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用于轨道交通的全封闭声屏障及其安装方法技术_技高网

一种用于轨道交通的全封闭声屏障及其安装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1316701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3 14:5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轨道交通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用于轨道交通的全封闭声屏障,包括第一声屏障和第二声屏障,第一声屏障和第二声屏障之间的两侧分别形成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中均设有消音组件,消音组件设有第一吸音模块和第二吸音模块,第一吸音模块和第二吸音模块之间组合形成供空气流通的绕流路径,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第一吸音模块和第二吸音模块所形成的绕流路径,使得空气经过绕流路径流通,有效地使噪声能量在传播过程中发生多次反射、散射和吸收,从而有效衰减声波强度,大幅度降低噪音水平,促使声波强度逐渐减弱。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用于轨道交通的全封闭声屏障的安装方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轨道交通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用于轨道交通的全封闭声屏障,还涉及一种用于轨道交通的全封闭声屏障的安装方法。


技术介绍

1、当轨道车的车轮在铁轨上行驶时,车轮与轨道之间的摩擦力会产生摩擦声,轨道车的内燃机发动机或电动机以及驱动系统在运行时会产生机械噪音,并且车体与周围空气摩擦产生的风流噪音也会成为声音的来源。

2、当火车等车辆经过声屏障时,由于全封闭式的声屏障形成了较为封闭的区域,火车几乎是带动封闭区域里面所有的空气高速运动,因此只能靠来自火车内部的空气进行补充,这样就会导致火车内部的气压很低,导致车辆内外的压强差变化较为剧烈,导致乘客中耳内外气压不平衡导致耳朵出现闷堵感,或耳鸣、疼痛等不舒服的情况。

3、目前公开的一个中国专利cn113005934b封闭式城轨用声屏障,通过将声屏障内部形成的空间变大,让空气能够更好的进入声屏障内,起到填补声屏障内的空气,便于空气补充至车内,从而降低声屏障区域内车内外压强变化,即降低乘客中耳内外气压变化情况,提高乘客耳朵的舒适感,然而该专利可改变空间大小的屏障的设计不稳定,在气流的影响下,容易引发安全事故。

4、目前还公开的一个中国专利cn114934459b一种降低轨道交通二次结构噪声的声屏障结构及设计方法,采用双波浪形微穿孔消声插片,具备良好的低频吸声性能,附属阻尼板的阻尼层和约束层在桥梁横截面上呈往复迷宫式排列,使阻尼板具有阻尼特性非匀质变化的特点,振动弹性波可在阻尼层及约束层间形成多次反射,增强振动能量的耗散,扩展减振效果的有效频域带宽,有效遮蔽桥梁结构噪声,然而该专利的通风效果不足,容易造成乘客产生不适的影响。

5、根据上述两个专利所述,两个专利对于声屏障隔音以及通风方面效果不佳,因此,目前需要一种能够保证正常通风的同时,保持有效隔音效果的声屏障。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技术所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用于轨道交通的全封闭声屏障,本专利技术通过第一吸音模块和第二吸音模块所形成的绕流路径,使得空气经过绕流路径流通,有效地使噪声能量在传播过程中发生多次反射、散射和吸收,从而有效衰减声波强度,大幅度降低噪音水平,促使声波强度逐渐减弱。

2、为解决现有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轨道交通的全封闭声屏障,包括固定设置在轨道上的第一声屏障和第二声屏障,第一声屏障和第二声屏障均呈半环形结构,第二声屏障的直径小于第一声屏障的直径,第二声屏障同轴设置在第一声屏障中,第一声屏障和第二声屏障之间的两侧分别形成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中均设有消音组件,消音组件设有第一吸音模块和第二吸音模块,第一吸音模块和第二吸音模块之间组合形成供空气流通的绕流路径。

3、优选地,第一声屏障和第二声屏障的两侧均设有第一导流板和第二导流板,第一导流板与第一声屏障的下半部固定连接,第二导流板的一端第二声屏障的下半部固定连接,第二导流板的另一端与第一声屏障的上半部固定连接,第一导流板和第二导流板以及第一声屏障之间构成对应的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第一吸音模块安装在第一声屏障的内表面上,第二吸音模块安装在第二导流板的外表面上。

4、优选地,第一吸音模块由若干个第一消音板组成,若干个第一消音板沿着第一声屏障的弧面等间距排列,第二吸音模块由若干个第二消音板组成,若干个第二消音板沿着第二声屏障的弧面等间距排列,绕流路径由若干个第一消音板与若干个第二消音板之间交替排列所形成,第一声屏障和第二声屏障之间的端部固定设有弧形板,第一消音板和第二消音板上均设有与弧形板转动连接的转轴,转轴的轴线方向平行于轨道的沿线方向,每个转轴的端部均设有一个减振组件。

5、优选地,第一声屏障的内表面固定设有一个与所有第一消音板上的转轴所接触的第一橡胶垫,第二导流板的外表面固定设有一个与所有第二消音板上的转轴所接触的第二橡胶垫。

6、优选地,减振组件设有减振海绵,减振海绵设置在转轴端部的位置处,弧形板上固定设有供减振海绵固定的固定板,转轴的端部设有与减振海绵接触的挤压件。

7、优选地,挤压件设有环套,环套固定套设在转轴的端部,减振海绵上具有供环套穿过的卡口,环套的表面向外延伸有一个延伸板,减振海绵上连通卡口具有供延伸板穿过的插口。

8、优选地,每个第一导流板与第一声屏障之间均填充设有第一吸声材料,两个第二导流板之间且位于第一声屏障和第二声屏障之间填充设有第二吸声材料。

9、优选地,第一声屏障的上半部两侧分别设有一个第一风扇和一个第二风扇,第一风扇位于第一通道中,第二风扇位于第二通道中,第二声屏障的下半部两侧且正对每个第一导流板的位置处均开设有若干个矩阵排列的通风孔。

10、优选地,第一声屏障和第二声屏障之间设有支撑组件,支撑组件包括设置在第一声屏障和第二声屏障底部两侧之间的间隔块和设置在第二声屏障顶部的支撑柱,间隔块与轨道固定连接,第一声屏障和第二声屏障与间隔块之间均固定设有定位板,第一声屏障上设有与支撑柱所插设连接的插接柱,支撑柱上开设有供插接柱所插设连接的插口。

11、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用于轨道交通的全封闭声屏障的安装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2、s1、在轨道的交通沿线确定第一声屏障和第二声屏障的安装位置,并对安装位置处的地基进行清理;

13、s2、通过支撑组件将第一声屏障和第二声屏障与地基固定连接;

14、s3、在第一声屏障和第二声屏障的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中分别安装消音组件;

15、s4、检查和测试第一声屏障和第二声屏障的质量、稳定性以及噪音减少效果。

16、本申请相比较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通过第一吸音模块和第二吸音模块所形成的绕流路径,使得空气经过绕流路径流通,有效地使噪声能量在传播过程中发生多次反射、散射和吸收,有利于气流噪音和机械噪音的衰减,促使声波强度逐渐减弱,从而实现显著的降噪效果,提高了轨道交通沿线尤其是周边居民区、学校、医院等敏感区域的生活环境质量,减少了因交通噪声对人们身心健康的影响,同时也有助于提升高速铁路等轨道交通系统的绿色环保性能和社会接受度。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轨道交通的全封闭声屏障,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设置在轨道(1)上的第一声屏障(2)和第二声屏障(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轨道交通的全封闭声屏障,其特征在于,第一声屏障(2)和第二声屏障(3)的两侧均设有第一导流板(41)和第二导流板(42),第一导流板(41)与第一声屏障(2)的下半部固定连接,第二导流板(42)的一端第二声屏障(3)的下半部固定连接,第二导流板(42)的另一端与第一声屏障(2)的上半部固定连接,第一导流板(41)和第二导流板(42)以及第一声屏障(2)之间构成对应的第一通道(4)和第二通道(5),第一吸音模块(61)安装在第一声屏障(2)的内表面上,第二吸音模块(62)安装在第二导流板(42)的外表面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轨道交通的全封闭声屏障,其特征在于,第一吸音模块(61)由若干个第一消音板(611)组成,若干个第一消音板(611)沿着第一声屏障(2)的弧面等间距排列,第二吸音模块(62)由若干个第二消音板(621)组成,若干个第二消音板(621)沿着第二声屏障(3)的弧面等间距排列,绕流路径(63)由若干个第一消音板(611)与若干个第二消音板(621)之间交替排列所形成,第一声屏障(2)和第二声屏障(3)之间的端部固定设有弧形板(6111),第一消音板(611)和第二消音板(621)上均设有与弧形板(6111)转动连接的转轴(6112),转轴(6112)的轴线方向平行于轨道(1)的沿线方向,每个转轴(6112)的端部均设有一个减振组件(7)。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轨道交通的全封闭声屏障,其特征在于,第一声屏障(2)的内表面固定设有一个与所有第一消音板(611)上的转轴(6112)所接触的第一橡胶垫(6113),第二导流板(42)的外表面固定设有一个与所有第二消音板(621)上的转轴(6112)所接触的第二橡胶垫(6211)。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轨道交通的全封闭声屏障,其特征在于,减振组件(7)设有减振海绵(71),减振海绵(71)设置在转轴(6112)端部的位置处,弧形板(6111)上固定设有供减振海绵(71)固定的固定板(73),转轴(6112)的端部设有与减振海绵(71)接触的挤压件(7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用于轨道交通的全封闭声屏障,其特征在于,挤压件(72)设有环套(721),环套(721)固定套设在转轴(6112)的端部,减振海绵(71)上具有供环套(721)穿过的卡口,环套(721)的表面向外延伸有一个延伸板(7211),减振海绵(71)上连通卡口具有供延伸板(7211)穿过的插口。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轨道交通的全封闭声屏障,其特征在于,每个第一导流板(41)与第一声屏障(2)之间均填充设有第一吸声材料(411),两个第二导流板(42)之间且位于第一声屏障(2)和第二声屏障(3)之间填充设有第二吸声材料(421)。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轨道交通的全封闭声屏障,其特征在于,第一声屏障(2)的上半部两侧分别设有一个第一风扇(21)和一个第二风扇(22),第一风扇(21)位于第一通道(4)中,第二风扇(22)位于第二通道(5)中,第二声屏障(3)的下半部两侧且正对每个第一导流板(41)的位置处均开设有若干个矩阵排列的通风孔(31)。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轨道交通的全封闭声屏障,其特征在于,第一声屏障(2)和第二声屏障(3)之间设有支撑组件(8),支撑组件(8)包括设置在第一声屏障(2)和第二声屏障(3)底部两侧之间的间隔块(81)和设置在第二声屏障(3)顶部的支撑柱(82),间隔块(81)与轨道(1)固定连接,第一声屏障(2)和第二声屏障(3)与间隔块(81)之间均固定设有定位板(811),第一声屏障(2)上设有与支撑柱(82)所插设连接的插接柱(821),支撑柱(82)上开设有供插接柱(821)所插设连接的插口。

10.一种用于轨道交通的全封闭声屏障的安装方法,应用于权利要求1-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用于轨道交通的全封闭声屏障,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轨道交通的全封闭声屏障,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设置在轨道(1)上的第一声屏障(2)和第二声屏障(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轨道交通的全封闭声屏障,其特征在于,第一声屏障(2)和第二声屏障(3)的两侧均设有第一导流板(41)和第二导流板(42),第一导流板(41)与第一声屏障(2)的下半部固定连接,第二导流板(42)的一端第二声屏障(3)的下半部固定连接,第二导流板(42)的另一端与第一声屏障(2)的上半部固定连接,第一导流板(41)和第二导流板(42)以及第一声屏障(2)之间构成对应的第一通道(4)和第二通道(5),第一吸音模块(61)安装在第一声屏障(2)的内表面上,第二吸音模块(62)安装在第二导流板(42)的外表面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轨道交通的全封闭声屏障,其特征在于,第一吸音模块(61)由若干个第一消音板(611)组成,若干个第一消音板(611)沿着第一声屏障(2)的弧面等间距排列,第二吸音模块(62)由若干个第二消音板(621)组成,若干个第二消音板(621)沿着第二声屏障(3)的弧面等间距排列,绕流路径(63)由若干个第一消音板(611)与若干个第二消音板(621)之间交替排列所形成,第一声屏障(2)和第二声屏障(3)之间的端部固定设有弧形板(6111),第一消音板(611)和第二消音板(621)上均设有与弧形板(6111)转动连接的转轴(6112),转轴(6112)的轴线方向平行于轨道(1)的沿线方向,每个转轴(6112)的端部均设有一个减振组件(7)。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轨道交通的全封闭声屏障,其特征在于,第一声屏障(2)的内表面固定设有一个与所有第一消音板(611)上的转轴(6112)所接触的第一橡胶垫(6113),第二导流板(42)的外表面固定设有一个与所有第二消音板(621)上的转轴(6112)所接触的第二橡胶垫(6211)。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轨道交通的全封闭声屏障,其特征在于,减振组件(7)设有减振海绵(71),减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爱群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中博交通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