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拉手和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316419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3 14:57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拉手和门,涉及零部件技术领域;拉手包括基座、拉手组件、弹性复位件及阻尼组件;基座设置为中空且一面设置有开口;拉手组件包括转轴以及拉手主体,拉手主体嵌设于开口;转轴的一端与基座的一侧的侧壁连接,转轴的另一端穿过拉手主体的一端与基座相对的另一侧的侧壁连接,拉手主体与转轴可转动连接;弹性复位件位于拉手主体的一端与基座之间,弹性复位件用于使拉手主体复位;阻尼组件包括摩擦片,摩擦片套设于转轴且嵌设于拉手主体内;摩擦片用于向弹性复位件施加阻力,以减缓拉手主体复位的速度。门包括上述拉手,本申请实施例能降低拉手主体的复位速度,从而降低夹伤手的概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但不限于零部件,尤其涉及一种拉手和门


技术介绍

1、拉手作为一种常见的零部件通常用于如门等装置中,通过拉手提供握持部实现门的打开和关闭。相关技术中,拉手通常包括基座以及与基座可转动连接的拉手主体,通过按压拉手主体的一端,使拉手主体的一端向下倾斜,另一端抬起,从而可以通过握持翘起的一端进行开门。但是,在拉手主体抬起后,往往由于拉手主体复位过快,从而容易导致夹伤手。


技术实现思路

1、以下是对本文详细描述的主题的概述。本概述并非是为了限制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拉手和门,能降低拉手主体的复位速度。

2、第一方面,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出的一种拉手,包括基座、拉手组件、弹性复位件及阻尼组件;其中,

3、所述基座设置为中空且一面设置有开口;

4、所述拉手组件包括转轴以及拉手主体,所述拉手主体嵌设于所述开口;所述转轴的一端与所述基座的一侧的侧壁连接,所述转轴的另一端穿过所述拉手主体的一端与所述基座相对的另一侧的侧壁连接,所述拉手主体与所述转轴可转动连接;

5、所述弹性复位件位于所述拉手主体的一端与所述基座之间,所述弹性复位件用于使所述拉手主体复位;

6、所述阻尼组件包括摩擦片,所述摩擦片套设于所述转轴且嵌设于所述拉手主体内;所述摩擦片用于向所述拉手主体施加与所述弹性复位件的弹力相反的阻力,以减缓所述拉手主体复位的速度。

7、因此,本申请上述实施例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通过设置弹性复位件,使得拉手主体的一端被按压,拉手主体绕转轴转动使得拉手主体的另一端被抬起后,在弹性复位件的作用下,拉手主体能进行复位,同时由于设置了摩擦片,增加了拉手主体和转轴之间的摩擦力,从而在拉手主体复位过程中削减了弹性复位件产生的推力,使得拉手主体复位的速度减缓,由于拉手主体是逐步缓慢恢复,因此,也可以起到减震的缓冲作用,因此,和相关技术相比,本申请实施例的拉手能通过降低拉手主体220的复位速度来降低夹伤手的概率。

8、根据本申请第一方面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拉手主体的一端设置有中空的安装部,所述摩擦片位于所述安装部内,所述安装部与所述基座的侧壁相邻的两侧均开设有第一安装孔,且所述安装部一侧的第一安装孔与所述转轴的尺寸匹配,所述安装部另一侧的第一安装孔大于所述转轴的尺寸,以允许所述摩擦片装入。

9、根据本申请第一方面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阻尼组件还包括挡片,所述挡片与所述拉手主体可拆卸连接;所述挡片开设有所述转轴匹配的第二安装孔,所述挡片用于阻挡所述摩擦片脱离所述安装部。

10、根据本申请第一方面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弹性复位件包括扭簧。

11、根据本申请第一方面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弹性复位件还包括连接部,所述扭簧设置有两个,所述连接部的两端分别连接两个所述扭簧的末端,两个所述扭簧分别套设于所述转轴的两端且位于所述转轴对应一端的所述基座的侧壁和所述拉手主体之间,所述连接部与所述拉手主体的一端的端部抵接。

12、根据本申请第一方面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摩擦片靠近所述转轴一侧设置有阻尼油层。

13、根据本申请第一方面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拉手还包括压板,所述压板设置有凹腔,所述基座部分嵌设于所述凹腔内。

14、根据本申请第一方面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基座内设置有槽口朝向所述压板的安装槽,所述压板通过与安装槽螺纹连接的螺钉与所述基座可拆卸连接。

15、第二方面,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出的一种门,包括第一方面任一所述的拉手。

16、因此,通过设置弹性复位件,在拉手主体的一端被按压从而绕转轴转动使得拉手主体的另一端被抬起后,可以通过抬起的拉手主体的另一端进行开门或关门;同时在完成对门的操作后,拉手主体在弹性复位件的作用下进行复位,同时由于设置了摩擦片,增加了拉手主体和转轴之间的摩擦力,从而削减了弹性复位件产生的推力,使得拉手主体复位的速度减缓,由于拉手主体是逐步缓慢恢复,因此,也可以起到减震的缓冲作用,因此,和相关技术相比,本申请实施例的门能通过降低拉手主体的复位速度来降低夹伤手的概率。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拉手,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手主体的一端设置有中空的安装部,所述摩擦片位于所述安装部内,所述安装部与所述基座的侧壁相邻的两侧均开设有第一安装孔,且所述安装部一侧的第一安装孔与所述转轴的尺寸匹配,所述安装部另一侧的第一安装孔大于所述转轴的尺寸,以允许所述摩擦片装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拉手,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组件还包括挡片,所述挡片与所述拉手主体可拆卸连接;所述挡片开设有所述转轴匹配的第二安装孔,所述挡片用于阻挡所述摩擦片脱离所述安装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复位件包括扭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拉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复位件还包括连接部,所述扭簧设置有两个,所述连接部的两端分别连接两个所述扭簧的末端,两个所述扭簧分别套设于所述转轴的两端且位于所述转轴对应一端的所述基座的侧壁和所述拉手主体之间,所述连接部与所述拉手主体的一端的端部抵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摩擦片靠近所述转轴一侧设置有阻尼油层。>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手,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压板,所述压板设置有凹腔,所述基座部分嵌设于所述凹腔内。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拉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内设置有槽口朝向所述压板的安装槽,所述压板通过与安装槽螺纹连接的螺钉与所述基座可拆卸连接。

9.一种门,其特征在于,所述门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8任一所述的拉手。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拉手,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手主体的一端设置有中空的安装部,所述摩擦片位于所述安装部内,所述安装部与所述基座的侧壁相邻的两侧均开设有第一安装孔,且所述安装部一侧的第一安装孔与所述转轴的尺寸匹配,所述安装部另一侧的第一安装孔大于所述转轴的尺寸,以允许所述摩擦片装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拉手,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组件还包括挡片,所述挡片与所述拉手主体可拆卸连接;所述挡片开设有所述转轴匹配的第二安装孔,所述挡片用于阻挡所述摩擦片脱离所述安装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复位件包括扭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拉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海量郑楚键陈锡保金立国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怡合达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