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中央放射式采场结构与采矿方法技术_技高网

一种中央放射式采场结构与采矿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1311989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3 14:55
一种中央放射式采场结构与采矿方法,在采场底部施工穿脉运输巷连通上下盘的脉外运输巷,在上下盘矿岩交界处分别施工脉内运输巷,每个采场底部的穿脉和脉内运输巷内施工装矿进路到达采场中央;从采场顶部上下盘的脉外运输巷分别施工脉外联络巷到达矿体,在采场顶部施工切顶凿岩巷,切顶凿岩巷之间通过切顶联络巷连通,在采场顶部中央施工切割天井与采场底部的装矿进路贯通;在方框状切顶凿岩巷内施工下向平行的大直径深孔,以切割天井为自由面,自采场中央向外分次爆破,爆破后的矿石通过铲运机从装矿进路运出;采场出矿后采用高强度充填体充填采空区;回采后用低配比充填体充填采空区,具有能缩短采场侧帮暴露时间与使爆破块度均匀,能实现低贫损落矿,爆破块度均匀且大块率低,装矿进路稳定性及安全性高出矿结构掘进成本低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采矿,尤其涉及一种中央放射式采场结构与采矿方法


技术介绍

1、目前,在金属矿山中等倾斜至急倾斜中厚以上矿体以及水平至缓倾斜的厚大矿体开采领域,主要以阶段空场采矿法为主,该方法落矿主要以中央向两侧、一侧向另一侧后退式或者由下向上倒台阶落矿为主,这几种落矿方式都存在采场侧帮过早暴露导致侧帮存在不同程度的垮塌,并且非挤压爆破导致爆破块度过大以及不均匀等缺陷;同时堑沟底部出矿结构以鲱鱼式装矿进路为主,二步骤采场回采时需要在一步骤充填体里反掘出矿巷道和装矿进路,工程量较大,装矿进路稳定性较差。

2、综上所述,现有阶段空场采矿技术无法做到采场侧帮暴露时间短、爆破块度均匀及底部出矿结构稳定性高的效果。

3、经本课题组检索,未捡到与专利技术相同或相近似的在先文献报道。

4、为此,研发一种中央放射式采场结构与采矿方法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任务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中央放射式采场结构与采矿方法,它既能缩短采场侧帮暴露时间与使爆破块度均匀,又能提高底部出矿结构稳定性。

2、本专利技术的任务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完成的:

3、一种中央放射式采场结构与采矿方法,针对采场侧帮暴露时间长、爆破块度不均匀和底部出矿结构稳定性差的不足,沿矿体走向划分采场,先回采矿房,后回采矿柱,具体包括如下工艺步骤与条件:

4、a.在采场底部施工穿脉运输巷(2)连通上下盘的脉外运输巷(1),在上下盘矿岩交界处分别施工脉内运输巷(3),在每个采场底部的穿脉运输巷(2)和脉内运输巷(3)内施工装矿进路(4)到达采场中央;

5、b.从采场顶部上下盘的脉外运输巷(1)分别施工一条脉外联络巷(5)到达矿体,在采场顶部施工切顶凿岩巷(6),切顶凿岩巷(6)之间通过切顶联络巷(7)连通,在采场顶部中央施工切割天井(8)与采场底部的装矿进路(4)贯通;

6、c.在方框状切顶凿岩巷(6)内施工下向平行的大直径深孔(10),以切割天井(8)为自由面,自采场中央向外分次爆破,爆破后的矿石(11)通过铲运机从装矿进路(4)运出;

7、d.一步骤采场出完矿后,采用高强度充填体(12)充填采空区;

8、e.重复步骤a-c返回回采采场,采场回采完后采用低配比充填体(12)充填采空区。

9、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或效果:

10、(1)因为采用中央放射式阶段落矿,所以能缩短采场侧帮暴露时间与使爆破块度均匀,采场采完后采场侧帮平整,还能实现低贫损落矿;

11、(2)同时由于是中央放射式阶段落矿,爆破时矿石实现挤压爆破,所以爆破块度更为均匀且大块率较低;

12、(3)此外由于不需要在充填体里反掘出矿巷道和装矿进路,所以装矿进路稳定性及安全性大大提高同时极大降低了出矿结构的掘进成本。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中央放射式采场结构与采矿方法,针对采场侧帮暴露时间长、爆破块度不均匀和底部出矿结构稳定性差的不足,其特征在于沿矿体走向划分采场,先回采矿房,后回采矿柱,具体包括如下工艺步骤与条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采场底部的出矿结构采用“田”字形布置,装矿进路(4)成“十”字交叉分布,“十”字的中心成漏斗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采场顶部斜对角施工联络巷(5)到达采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采场所述顶部切顶凿岩巷(6)为方形,自采场中央向采场四周成方格-放射式布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或3或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采场顶部切顶留设的条柱(9)成方格-放射式布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采场顶部开有垂直向下布置的大直径深孔(10),所有大直径深孔(10)相互平行。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采场顶部的大直径深孔(10)、自切割天井(8)向采场外侧呈方格-放射式布设。

8.根据权利要求1或6或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大直径深孔(10)应整方格整孔一次爆破。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央放射式采场结构与采矿方法,针对采场侧帮暴露时间长、爆破块度不均匀和底部出矿结构稳定性差的不足,其特征在于沿矿体走向划分采场,先回采矿房,后回采矿柱,具体包括如下工艺步骤与条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采场底部的出矿结构采用“田”字形布置,装矿进路(4)成“十”字交叉分布,“十”字的中心成漏斗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采场顶部斜对角施工联络巷(5)到达采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采场所述顶部切顶凿岩巷(6)为方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龙琼钟兴昌张宝李闯谷亚州周英烈
申请(专利权)人:紫金矿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