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层溢流式储能厢和储能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1319344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3 14:5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分层溢流式储能厢,通过在储能组件内设置至少一层储能单元,每一层储能单元内阵列布置有若干电池单体,如此,通过电池单体之间的行间间隙通道和/或列间间隙通道,可以在储能单元内部形成内部通道;通过设置内部隔断件或侧板将内部通道与侧部温控通道隔断,使内部通道与侧部温控通道之间相互独立;通过在内部通道的底部连接单元进液管,并在内部通道的侧壁或顶部设置溢流出液口,通过单元进液管进入到内部通道内的温控介质,经内部通道从溢流出液口溢流而出,以流动的温控介质分别实现对每一层储能单元内的电池单体进行温度控制,能够有效提高温控性能和安全性能。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分层溢流式储能系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电能储能,具体的为一种分层溢流式储能厢和储能系统


技术介绍

1、目前,随着我国能源消费结构的不断改善,储能电池行业呈现爆发式发展,储能系统的安全性及稳定性越来越引起大家的重视。储能电池在充放电应用的过程中由于欧姆热、极化热的存在,会产生大量的热量,这些热量如果不能及时扩散,堆积在电池内部一方面会造成储能电池界面副反应的速度增加,另一方面热量过度积累可能会引起电池热失控,因此高效的散热措施是储能电池设计必须要考虑的问题。

2、目前储能系统的散热方式主要有风冷和液冷两种。其中,风冷式主要通过空调制冷,冷却介质为空气,能效比低,设备占地面积大,储能电池温度一致性较差。液冷采用以水为冷却介质的冷却板,通过冷却板内流通的冷却介质与储能电池之间换热,热量需要通过电池外壳、冷却板后最终传递到冷却介质,再由冷却介质通过散热器将热量散出,其热传递的环节多,热阻大,换热效率低,导致对散热器性能要求较高。

3、为了提高储能系统的散热性能,以液体介质浸没储能电池的浸没式储能系统得到了快速发展。浸没式储能系统以液体介质浸没储能电池,利用液体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分层溢流式储能厢,其特征在于:包括厢体和安装在所述厢体内的储能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层溢流式储能厢,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进液管位于竖直方向上,且所述第一进液管的上端或下端为进液端;当所述储能单元设为至少两层时,相邻两层所述储能单元中,靠近进液端的所述单元进液管的管径大于远离进液端的所述单元进液管的管径;或,所述单元进液管上设有用于控制进液流量的比例阀。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层溢流式储能厢,其特征在于:所述侧部通道环绕所述储能组件一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分层溢流式储能厢,其特征在于:所述侧部通道内设有侧部隔断件,所述侧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分层溢流式储能厢,其特征在于:包括厢体和安装在所述厢体内的储能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层溢流式储能厢,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进液管位于竖直方向上,且所述第一进液管的上端或下端为进液端;当所述储能单元设为至少两层时,相邻两层所述储能单元中,靠近进液端的所述单元进液管的管径大于远离进液端的所述单元进液管的管径;或,所述单元进液管上设有用于控制进液流量的比例阀。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层溢流式储能厢,其特征在于:所述侧部通道环绕所述储能组件一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分层溢流式储能厢,其特征在于:所述侧部通道内设有侧部隔断件,所述侧部隔断件将所述侧部通道分隔为相互独立的至少一条侧部溢流通道;或,所述侧部隔断件将所述侧部通道分隔为相互独立的至少一条侧部溢流通道和至少一条侧部温控通道;所述溢流出液口与所述侧部溢流通道相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分层溢流式储能厢,其特征在于:所述厢体内设有用于向所述侧部通道内注入温控介质的第二进液管。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分层溢流式储能厢,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进液管与所述侧部溢流通道以及所述侧部温控通道对应设置,所述第二进液管用于向对应的所述侧部溢流通道或所述侧部温控通道内注入温控介质,且所述第二进液管上设有第二控制阀;或,所述第二进液管上连接有用于向所述侧部溢流通道内注入温控介质的溢流进液管和用于向侧部温控通道内注入温控介质的温控进液管;所述溢流进液管上连接有与所述侧部溢流通道一一对应设有溢流进液支管,所述温控进液管上连接有与所述侧部温控通道一一对应设置的侧部进液支管;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分层溢流式储能厢,其特征在于:所述厢体内设有位于所述储能组件下方的出液仓,所述出液仓上设有出液管;所述侧部溢流通道与所述出液仓之间相连通,所述侧部温控通道与所述出液仓之间设有第一出液管,所述第一出液管上设有用于控制出液流量的第一控制阀。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分层溢流式储能厢,其特征在于:所述侧部溢流通道与所述出液仓之间通过第一溢流出液管相连通,所述溢流出液管上设有第一溢流出液控制阀。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分层溢流式储能厢,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出液管与所述侧部温控通道之间一一对应设置,且所述第一出液管与对应的所述侧部温控通道的底部相连通;或,所述第一出液管上连接有分别与所述侧部温控通道的底部相连通的第一出液支管。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分层溢流式储能厢,其特征在于:所述厢体内设有位于所述储能组件下方的第一出液仓和第二出液仓,所述第一出液仓和第二出液仓之间相互独立设置,所述第一出液仓和第二出液仓上分别设有出液口;所述侧部溢流通道与所述第一出液仓之间相连通;所述侧部温控通道与所述第二出液仓之间相连通,或,所述侧部温控通道与所述第二出液仓之间设有第二出液管,所述第二出液管上设有用于控制出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辛民昌江守鑫毛田
申请(专利权)人:九环储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