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高炉冷却壁制造技术_技高网

一种高炉冷却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307568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3 14:52
本申请涉及一种高炉冷却壁,包括:内部设有水道的冷却壁主体,所述冷却壁主体为以铜板为基板、钢板为复板通过爆炸焊接方式制成的铜钢复合板,其中,所述铜板的厚度为50‑70mm,所述钢板的厚度为20‑30mm所述铜钢复合板的钢板一侧上开设水槽,远离所述铜板的一侧设有水道盖,所述水道盖与所述钢板焊接连接并与所述水槽围合形成封闭的所述水道。本申请以铜板为基板、以钢板为复板通过爆炸焊接方式来制造获取铜钢复合板,提高了铜钢复合板的制造效率,并提高了铜钢复合板的焊后力学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为在先申请的分案申请,在先申请的专利技术名称为:高炉冷却壁的制造方法、申请号为:202011558340.8、申请日为:2020年12月25日。本申请涉及一种冷却壁,特别地涉及一种高炉冷却壁,属于冶金设备。


技术介绍

1、为了提高高炉高热负荷区域炉体冷却壁的传热性能,研究人员开发了铜冷却壁。铜冷却壁具有传热能力强、抗热流冲击性能和抗热震性能优良等特点。铜冷却壁内部冷却水道通过钻孔加工得到,克服了球墨铸铁冷却壁冷却水管与壁体之间因存在高热阻涂层和气隙所致的传热性能不佳的缺点。但在应用过程中,申请人发现铜冷却壁易产生磨损破损及弯曲变形。

2、于是铜钢冷却壁就应运而生。铜钢冷却壁强度大,抗弯曲,克服了铜冷却壁易产生受损及弯曲变形的缺点。铜钢冷却壁是以铜板和钢板为基板焊接而成,但是铜板和钢板作为异种材质,普通的气焊、电焊接成型都极为困难,而且焊后性能普遍不佳。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申请提出了一种高炉冷却壁,以铜板为基板、以钢板为复板通过爆炸焊接方式来制造获取铜钢复合板,提高了铜钢复合板的制造效率,并提高了铜钢复合板的焊后力学性能。

2、一种高炉冷却壁,包括:内部设有水道的冷却壁主体,所述冷却壁主体为以铜板为基板、钢板为复板通过爆炸焊接方式制成的铜钢复合板,其中,所述铜板的厚度为50-70mm,所述钢板的厚度为20-30mm;

3、所述铜钢复合板的钢板一侧上开设水槽,远离所述铜板的一侧设有水道盖,所述水道盖与所述钢板焊接连接并与所述水槽围合形成封闭的所述水道。

4、其中,所述铜板的材质为tu1无氧铜板材。

5、其中,所述钢板采用q345r低合金高强钢板材。

6、所述水槽为上端开口的长方型凹槽,所述水槽的下端向下一直延伸开设到所述铜板位置,延伸的深度范围为5mm-15mm。

7、所述水道盖为朝向远离所述铜板的一侧凸出的凸形盖体,包括凸弧形盖体或者凸方形盖体。

8、所述水道盖为半圆管形,其直径与所述水槽的宽度相同。

9、所述水道盖的轴向方向的两端分别开设有连通口,所述连通口设有用于输入冷却水的水管,所述水管与所述水道导通。

10、所述水管的外侧设有用于避免其与高炉炉壁直接接触的套管组件,所述套管组件包括同轴套设的内层套管和外层套管,所述内层套管和所述外层套管分别与所述水道盖焊接相连;所述水管、内层套管和外层套管三者之间彼此之间间隙设置。

11、所述铜板远离所述钢板的一侧铣削开设有开槽,所述开槽的槽底与所述水槽的槽底之间的间隔大于20mm。

12、所述开槽的槽体内设有耐火材料层,所述耐火材料层包括耐火镶砖层或耐火涂料涂覆层。

13、所述水道的设置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水道平行且间隔设置,所述水道的延伸方向与所述开槽的延伸方向垂直设置。

14、在所述钢板远离所述铜板的一侧面上,分别设有多条第一加强筋和第二加强筋,多条所述第一加强筋首尾相接地焊接在所述钢板的边缘形成闭合结构;多条所述第二加强筋在所述闭合结构内平行且间隔设置,与所述水道的延伸方向垂直。

15、综上所述,本申请以铜板为基板、以钢板为复板通过爆炸焊接方式来制造获取铜钢复合板,提高了铜钢复合板的制造效率,并提高了铜钢复合板的焊后力学性能。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炉冷却壁,包括:内部设有水道的冷却壁主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壁主体为以铜板为基板、钢板为复板通过爆炸焊接方式制成的铜钢复合板,其中,所述铜板的厚度为50-70mm,所述钢板的厚度为20-30m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炉冷却壁,其特征在于,所述铜板的材质为TU1无氧铜板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炉冷却壁,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板采用Q345R低合金高强钢板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炉冷却壁,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槽为上端开口的长方型凹槽,所述水槽的下端向下一直延伸开设到所述铜板位置,延伸的深度范围为5mm-15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炉冷却壁,其特征在于,所述水道盖为朝向远离所述铜板的一侧凸出的凸形盖体,包括凸弧形盖体或者凸方形盖体。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高炉冷却壁,其特征在于,所述水道盖为半圆管形,其直径与所述水槽的宽度相同。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炉冷却壁,其特征在于,所述水道盖的轴向方向的两端分别开设有连通口,所述连通口设有用于输入冷却水的水管,所述水管与所述水道导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高炉冷却壁,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管的外侧设有用于避免其与高炉炉壁直接接触的套管组件,所述套管组件包括同轴套设的内层套管和外层套管,所述内层套管和所述外层套管分别与所述水道盖焊接相连;所述水管、内层套管和外层套管三者之间彼此之间间隙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炉冷却壁,其特征在于,所述铜板远离所述钢板的一侧铣削开设有开槽,所述开槽的槽底与所述水槽的槽底之间的间隔大于20mm。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高炉冷却壁,其特征在于,所述开槽的槽体内设有耐火材料层,所述耐火材料层包括耐火镶砖层或耐火涂料涂覆层。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高炉冷却壁,其特征在于,所述水道的设置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水道平行且间隔设置,所述水道的延伸方向与所述开槽的延伸方向垂直设置。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炉冷却壁,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钢板远离所述铜板的一侧面上,分别设有多条第一加强筋和第二加强筋,多条所述第一加强筋首尾相接地焊接在所述钢板的边缘形成闭合结构;多条所述第二加强筋在所述闭合结构内平行且间隔设置,与所述水道的延伸方向垂直。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炉冷却壁,包括:内部设有水道的冷却壁主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壁主体为以铜板为基板、钢板为复板通过爆炸焊接方式制成的铜钢复合板,其中,所述铜板的厚度为50-70mm,所述钢板的厚度为20-30m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炉冷却壁,其特征在于,所述铜板的材质为tu1无氧铜板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炉冷却壁,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板采用q345r低合金高强钢板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炉冷却壁,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槽为上端开口的长方型凹槽,所述水槽的下端向下一直延伸开设到所述铜板位置,延伸的深度范围为5mm-15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炉冷却壁,其特征在于,所述水道盖为朝向远离所述铜板的一侧凸出的凸形盖体,包括凸弧形盖体或者凸方形盖体。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高炉冷却壁,其特征在于,所述水道盖为半圆管形,其直径与所述水槽的宽度相同。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炉冷却壁,其特征在于,所述水道盖的轴向方向的两端分别开设有连通口,所述连通口设有用于输入冷却水的水管,所述水管与所述水道导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闫丽峰张建良梁锐斌焦克新刘东东刘征建高天路韩晓强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万丰冶金备件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