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株产褐藻胶裂解酶的微泡菌及其应用制造技术_技高网

一株产褐藻胶裂解酶的微泡菌及其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308022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3 14:52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微生物领域,公开了一株产褐藻胶裂解酶的微泡菌及其应用;所述产褐藻胶裂解酶的微泡菌的分类命名为东海微泡菌(Microbulbifer donghaiensis),于2024年02月02日保藏于广东省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保藏编号为GDMCC No:64370;该菌可产褐藻胶裂解酶;所述褐藻胶裂解酶活性可达25.2U·mL<supgt;‑1</supgt;;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上述微泡菌和来源于所述微泡菌的褐藻胶裂解酶在生产褐藻胶裂解物中的应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微生物领域,具体涉及一株产褐藻胶裂解酶的微泡菌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1、海藻酸钠,又名褐藻酸钠,最初自褐藻类生物生成的褐藻胶中提取,在工业中通常由β-d-甘露糖醛酸(β-d-mannuronic acid,m)和α-l-古罗糖醛酸(α-l-guluronic acid,g)通过1,4-糖苷键聚合而成,在食品工业中具有增稠、凝胶、稳定体系等多种用途。褐藻寡糖(alginate oligosaccharides,aos)是一种聚合度为2-25的分子,由褐藻胶分解而成,具有调节人体免疫、抗氧化、抗肿瘤、保护神经系统、促进植物生长、抑菌等多种功能。aos因具有特殊的化学特性和生物特性,在农业、食品、药品、保健品、化妆品、冶金、化工等领域具有潜在、广泛的应用价值。此外,褐藻胶还具有降血脂、抗肿瘤、抗菌等生物活性。

2、市售褐藻胶的分子量多为33000-400000 da,其溶解速度慢,溶液黏度大,难以穿透生物膜而被机体吸收利用。而降解后聚合度为2-25的褐藻寡糖往往表现出更好的物化特性及更高的生物活性。aos的生物活性受聚合度及m/g构成比例的影响。因此,如何高效、定向制备aos成为aos研究利用的重点问题,其中,生物降解法是解决该问题的潜在手段之一。

3、生物降解法通常指通过添加褐藻胶裂解酶或通过微生物发酵产生褐藻胶裂解酶来对褐藻胶进行降解,从而获得aos,该方法具有反应条件温和、生物酶作用位点专一、产率高等优点,可以有效规避物理、化学降解过程中出现的能耗高、反应时间长、重复性差、污染环境等问题。已鉴定的褐藻胶裂解菌主要来自假单胞菌属( pseudomonas sp.)、芽孢杆菌属( bacillus sp.)、弧菌属( vibrio sp.)以及鞘氨醇单胞菌属( sphingomonas sp.)。但是,由于大部分褐藻胶裂解菌菌株产酶能力较低,所以尚未实现微生物发酵制备aos的工业规模化生产。基于此,发掘筛选出高效、安全的褐藻胶裂解菌具有重要意义与实际生产价值。

4、提供一种高效的产褐藻胶裂解酶菌株是本领域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以下技术方案。

2、在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株产褐藻胶裂解酶的东海微泡菌( microbulbifer  donghaiensis),该微泡菌菌株于2024年02月02日保藏于位于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先烈中路100号59号楼的广东省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保藏编号为gdmcc no:64370。

3、在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由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的东海微泡菌菌株制备褐藻胶裂解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1)将所述东海微泡菌菌株的种子液接种于液体培养基中,并在25-35℃、180-240 rpm条件下振荡培养,得到含褐藻胶裂解酶的发酵液。

4、在第三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褐藻胶裂解酶,其特征在于,所述褐藻胶裂解酶是通过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的东海微泡菌菌株的发酵得到的。

5、在第四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的东海微泡菌菌株和本专利技术第三方面的褐藻胶裂解酶在制备褐藻寡糖中的应用。

6、在第五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制备褐藻寡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使本专利技术第三方面的褐藻胶裂解酶与含褐藻胶的样品接触以进行酶解。

7、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8、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株可用于制备褐藻胶寡糖的新东海微泡菌菌株,丰富了生产褐藻胶裂解酶的菌种来源。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保藏号为gdmcc no:64370的微泡菌sklfsr 131具有高效的褐藻胶降解作用,该菌株可在温和的外界条件下(温度约35℃,ph 8.0左右)利用自身合成的褐藻胶裂解酶将褐藻胶降解为褐藻寡糖。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东海微泡菌和来源于所述东海微泡菌的褐藻胶裂解酶可用于制备褐藻寡糖,对于提高褐藻胶利用效率、促进功能褐藻寡糖的开发与制备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株产褐藻胶裂解酶的东海微泡菌(Microbulbifer donghaiensis)菌株,该东海微泡菌菌株于2024年02月02日保藏于位于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先烈中路100号59号楼的广东省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保藏编号为GDMCC No:64370。

2.一种由权利要求1所述的东海微泡菌菌株制备褐藻胶裂解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1)将所述东海微泡菌菌株的种子液接种于液体培养基中,并在25-35℃、180-240 rpm条件下振荡培养,得到含褐藻胶裂解酶的发酵液。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在步骤(1)之前,将所述东海微泡菌菌株的单菌落接种于液体培养基中,并于在25-35℃、180-240 rpm条件下振荡培养,以制备所述东海微泡菌菌株的种子液。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体培养基为2216液体培养基。

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在步骤(1)之后,将所述含褐藻胶裂解酶的发酵液在6000-8000 r/min下离心10-30 min,收集上清液,即得到粗酶液。

6.一种褐藻胶裂解酶,其特征在于,所述褐藻胶裂解酶是通过权利要求1所述的东海微泡菌菌株的发酵得到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褐藻胶裂解酶,其特征在于,所述褐藻胶裂解酶是通过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制备得到的。

8.权利要求1所述的东海微泡菌菌株或者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褐藻胶裂解酶在制备褐藻寡糖中的应用。

9.一种制备褐藻寡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使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褐藻胶裂解酶与含褐藻胶的样品接触以进行酶解。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褐藻寡糖为褐藻胶二糖、褐藻胶三糖和/或褐藻胶四糖。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株产褐藻胶裂解酶的东海微泡菌(microbulbifer donghaiensis)菌株,该东海微泡菌菌株于2024年02月02日保藏于位于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先烈中路100号59号楼的广东省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保藏编号为gdmcc no:64370。

2.一种由权利要求1所述的东海微泡菌菌株制备褐藻胶裂解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1)将所述东海微泡菌菌株的种子液接种于液体培养基中,并在25-35℃、180-240 rpm条件下振荡培养,得到含褐藻胶裂解酶的发酵液。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在步骤(1)之前,将所述东海微泡菌菌株的单菌落接种于液体培养基中,并于在25-35℃、180-240 rpm条件下振荡培养,以制备所述东海微泡菌菌株的种子液。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体培养基为2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晓勇王伶秀马荣荣金正河张文立倪大伟杨俊雅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海之宝海洋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