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拼接式脚手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307726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3 14:52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可拼接式脚手架,通过设置立杆、横杆、纵杆及连接件,组成可拼接式的单元格架体结构,架体外侧根据施工安全要求设置斜撑杆及防护网,在架体两端对应的两列单元格,其中一列单元格作为运输材料的提升组架,在最上方的单元格上设置提升机构,向上提升材料到对应的施工高度,供施工人员取用,能够提高施工人员在脚手架上的施工效率,另一列单元格作为人行组架,设置阶梯方便通行,减少对中间框架结构平台上施工人员移动或施工的干扰,且防护结构完整,有利于保障施工人员在脚手架上施工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建筑物外墙施工。更具体地说,本技术涉及一种可拼接式脚手架


技术介绍

1、对于高层建筑的外墙施工如抹灰、重新粉刷等一般使用吊篮,吊篮一般采用吊车配合或在主体结构顶部设置卷扬机、滑轮等结构控制升降,其成本较高,移动效率、施工空间受限,而对于总体所需施工高度较低的外墙施工则一般使用脚手架取代设置吊篮的方式,现有技术的脚手架一般由钢管通过十字形扣件进行连接制作,其搭建、拆卸均比较费时费力,也缺乏方便的运输结构设置,主要通过人工穿戴安全绳上下移动,手动搬运材料,整体防护性也较差,不利于人身安全,拆卸外墙结构或脚手架时,受脚手架结构限制,只能采用向较低位的平台或地面投放材料的方式,噪音大,也容易损伤材料影响二次利用。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拼接式脚手架,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落地式脚手架使用时转运材料、人员上下不方便的技术问题。

2、为了实现根据本技术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一种可拼接式脚手架,包括架体,架体包括分别依次间隔设置的立杆、横杆、纵杆,横杆平行于外墙面的水平延伸方向设置,纵杆垂直于外墙面设置,立杆、横杆、纵杆之间在外墙一侧通过设置连接件沿立方体的楞边进行连接固定,形成单元格式的骨架结构,单元格沿竖向和横向依次排列连接形成多层框架式结构,多层框架式结构的底部通过连接件向下连接一层立杆,最下层的所有立杆的底部分别连接有底座,并通过底座支撑固定在地面上,每个单元格的底部铺设连接有走道板,架体的远离外墙面一侧设置有斜撑杆和防护网,在外墙的水平延伸方向上,架体的一端最外侧的一列单元格设置为提升组架,提升组架最上端的单元格的顶部向下设置有提升机构,另一端最外侧的两列单元格设置为人行组架,人行组架对应每层单元格分别对接设置有阶梯。

3、优选的是,所述连接件的上下两端分别沿同一竖向向外开设有竖孔槽,所述连接件在上下两个竖孔槽的中部沿前后左右四个相互垂直的方向分别向外设置有u形槽,竖孔槽内的尺寸、u形槽内的尺寸与立杆配合设置,竖孔槽的侧壁上、u形槽的两侧壁上、立杆的两端分别沿径向相对开设有一对螺栓孔,所述立杆的端部插入至竖孔内并通过在对齐的两对螺栓孔内共同拧入螺栓固定连接,所述横杆或所述纵杆的端部向下至于u形槽内并通过在对齐的两对螺栓孔内共同拧入螺栓固定连接。

4、优选的是,所述连接件在所述u形槽的顶部与下侧的所述竖孔槽的外侧之间连接有加劲板。

5、优选的是,所述架体朝向外墙面一侧还设置有附墙件,附墙件用于与墩柱或具有窗口的外墙板抵接,附墙件包括一对夹杆,每个夹杆的一端沿径向设置有套管,套管用于套设在靠近外墙面一侧的所述横杆上,一对夹杆沿水平方向平行夹持在墩柱侧壁的相对两侧或抵接在外墙板位于窗口处的左右相对两侧,在墩柱或外墙板背向所述架体的一侧抵接设置有背撑杆,背撑杆的两端分别通过十字扣件与一个夹杆连接。

6、优选的是,所述提升组架的底部设置有运输小车,在水平面方向上,运输小车的截面尺寸小于所述单元格的截面尺寸,所述提升机构设置为电动葫芦,电动葫芦的拉升端向下延伸并与运输小车连接。

7、优选的是,所述运输小车的底部对称设置有滚轮,在所述提升组架对应位于每层框架式结构底部的一对所述横杆上相对铰接有一对撑板,撑板在垂直于外墙面的竖直面内旋转,撑板在外墙面水平延伸方向的两端延伸至两侧的所述纵杆外,一对撑板位于水平状态时的间距小于滚轮在垂直于外墙面方向上的设置间距。

8、优选的是,所述运输小车的朝向所述人行组架的一侧设置有拉手。

9、本技术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的可拼接式脚手架,通过设置立杆、横杆、纵杆及连接件,组成可拼接式的单元格架体结构,架体外侧根据施工安全要求设置斜撑杆及防护网,在架体两端对应的两列单元格,其中一列单元格作为运输材料的提升组架,在最上方的单元格上设置提升机构,向上提升材料到对应的施工高度,供施工人员取用,能够提高施工人员在脚手架上的施工效率,另一列单元格作为人行组架,设置阶梯方便通行,减少对中间框架结构平台上施工人员移动或施工的干扰,且防护结构完整,有利于保障施工人员在脚手架上施工的安全性。

10、本技术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技术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拼接式脚手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架体,架体包括分别依次间隔设置的立杆、横杆、纵杆,横杆平行于外墙面的水平延伸方向设置,纵杆垂直于外墙面设置,立杆、横杆、纵杆之间在外墙一侧通过设置连接件沿立方体的楞边进行连接固定,形成单元格式的骨架结构,单元格沿竖向和横向依次排列连接形成多层框架式结构,多层框架式结构的底部通过连接件向下连接一层立杆,最下层的所有立杆的底部分别连接有底座,并通过底座支撑固定在地面上,每个单元格的底部铺设连接有走道板,架体的远离外墙面一侧设置有斜撑杆和防护网,在外墙的水平延伸方向上,架体的一端最外侧的一列单元格设置为提升组架,提升组架最上端的单元格的顶部向下设置有提升机构,另一端最外侧的两列单元格设置为人行组架,人行组架对应每层单元格分别对接设置有阶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拼接式脚手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的上下两端分别沿同一竖向向外开设有竖孔槽,所述连接件在上下两个竖孔槽的中部沿前后左右四个相互垂直的方向分别向外设置有U形槽,竖孔槽内的尺寸、U形槽内的尺寸与立杆配合设置,竖孔槽的侧壁上、U形槽的两侧壁上、立杆的两端分别沿径向相对开设有一对螺栓孔,所述立杆的端部插入至竖孔内并通过在对齐的两对螺栓孔内共同拧入螺栓固定连接,所述横杆或所述纵杆的端部向下至于U形槽内并通过在对齐的两对螺栓孔内共同拧入螺栓固定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拼接式脚手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在所述U形槽的顶部与下侧的所述竖孔槽的外侧之间连接有加劲板。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拼接式脚手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架体朝向外墙面一侧还设置有附墙件,附墙件用于与墩柱或具有窗口的外墙板抵接,附墙件包括一对夹杆,每个夹杆的一端沿径向设置有套管,套管用于套设在靠近外墙面一侧的所述横杆上,一对夹杆沿水平方向平行夹持在墩柱侧壁的相对两侧或抵接在外墙板位于窗口处的左右相对两侧,在墩柱或外墙板背向所述架体的一侧抵接设置有背撑杆,背撑杆的两端分别通过十字扣件与一个夹杆连接。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拼接式脚手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升组架的底部设置有运输小车,在水平面方向上,运输小车的截面尺寸小于所述单元格的截面尺寸,所述提升机构设置为电动葫芦,电动葫芦的拉升端向下延伸并与运输小车连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拼接式脚手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运输小车的底部对称设置有滚轮,在所述提升组架对应位于每层框架式结构底部的一对所述横杆上相对铰接有一对撑板,撑板在垂直于外墙面的竖直面内旋转,撑板在外墙面水平延伸方向的两端延伸至两侧的所述纵杆外,一对撑板位于水平状态时的间距小于滚轮在垂直于外墙面方向上的设置间距。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拼接式脚手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运输小车的朝向所述人行组架的一侧设置有拉手。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拼接式脚手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架体,架体包括分别依次间隔设置的立杆、横杆、纵杆,横杆平行于外墙面的水平延伸方向设置,纵杆垂直于外墙面设置,立杆、横杆、纵杆之间在外墙一侧通过设置连接件沿立方体的楞边进行连接固定,形成单元格式的骨架结构,单元格沿竖向和横向依次排列连接形成多层框架式结构,多层框架式结构的底部通过连接件向下连接一层立杆,最下层的所有立杆的底部分别连接有底座,并通过底座支撑固定在地面上,每个单元格的底部铺设连接有走道板,架体的远离外墙面一侧设置有斜撑杆和防护网,在外墙的水平延伸方向上,架体的一端最外侧的一列单元格设置为提升组架,提升组架最上端的单元格的顶部向下设置有提升机构,另一端最外侧的两列单元格设置为人行组架,人行组架对应每层单元格分别对接设置有阶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拼接式脚手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的上下两端分别沿同一竖向向外开设有竖孔槽,所述连接件在上下两个竖孔槽的中部沿前后左右四个相互垂直的方向分别向外设置有u形槽,竖孔槽内的尺寸、u形槽内的尺寸与立杆配合设置,竖孔槽的侧壁上、u形槽的两侧壁上、立杆的两端分别沿径向相对开设有一对螺栓孔,所述立杆的端部插入至竖孔内并通过在对齐的两对螺栓孔内共同拧入螺栓固定连接,所述横杆或所述纵杆的端部向下至于u形槽内并通过在对齐的两对螺栓孔内共同拧入螺栓固定连接。

3.如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道达袁义华邹明郭炜欣王科王隽夫黄涛袁金安田瑞华孙浩铭张涛袁浩杜正学牛伟伟李铁山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七局集团第四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