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冷加工用中碳钢棒材提高组织均匀度和塑性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1313683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3 14:5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钢铁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冷加工用中碳钢棒材提高组织均匀度和塑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如下步骤:S1、轧后在线正火工艺;S2、台车布料,S3、A<subgt;1</subgt;点温度计算;S4、球化退火:采用双相区+亚温区退火工艺,双相区温度(A<subgt;1</subgt;+25℃)±5℃,亚温区温度(A<subgt;1</subgt;‑10℃)±5℃,采用台车式退火炉,按台车布料‑A<subgt;1</subgt;点温度计算‑球化退火步骤,保证每捆棒材均匀加热,使用更准确的温度和时间,最终获得球化率高、组织均匀、硬度低的更适用于冷加工(如:冷镦、冷锻)的中碳钢棒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钢铁,尤其是涉及一种冷加工用中碳钢棒材提高组织均匀度和塑性的方法


技术介绍

1、钢材的球化退火提高塑性以满足冷加工成形(如:冷镦、冷锻)的要求。例如,紧固件用钢的冷镦成形要承受70%~80%变形量,要求钢材具有塑性好,硬度低的特性,否则就会造成开裂失效。

2、球化退火原理是片状渗碳体的自发球化效果倾向和聚集长大,首先片状渗碳体的不完全溶解断裂,保留一定的碳化物颗粒。然后以碳化物质点为核心,形成均匀而细小的颗粒状碳化物,在缓冷过程中或等温过程中聚集长大,并向能量最低的状态转化为球状渗碳体。中碳碳素钢主要以c、mn元素与fe组成,相较于合金钢和轴承钢的渗碳体更易溶解,对温度和时间的敏感性更强,温度和时间的较大差异会造成球化效果不佳,影响用户使用。另外,棒材相较于线材,截面更大组织更易不均,这样造成心部和边部球化硬度相差较大,现有工艺采用正火均匀组织后再退火,这样造成工序成分增加。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棒材相较于线材,截面更大组织更易不均,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冷加工用中碳钢棒材提高组织均匀度和塑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如下步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冷加工用中碳钢棒材提高组织均匀度和塑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终轧温度为810~860℃,上冷床温度为800~850℃。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冷加工用中碳钢棒材提高组织均匀度和塑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台车式退火炉的底部垫枕高度根据火口位置设定20-60mm,层枕高度10-30mm,棒材包重≤2t,捆包直径≤φ300mm。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冷加工用中碳钢棒材提高组织均匀度和塑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冷加工用中碳钢棒材提高组织均匀度和塑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如下步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冷加工用中碳钢棒材提高组织均匀度和塑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终轧温度为810~860℃,上冷床温度为800~850℃。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冷加工用中碳钢棒材提高组织均匀度和塑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台车式退火炉的底部垫枕高度根据火口位置设定20-60mm,层枕高度10-30mm,棒材包重≤2t,捆包直径≤φ300mm。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冷加工用中碳钢棒材提高组织均匀度和塑性的方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仕超庞卓纯林俊邓向阳李大明吴炜
申请(专利权)人:中天钢铁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