混凝土拌合料保温运输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保温板通过胶体粘接固定设置在所述厢底板上。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简易沥青混凝土拌合料保温运输车,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自卸卡车的车厢前部或者尾部的第一个金属环通过设置在所述导杆上的限位柱限位设置在相应的导杆上。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简易沥青混凝土拌合料保温运输车,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简易沥青混凝土拌合料保温运输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前保温板、左保温板和右保温板与所述底部保温板通过铰接环铰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简易沥青混凝土拌合料保温运输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前保温板、左保温板和右保温板与所述底部保温板通过活动折页铰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简易沥青混凝土拌合料保温运输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前保温板、后保温板、左保温板和右保温板分别通过多个u型夹均匀固定设置在相应侧的所述厢侧板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简易沥青混凝土拌合料保温运输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前保温板、后保温板、左保温板和右保温板分别通过多个铁钕硼磁铁均匀吸附固定设置在相应侧的所述厢侧板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简易沥青混凝土拌合料保温运输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保温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港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