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膜电极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319525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3 14:59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膜电极结构,涉及燃料电池的领域,包括催化剂涂布质子交换膜、第一气体扩散层、第二气体扩散层和透气膜,所述第一气体扩散层和所述第二气体扩散层分别位于所述催化剂涂布质子交换膜的两侧,所述透气膜位于所述第一气体扩散层与所述催化剂涂布质子交换膜之间;所述透气膜远离所述第一气体扩散层的一侧设有硅橡胶涂层;所述硅橡胶涂层设有排水孔,所述排水孔靠近所述第一气体扩散层的出气侧。本申请能够使膜电极工作过程中的水尽快排出,以保障电池反应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燃料电池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膜电极结构


技术介绍

1、燃料电池能够通过电化学反应将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而被认为是一种重要的绿色能源技术。膜电极是燃料电池中最为核心的部件,作为电化学反应发生的场所,膜电极在燃料电池中起着关键作用,其特性直接决定了燃料电池的整体性能。目前,膜电极由催化剂涂布质子交换膜、催化剂、电子导体、气体扩散层等材料组成。

2、膜电极在燃料电池中与双极板交替堆叠设置,每个膜电极位于相邻的两个双极板之间,双极板的两侧分别设有气体流道。膜电极结构工作的过程中,空气和氢气分别流向催化剂涂布质子交换膜的两侧,空气和氢气分别受到相邻的两双极板的相对侧的气体流道的导流作用,同时空气受到第一气体扩散层的导流扩散作用,氢气受到第二气体扩散层的导流扩散作用。

3、现有技术中的膜电极在工作过程中,膜电极阴极一侧伴随燃料电池的运行会持续产生水,若水不能及时排出,将产生水淹现象,水覆盖在膜表面,阻断反应的发生,从而降低电池反应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减少膜电极工作过程中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膜电极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催化剂涂布质子交换膜(1)、第一气体扩散层(2)、第二气体扩散层(3)和透气膜(5),所述第一气体扩散层(2)和所述第二气体扩散层(3)分别位于所述催化剂涂布质子交换膜(1)的两侧,所述透气膜(5)位于所述第一气体扩散层(2)与所述催化剂涂布质子交换膜(1)之间;所述透气膜(5)远离所述第一气体扩散层(2)的一侧设有硅橡胶涂层(51);所述硅橡胶涂层(51)设有排水孔(511),所述排水孔(511)靠近所述第一气体扩散层(2)的出气侧(2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膜电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气膜(5)为聚砜膜或聚醚砜膜。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膜电极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催化剂涂布质子交换膜(1)、第一气体扩散层(2)、第二气体扩散层(3)和透气膜(5),所述第一气体扩散层(2)和所述第二气体扩散层(3)分别位于所述催化剂涂布质子交换膜(1)的两侧,所述透气膜(5)位于所述第一气体扩散层(2)与所述催化剂涂布质子交换膜(1)之间;所述透气膜(5)远离所述第一气体扩散层(2)的一侧设有硅橡胶涂层(51);所述硅橡胶涂层(51)设有排水孔(511),所述排水孔(511)靠近所述第一气体扩散层(2)的出气侧(2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膜电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气膜(5)为聚砜膜或聚醚砜膜。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膜电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气膜(5)与所述催化剂涂布质子交换膜(1)之间设有第三气体扩散层(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膜电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气体扩散层(2)的厚度小于所述第三气体扩散层(4)的厚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膜电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气膜(5)远离所述第一气体扩散层(2)的一侧设有格栅垫(6),所述格栅垫(6)具有格栅孔(61),格栅孔(61)设置为单排,格栅孔(61)的长度方向与所述第一气体扩散层(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利平韩飞波牛永凯位庆贺田杰安
申请(专利权)人:风氢扬氢能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