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门密封结构、培养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308982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3 14:53
本申请涉及微生物培养技术领域,公开一种双门密封结构,包括门框、第一门体、第二门体、第一密封条、第二密封条和第一密封件,其中,第一门体可开闭地设置于门框;第二门体可开闭地设置于门框,第二门体与第一门体共同开闭门框取放窗口;第一密封条设置于第一门体或门框,第一门体关闭时将第一密封条压紧于第一门体与门框之间;第二密封条设置于第二门体或门框,第二门体关闭时将第二密封条压紧于第二门体与门框之间,第二密封条的第一端与第一密封条的第一端相对接;第一密封件,第一面朝向第一门体、第二面朝向门框,第一密封件的第三面抵接于第一密封条的第一端和第二密封条的第一端。本申请还公开一种培养箱。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微生物培养,例如涉及一种双门密封结构、培养箱


技术介绍

1、开门形式的培养箱容积较小,在培养较多生物样本时需要分多个批次进行,使用不便。

2、为了增大培养箱的容积,相关技术中公开了一种双门大容积发泡培养箱,其包括培养箱本体,培养箱本体的正面设置有开口,在培养箱本体内设置有中板将其内划分为左腔体和右腔体,左门体将左腔体盖合,右门体将右腔体盖合;所述左门体和右门体为对称结构,其均分别包括门体框,在门体框中从外至内依次设置遮光罩、限位块、中空玻璃和限位框,限位块设置于遮光罩与中空玻璃之间的左右两侧起支撑作用,限位框将中空玻璃的位置限位固定在门体框中,门体框包括中空壳体,在中空壳体内设置有前保温层;所述中板包括玻璃组件和玻璃框组件,所述玻璃框组件内含中保温层;所述背板包括外后板、左内后板、右内后板、后座板以及前述板所围设的后保温层。

3、在实现本公开实施例的过程中,发现相关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

4、左门体的密封条和右门体的密封条需要在对接位置进行拼接,密封条拼接时容易重叠或闪缝,影响培养箱的密封效果。

5、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
技术介绍
部分公开的信息仅用于加强对本申请的背景的理解,因此可以包括不构成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对披露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有基本的理解,下面给出了简单的概括。所述概括不是泛泛评述,也不是要确定关键/重要组成元素或描绘这些实施例的保护范围,而是作为后面的详细说明的序言

2、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双门密封结构、培养箱,以提高双门培养箱的密封效果。

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双门密封结构包括门框、第一门体、第二门体、第一密封条、第二密封条和第一密封件,其中,门框围合限定出取放窗口;第一门体可开闭地设置于所述门框;第二门体可开闭地设置于所述门框,所述第二门体与所述第一门体共同开闭所述取放窗口;第一密封条设置于所述第一门体或所述门框,所述第一门体关闭时将所述第一密封条压紧于所述第一门体与所述门框之间;第二密封条设置于所述第二门体或所述门框,所述第二门体关闭时将所述第二密封条压紧于所述第二门体与所述门框之间,所述第二密封条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密封条的第一端相对接;第一密封件,第一面朝向所述第一门体、第二面朝向所述门框,所述第一密封件的第三面抵接于所述第一密封条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二密封条的第一端。

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门框包括竖向设置的第一侧框和第二侧框,所述第一门体铰接于所述门框的第一侧框,所述第二门体铰接于所述门框的第二侧框。

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密封条的第一端位于所述第一门体的顶端,所述第二密封条的第一端位于所述第二门体的顶端,所述第一密封件的第三面为向上的一面,所述第一密封件的第三面抵接于所述第一密封条向下的一面,所述第一密封件的第三面抵接于所述第二密封条向下的一面。

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密封件的第三面构造有密封台阶,所述第一密封条的第一端或所述第二密封条的第一端抵接于所述密封台阶。

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门体朝向第二门体延伸设置有搭接平台,所述第一门体和所述第二门体均关闭时所述第二门体靠近所述第一门体的一端搭接于所述搭接平台向外的一面。

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密封件设置于所述搭接平台向内的一面。

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双门密封结构还包括第三密封条,所述第三密封条设置于所述搭接平台向外的一面或所述第二门体向内的一面,所述第一门体和所述第二门体均关闭时,所述第二门体将所述第三密封条压紧在所述搭接平台。

1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密封条设置于所述第一门体的顶端,所述第二密封条设置于所述第二门体的顶端,所述第三密封条的顶部与所述第一密封件相对接。

1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密封条的第二端延伸至所述第一门体的底端,所述第二密封条的第二端延伸至所述第二门体的底端,所述第一密封条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密封条的第二端相对接;所述双门密封结构还包括第二密封件,所述第二密封件的第一面朝向所述第一门体、第二面朝向所述门框,所述第一密封件的第三面抵接于所述第一密封条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二密封条的第二端。

1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培养箱包括箱体和上述的双门密封结构,其中,箱体构造有培养空间;上述的双门密封结构被安装于所述箱体。

13、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双门密封结构、培养箱,可以实现以下技术效果:

14、通过第一密封件对接第一密封条和第二密封条,可以减轻第一密封条和第二密封条对接位置的重叠或闪缝对密封效果造成的影响;第一密封件、第一密封条和第二密封条位于同一平面,共同起到密封作用时不会发生重叠,这样可使开关门更加方便。

15、以上的总体描述和下文中的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不用于限制本申请。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门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门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门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门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双门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门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门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双门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双门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

10.一种培养箱,其特征在于,包括: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门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门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门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门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双门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邢国辉许博陈金钢郑文东马万银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海尔生物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