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航空航天推进,具体是一种采用两股来流中间分隔板双凹腔激励的超声速射流混合增强装置。
技术介绍
1、超燃冲压发动机和组合循环发动机在未来高超声速推进领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作为发动机燃烧室中重要的基础性问题,超声速条件下高效的燃料空气混合是实现发动机高工作效率的关键。然而,燃烧室有限的尺寸加上超声速流动固有的压缩效应,使得高效混合的实现极其困难。
2、为了实现混合增强,学者们做了很大的努力,提出了许多的混合增强措施,包括主动增混技术和被动增混技术。文献[g.raman,supersonic jet mixing enhancement usingimpingement tones from obstacles of various geometries,aiaa journal,1995,33:454~462.]给出了一种利用声学冲击实现增混的主动方式,利用声波在超声速射流混合流场中形成自持循环,从而实现混合增强,但是考虑到超声速流动中背景噪声的不可控因素,该方式在实际工程应用中效果不够理想。文献[yu jiang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超声速射流混合增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两股超声速气流之间的隔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声速射流混合增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凹腔为矩形截面的开式凹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超声速射流混合增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凹腔的长深比为4~6。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超声速射流混合增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凹腔沿超声速气流流向的长度为20~30mm,所述凹腔的深度为4~6mm。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所述的超声速射流混合增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沿超声速气流流向的长度为80~120mm,所述隔板的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超声速射流混合增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两股超声速气流之间的隔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声速射流混合增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凹腔为矩形截面的开式凹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超声速射流混合增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凹腔的长深比为4~6。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超声速射流混合增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凹腔沿超声速气流流向的长度为20~30mm,所述凹腔的深度为4~6mm。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所述的超声速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冬冬,谭建国,刘瑶,蒯子函,刘易明,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