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液压加载减振比例压力控制系统技术方案_技高网

一种液压加载减振比例压力控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1319877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3 14:59
本发明专利技术适用于液压控制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液压加载减振比例压力控制系统,本发明专利技术三个液压缸模组同一腔的作用力是由一个泵源同时供油,在每一个液压缸模组上负载口有一个蓄能器,负载口压力变化调节由比例溢流阀提供限制压力,通过压力传感器确定泵源输出压力,三个液压缸模组稳态时同步运动,而负载压力出现偏载力变化由液压缸模组负载口蓄能器单独补偿压力,通过采用负载口独立控制液压系统原理,可以解决加载力与减振相互作用关系,可精准调节三液压缸模组的压力流量作用,保证液压缸模组的加载力控制范围,减振作用可有效抑制加载过程发生的振动现象,不仅原理结构简单实用,运行发现能减少液压功率,降低液压能耗,消除设备振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液压控制,尤其涉及一种液压加载减振比例压力控制系统


技术介绍

1、目前,国内外的辊盘立式中速磨煤机采用加载阻尼减振液压系统原理,由液压站提供油源动力,通过中间液压管路分配给三个液压缸模组工作,三个液压缸模组只设有加载蓄能器,结构特征是液压缸上有一个加载蓄能器。加载蓄能器主要作用在液压缸上提供加载压力变化补偿,以满足磨辊碾磨压力要求。

2、但是,应用时,液压系统提供压力和流量原理并不合理,造成加载压力和减振作用效果不佳。由于是40年前引进消化技术,技术原理已经定型,问题迟迟不能得到根本解决。

3、主要问题是三个液压缸模组通过中间液压管路连在一起动作。由于液压缸发生加载力的运动振动,在起减振作用时,三个液压缸模组的活塞腔,通过中间液压管路连接至液压站上一个共用的蓄能器中,由该蓄能器提供减振压力补偿。造成磨辊碾磨压力变化快时,不能将共用的蓄能器储存能量及时分配给三个液压缸模组进行动作响应,造成三个液压缸模组在减振动态高频下产生减振力变化相互干扰问题。

4、由于液压缸模组加载力与减振之间相互作用,加载力和减振作用调节不好必然会影响加载效果,因此,在磨煤机深度调峰机组低负荷运行的工况下,加载力功能失去变加载作用,减振作用没有效果,造成给煤量减少造成内煤层薄而发生磨煤机机体出现震动,不能有效抑制,直接诱发磨煤机运行故障和液压系统控制失灵,因此,影响磨煤机设备零部件的使用寿命,增加了运行风险和安全风险。

5、尤其是对于负载复杂多变工况下,液压系统不能有效提供调节作用,在磨煤机发生连续激振时,减振的蓄能器不能及时补油,加上中间液压管路比较长,发生动态负压振动问题。由于现场设备的中间管路长期振动,强烈的振动容易引起的管接头松动漏油问题,并使液压元件工作寿命大大缩短。此外,液压缸使用的单向节流阀安装在中间液压管路上,出现管路冲击振动大,发生运行安全隐患。因此,该技术原理有技术缺陷,长期不能得到根本解决。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液压加载减振比例压力控制系统,旨在解决上述的问题。

2、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液压加载减振比例压力控制系统,包括:液压站、中间液压管路以及液压缸模组;所述液压站包括有电动机,所述电动机驱动双联液压泵,所述双联液压泵向两个分开独立的液压回路,分别提供加载动力油源,减振动力油源,所述液压站外设有油箱;所述加载动力油源以及所述减振动力油源和所述中间液压管路之间设置有单向阀以及球阀,所述加载动力油源以及所述减振动力油源通过所述单向阀以及所述球阀流向所述中间液压管路;通过所述中间液压管路分配三个所述液压缸模组,每个所述液压缸模组均采用双蓄能器。

3、优选的,所述加载动力油源上设置有比例溢流阀,所述加载动力油源用所述比例溢流阀限制压力,所述加载动力油源还连接电控箱,所述电控箱输入限制压力电信号调节。

4、优选的,所述中间液压管路上安装有压力传感器以及压力表,所述压力值大小由所述压力传感器监控,通过所述压力表观察。

5、优选的,所述液压缸模组包括有加载和减振部件,所述加载和减振部件分别包括有加载比例溢流阀以及减震比例溢流阀。

6、优选的,所述加载比例溢流阀和所述减震比例溢流阀的回油管上通过所述单向阀连接有水冷却器,所述水冷却器连接有双筒过滤器,且所述油箱上设有液压附件。

7、优选的,所述液压缸模组包括液压缸上安装的加载蓄能器以及配套的单向溢流阀和测压接头。

8、优选的,所述液压缸上还安装减振蓄能器以及配套的单向溢流阀和测压接头,所述液压缸模组还包括有单向节流阀。

9、优选的,所述液压附件包括有安装在油箱上的液位温度计、液位开关、铠装温度变送器、空气滤清器以及远传温度表,所述所述油箱内部安装有加热器。

10、优选的,每一个所述液压缸模组在瞬时变化过程中,每一个所述液压缸模组两腔的加载压力和减振压力的动态响应,由其所述双蓄能器独立补偿压力和流量,而与另一个所述液压缸模组之间互不干扰,当所述加载压力和所述减振作用处于稳定工况时,三个所述液压缸模组的加载压力回路连通。

11、优选的,三个所述液压缸模组的加载压力回路连通,由所述加载动力油源和所述减振动力油源提供压力和流量,以保持三个所述液压缸模组运动同步,并为所述双蓄能器及时补充压力油。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实施例主要有以下有益效果:

13、本专利技术三个液压缸模组同一腔的作用力是由一个泵源同时供油。在每一个液压缸模组上负载口有一个蓄能器,负载口压力变化调节由比例溢流阀提供限制压力,通过压力传感器确定泵源输出压力。三个液压缸模组稳态时同步运动,而负载压力出现偏载力变化由液压缸模组负载口蓄能器单独补偿压力。如果发生加载过程产生负载振动现象,在动态工况下,三个液压缸模组各自由本身双蓄能器补偿高频压力响应,产生加载力和减振作用具体互不干扰效应,可迅速有效地抑制振动发生,通过采用负载口独立控制液压系统原理,可以解决加载力与减振相互作用关系,可精准调节三液压缸模组的压力流量作用,保证液压缸模组的加载力控制范围,减振作用可有效抑制加载过程发生的振动现象。该原理国内外首创,不仅原理结构简单实用,运行发现能减少液压功率,降低液压能耗,消除设备振动。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液压加载减振比例压力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液压站、中间液压管路以及液压缸模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液压加载减振比例压力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加载动力油源上设置有比例溢流阀,所述加载动力油源用所述比例溢流阀限制压力,所述加载动力油源还连接电控箱,所述电控箱输入限制压力电信号调节。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液压加载减振比例压力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液压管路上安装有压力传感器以及压力表,所述压力值大小由所述压力传感器监控,通过所述压力表观察。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液压加载减振比例压力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缸模组包括有加载和减振部件,所述加载和减振部件分别包括有加载比例溢流阀以及减震比例溢流阀。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液压加载减振比例压力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加载比例溢流阀和所述减震比例溢流阀的回油管上通过所述单向阀连接有水冷却器,所述水冷却器连接有双筒过滤器,且所述油箱上设有液压附件。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液压加载减振比例压力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缸模组包括液压缸上安装的加载蓄能器以及配套的单向溢流阀和测压接头。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液压加载减振比例压力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缸上还安装减振蓄能器以及配套的单向溢流阀和测压接头,所述液压缸模组还包括有单向节流阀。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液压加载减振比例压力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附件包括有安装在所述油箱上的液位温度计、液位开关、铠装温度变送器、空气滤清器以及远传温度表,所述油箱内部安装有加热器。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液压加载减振比例压力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每一个所述液压缸模组在瞬时变化过程中,每一个所述液压缸模组两腔的加载压力和减振压力的动态响应,由其所述双蓄能器独立补偿压力和流量,而与另一个所述液压缸模组之间互不干扰,当所述加载压力和所述减振作用处于稳定工况时,三个所述液压缸模组的加载压力回路连通。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液压加载减振比例压力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三个所述液压缸模组的加载压力回路连通,由所述加载动力油源和所述减振动力油源提供压力和流量,以保持三个所述液压缸模组运动同步,并为所述双蓄能器及时补充压力油。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液压加载减振比例压力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液压站、中间液压管路以及液压缸模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液压加载减振比例压力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加载动力油源上设置有比例溢流阀,所述加载动力油源用所述比例溢流阀限制压力,所述加载动力油源还连接电控箱,所述电控箱输入限制压力电信号调节。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液压加载减振比例压力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液压管路上安装有压力传感器以及压力表,所述压力值大小由所述压力传感器监控,通过所述压力表观察。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液压加载减振比例压力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缸模组包括有加载和减振部件,所述加载和减振部件分别包括有加载比例溢流阀以及减震比例溢流阀。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液压加载减振比例压力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加载比例溢流阀和所述减震比例溢流阀的回油管上通过所述单向阀连接有水冷却器,所述水冷却器连接有双筒过滤器,且所述油箱上设有液压附件。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液压加载减振比例压力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缸模组包括液压缸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生学
申请(专利权)人:大连远东永昌自动化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