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软土地基加固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348501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20 10:03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软土地基加固结构,包括:钢管桩,其有多个,均插入软土地基内,所述钢管桩侧壁上间隔开设有若干通孔,所述钢管桩内浇筑有混凝土;相邻两个钢管桩之间连接连接杆,所述钢管桩表面环向设置有一圈限位杆,所述限位杆一端活动铰接于所述钢管桩表面,另一端通过弹簧连接所述钢管桩表面;所述软土地基内开挖有多个桩基坑,所述桩基坑和所述钢管桩间隔设置,所述桩基坑内浇筑有混凝土;混凝土层,其覆盖在所述钢管桩和所述桩基坑上方,且所述混凝土层和所述钢管桩内、所述桩基坑内的混凝土同时浇筑连为一体,本技术利用多个连接杆连为一体的钢管桩对软土地基进行刚性支撑加固,提高整段地基的刚性强度的同时还尽量降低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软土地基加固领域。更具体地说,本技术涉及一种软土地基加固结构


技术介绍

1、由于目前由于软土地基具有天然含水量高、压缩性高、抗剪强度低、固结系数小、固结时间长、灵敏度高、扰动性大、透水性差、土层层状分布复杂、各层之间物理力学性质相差较大等特点,很容易给各类工程施工带来很大的危害。现有的软土地基处理方法常用堆载法,堆载法需要大量堆载材料以及大量的机械设备,存在造价高、施工困难、施工场地干扰大的缺点,同时加固后的结构稳固性不好。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实现根据本技术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一种软土地基加固结构,包括:

2、钢管桩,其有多个,均插入软土地基内,所述钢管桩侧壁上间隔开设有若干通孔,所述钢管桩内浇筑有混凝土;相邻两个钢管桩之间连接连接杆,所述钢管桩表面环向设置有一圈限位杆,所述限位杆一端活动铰接于所述钢管桩表面,另一端通过弹簧连接所述钢管桩表面;

3、所述软土地基内开挖有多个桩基坑,所述桩基坑和所述钢管桩间隔设置,所述桩基坑内浇筑有混凝土;

4、混凝土层,其覆盖在所述钢管桩和所述桩基坑上方,且所述混凝土层和所述钢管桩内、所述桩基坑内的混凝土同时浇筑连为一体。

5、根据本技术的一优选实施方案,所述通孔的孔径为10-15cm。

6、根据本技术的一优选实施方案,所述钢管桩前端呈尖锐状。

7、根据本技术的一优选实施方案,所述钢管桩的长度大于所述桩基坑的深度。

8、根据本技术的一优选实施方案,所有的连接杆焊接形成整体,且所述连接杆都埋入混凝土层内。

9、根据本技术的一优选实施方案,当所述弹簧处于自然伸长状态时,所述限位杆和所述钢管桩表面之间呈30°角度。

10、根据本技术的一优选实施方案,所述弹簧一端铰接连接于所述限位杆一端,另一端铰接连接于钢管桩表面。

11、本技术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利用多个利用连接杆连为一体的钢管桩对软土地基进行刚性支撑加固,提高整段地基的刚性强度的同时还尽量降低成本。

12、本技术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技术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软土地基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土地基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的孔径为10-15c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土地基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管桩前端呈尖锐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土地基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管桩的长度大于所述桩基坑的深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土地基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有的连接杆焊接形成整体,且所述连接杆都埋入混凝土层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土地基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弹簧处于自然伸长状态时,所述限位杆和所述钢管桩表面之间呈30°角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土地基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一端铰接连接于所述限位杆一端,另一端铰接连接于钢管桩表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软土地基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土地基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的孔径为10-15c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土地基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管桩前端呈尖锐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土地基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管桩的长度大于所述桩基坑的深度。

5.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成名袁义华邹明郭炜欣王隽夫刘伟郭朝高永河闫晨阳刘敏梁飞胡选民解博亮程国勇徐志成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七局集团第四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