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隧道施工。更具体地说,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红层软岩区域高铁隧道施工中致灾气体监测及预警系统。
技术介绍
1、我国地形地貌复杂多变,其中70%是山地、丘陵地区,在山岭地区修建高速铁路时隧道工程占比大,且山岭隧道修建的难易程度多依赖地形条件与地质构造等情况。山岭地区隧道施工会遇到多种多样的复杂地层及地质条件,而危岩带下伏基岩的红层软岩地层是常见的不良建设条件之一。并且我国山岭地区煤层气、油气等资源较为丰富,尤其是西南地区,隧道开挖难免会穿越煤层、非煤系地层和油气地层等,在隧道开挖卸荷影响下,瓦斯等有毒有害致灾气体极易沿构造裂隙溢出,具有不可预见和规律性差等特点,隧道施工极易诱发有毒有害气体局部聚集风险。因此采用合理有效的措施在施工过程中对隧道进行致灾气体监测,以达到降低施工风险,保证施工安全是十分必要的。现有技术中主要监测手段在已施工完成的隧道段内壁设置固定式气体检测装置或者通过手持设备进行人工监测,前一种方式需要在多个监测面内针对拱顶、拱腰以及拱脚处分别设置不同的气体检测仪,设备需求量大,数据采集量也较大,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和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红层软岩区域高铁隧道施工中致灾气体监测及预警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监测箱体,其固定设置在行走装置上,所述行走装置用以带动所述监测箱体在隧道内移动;所述监测箱体内设置有三组监测装置、控制模块和无线通信模块;所述监测箱体的顶部设置有预警装置;三组所述监测装置分别用以对隧道内拱顶、拱腰和拱脚处的气体进行监测;所述控制模块分别与所述行走装置、各所述监测装置、所述无线通信模块和所述预警装置连接,所述控制模块用以接收三组所述监测装置监测的气体数据,并根据所述气体数据是否超出限值启动所述预制装置,同时通过所述无线通信模块向手持终端设备发送预警信息。
2.如权利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红层软岩区域高铁隧道施工中致灾气体监测及预警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监测箱体,其固定设置在行走装置上,所述行走装置用以带动所述监测箱体在隧道内移动;所述监测箱体内设置有三组监测装置、控制模块和无线通信模块;所述监测箱体的顶部设置有预警装置;三组所述监测装置分别用以对隧道内拱顶、拱腰和拱脚处的气体进行监测;所述控制模块分别与所述行走装置、各所述监测装置、所述无线通信模块和所述预警装置连接,所述控制模块用以接收三组所述监测装置监测的气体数据,并根据所述气体数据是否超出限值启动所述预制装置,同时通过所述无线通信模块向手持终端设备发送预警信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层软岩区域高铁隧道施工中致灾气体监测及预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测装置包括集气室、气体检测仪、气泵以及输气管道;所述集气室固定设置在所述监测箱体内,所述气体检测仪固定设置在所述集气室内;所述气泵的进气端通过连接管道与所述输气管道的出气端连通,所述气泵的出气端与所述集气室连通;所述集气室上连通有排气管,所述排气管伸出所述监测箱体,且所述排气管上设置有电磁阀;各所述监测装置中的所述气体监测仪、所述气泵和所述电磁阀均与所述控制模块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红层软岩区域高铁隧道施工中致灾气体监测及预警系统,其特征在于,三组所述监测装置的输气管道从所述监测箱体伸出,并且三个所述输气管道的进气端分别对应位于隧道的拱顶、拱腰和拱脚的位置。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红层软岩区域高铁隧道施工中致灾气体监测及预警系统,其特征在于,三个所述输气管道均为可伸缩管道,所述可伸缩管道包括直径依次减小的多个管道节段;任意所述管道节段的内壁顶端设置有上限位内环,其内壁下端设置有下限位内环,其外壁下端设置有下限位外环;所述管道节段的内壁上端还设置有支撑装置,所述支撑装置包括多个对称设置的支撑块,所述管道节段的内壁上对应各所述支撑块开设有容纳槽,所述支撑块上端与对应的所述容纳槽内壁转动连接,所述支撑块的下端与所述容纳槽之间连接有拉簧;当位于内侧的所述管道节段的下限位环与位于外侧的所述管道节段的上限位环相抵接时,位于外侧的所述管道节段上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朝,袁义华,何明贵,邹明,武进广,郭炜欣,王隽夫,刘伟,高永河,陈成名,闫晨阳,刘敏,胡选民,程国勇,徐志成,肖涵,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七局集团第四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