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燃机的缸盖机构、内燃机以及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305596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3 14:5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内燃机的缸盖机构、内燃机以及车辆,缸盖机构包括:缸盖,缸盖内形成缸盖气道和安装通道;导管安装于安装通道,气门穿设于导管和缸盖气道,油封座套设于导管且具有套设部,弹簧安装座设于气门,摇臂具有与气门抵接的抵接部;其中,气门组件的最小总长度为L,气门的最大行程长度尺寸为L1,缸盖气道的长度尺寸为L2,套设部的长度尺寸为L3,弹簧安装座的长度尺寸为L4,抵接部的厚度尺寸为L5,在气门位于最大行程位置时油封座和弹簧安装座间的最小间隔距离为C1,抵接部与弹簧安装座间的最小间隔距离为C2,导管长度尺寸为0.4L,满足关系式:L=L2+0.4L+L3+L1+C1+L4+C2+L5。由此,能够使气门组件长度最短,可以减小缸盖机构体积,提升内燃机结构紧凑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内燃机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内燃机的缸盖机构、内燃机以及车辆


技术介绍

1、相关技术中,混合动力车辆需要同时布置内燃机、电机、电池,车辆需要布置更多零部件,同时不牺牲车内乘坐空间,基于此情况,需要内燃机空间尺寸做到极致紧凑。缸盖机构的气门组件尺寸决定了内燃机缸盖尺寸,但现有气门组件尺寸大,导致缸盖尺寸大,从而导致内燃机体积大,不便于在整车上布置。另外,在紧凑化布置气门组件的同时也需要保证气门组件的工作可靠性。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了一种内燃机的缸盖机构,可以减小缸盖机构体积,提升内燃机结构紧凑性。

2、本专利技术还进一步地提出了一种内燃机。

3、本专利技术还进一步地提出了一种车辆。

4、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内燃机的缸盖机构,包括:

5、缸盖,缸盖内形成邻接且连通的缸盖气道和安装通道,缸盖气道背离安装通道的端部形成连接口,连接口适于与内燃机的燃烧室连通

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内燃机的缸盖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燃机的缸盖机构,其特征在于,0mm<C1≤4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燃机的缸盖机构,其特征在于,0mm<C2≤4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燃机的缸盖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靠近所述缸盖气道的端部与所述安装通道的端部对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燃机的缸盖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缸盖内还形成安装空间,所述安装通道位于所述安装空间和所述缸盖气道之间以连通所述安装空间和所述缸盖气道,所述气门远离所述缸盖气道的端部位于所述安装空间内,所述摇臂、所述弹簧安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内燃机的缸盖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燃机的缸盖机构,其特征在于,0mm<c1≤4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燃机的缸盖机构,其特征在于,0mm<c2≤4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燃机的缸盖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靠近所述缸盖气道的端部与所述安装通道的端部对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燃机的缸盖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缸盖内还形成安装空间,所述安装通道位于所述安装空间和所述缸盖气道之间以连通所述安装空间和所述缸盖气道,所述气门远离所述缸盖气道的端部位于所述安装空间内,所述摇臂、所述弹簧安装座、所述油封座均位于所述安装空间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内燃机的缸盖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弹簧,所述弹簧位于所述安装空间内且安装于所述弹簧安装座和所述安装空间的内壁之间以驱动所述气门关闭所述连接口。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内燃机的缸盖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间隙调节器,所述间隙调节器和所述气门位于所述摇臂的同一侧,所述摇臂具有与所述抵接部相对且间隔开的连接部,所述间隙调节器与所述连接部连接以支撑所述摇臂。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内燃机的缸盖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间隙调节器具有与所述连接部连接的球型头,沿所述气门移动方向,所述球型头的球心与所述气门远离所述缸盖气道的端部间的间隔距离为l6,满足关系式:0.4mm≤l6≤2mm。

9.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内燃机的缸盖机构,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常兴宇王艺博魏宇银史鹏礼郭学敏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