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炉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31981 阅读:2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高温炉门,材料为高温合金,分为上门体和下门体并均为圆形,直径大于高温炉炉口的直径,所述的上门体和下门体的中心设置有一刚好能通过拉杆的圆孔,下门体上还设置有一个开口,所述的上门体的上部及下门体的下部分别设置有一门体锁紧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使用过程中不会产生任何环境污染,可以多次使用,节约成本,不会对试验精度产生影响,可应用于如高温蠕变持久试验机等高温环境中。(*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炉门,尤其是一种高温炉门
技术介绍
目前,许多生产、科研的试验部门,都配有高温蠕变持久试验机,用以对材料进行 高温蠕变试验。持久试验机的高温炉设有上下两个炉口 ,用于通过连接试验件的拉杆,工 作时上下两个炉口与拉杆之间塞入耐高温保温材料如硅酸铝纤维毡,在这一操作过程当 中,会产生大量粉尘,污染周围工作环境,影响人身体健康,同时耐高温保温材料使用一次 以后便丢弃,成本很高。由于高温炉口内壁和拉杆之间塞入耐高温保温材料松紧不同,会产 生一定的应力,影响试验精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无环境污染、成本低、不影响试验精度的高温炉门。 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本技术分为上门体和下门体并均为圆形,材料为高温合金, 直径大于高温炉口的直径,所述的上门体和下门体的中心设置有一刚好能通过拉杆的圆 孔,下门体上还设置有一个开口。所述的上门体的上部及下门体的下部分别设置有一门体 锁紧机构,所述的锁紧机构包括两个弧形压片,其间距小于拉杆的直径,弧形压片的两端固 定在门体边缘上。所述的锁紧机构还可以为两个平行的拉簧,其间距小于拉杆的直径,拉簧 的两端固定在门体边缘的突起上。所述的门体所用的高温合金材料可以为GH3536。 本技术的工作原理为上门体和下门体的非锁紧机构面朝向高温炉的上炉口 和下炉口 ,中心圆孔对应穿入上拉杆和下拉杆,上下拉杆之间固定着试验件,试验件中部及 靠近试验件上下拉杆端部固定有控温热电偶,套有瓷管热电偶丝通过下门体的开口引出; 由于弧形压片或拉簧间距小于拉杆直径,因此锁紧机构的弧形压片或拉簧压紧拉杆两侧, 实现对炉体的固定;门体在外力作用下可沿拉杆轴向移动。使用时将门体压靠在炉口上,用 后将门体推离炉口 ,并可以再次使用。 本技术具有显著的优点,采用高温合金材料制造的门体,不会产生任何环境 污染,同时,可以多次使用,大大节约了成本;由于上门体和下门体的锁紧机构对拉杆的作 用力可以相互抵消,因此,本技术结构不会对试验精度产生影响。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技术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技术的使用状态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所示本技术分为上门体1和下门体2并均为圆形,材料为高温合金,直径大于高温炉9炉口直径,所述的上门体1和下门体2的中心设置有一刚好能通过拉杆的 圆孔3,下门体2上还设置有一个开口 5。所述的上门体1上部及下门体2下部分别设置有 一门体锁紧机构。所述的锁紧机构包括两个弧形压片4,其间距小于拉杆6、7的直径,弧形 压片4的两端固定在门体边缘上。所述的锁紧机构还可以为两个平行的拉簧8,其间距小于 拉杆6、7的直径,拉簧8的两端固定在门体边缘的突起10上。所述的门体所用的高温合金 材料可以为GH3536。 使用时,将上门体1和下门体2的非锁紧机构面朝向高温炉9的上炉口和下炉口, 中心圆孔3对应穿入上拉杆6和下拉杆7,上下拉杆6、7之间固定着试验件ll,试验件11 中部及靠近试验件的上下拉杆6、 7端部固定有控温热电偶,套有瓷管热电偶丝通过下门体 2的开口 5引出;由于弧形压片4或拉簧8间距小于拉杆6、7的直径,因此锁紧机构的弧形 压片4或拉簧8压紧拉杆6、7两侧,实现对门体的固定;门体在外力作用下可沿拉杆轴向移 动。使用时将门体压靠在炉口上,用后将门体推离炉口 ,并可以再次使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温炉门,其特征在于,高温炉门分为上门体(1)和下门体(2)并均为圆形,材料为高温合金,直径大于高温炉(9)的炉口直径,所述的上门体(1)和下门体(2)的中心设置有一刚好能通过拉杆的圆孔(3),下门体上还设置有一个开口(5),所述的上门体(1)上部及下门体(2)的下部分别设置有一门体锁紧机构。

【技术特征摘要】
一种高温炉门,其特征在于,高温炉门分为上门体(1)和下门体(2)并均为圆形,材料为高温合金,直径大于高温炉(9)的炉口直径,所述的上门体(1)和下门体(2)的中心设置有一刚好能通过拉杆的圆孔(3),下门体上还设置有一个开口(5),所述的上门体(1)上部及下门体(2)的下部分别设置有一门体锁紧机构。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温炉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锁紧机构包括两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文胜张世林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东安发动机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3[中国|哈尔滨]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