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焦透镜及摄像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30032 阅读:1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变焦透镜,该变焦透镜除了保持高的光学性能以外,实现前透镜直径的小型化和光轴方向透镜系统总长的缩短这两者。变焦透镜具备第1透镜组G1~第4透镜组G4的4个透镜组。在变倍时固定第1透镜组G1和第3透镜组G3,移动第2透镜组G2而进行变倍,移动第4透镜组G4而进行伴随该变倍的像面位置的校正及对焦。第1透镜组G1为负、正、正的3片结构,第2透镜组G2为包含具有非球面的负透镜的4片结构。满足下述条件式(1)、(2):6.0<f1/fw<8.0…(1),0.10<H2f/fw<0.20…(2)。此处,f1是第1透镜组的焦距,fw是广角端的整个系统的焦距,H2f是从第2透镜组的最靠物侧透镜的物侧的面到第2透镜组的物侧主点的光轴上的距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变焦透镜及摄像装置,更详细地,涉及可适当使用 于视频摄像机或电子静止摄像机、监视摄像机等的变焦透镜及具备该变 焦透镜的摄像装置。
技术介绍
过去,作为使用在民用视频摄像机等的变焦透镜,多次提出了 4组 式或5组式的变焦透镜。例如,在专利文献1、 2、 3公开有由3片构成 在变倍时为移动组的第2透镜组并具有10倍左右的高变倍比和1. 8左右 的F数的变焦透镜。在专利文献4公开有由4片构成第2透镜组并由总 计15片透镜构成的5组式的变焦透镜。在专利文献5公开有使用在玻璃 球面上形成非球面树脂的复合型非球面透镜的变焦透镜。专利文献l:日本专利公开2004-279726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公开2006-220737号公报专利文献3:日本专利公开2006-113257号公报专利文献4:日本专利公开2003-322795号公报专利文献5:日本专利公开2006-276844号公报然而,近几年,在使用于民用视频摄像机等的变焦透镜中,高清晰 化也发展,提高了对高性能的变焦透镜的要求。尤其,提高了对可对应 于3CCD方式的变焦透镜的要求,该3CCD方式是指用分色棱镜将拍摄的 光分成R (红)、G (绿)、B (蓝)各色,使由对应于各色的3个CCD(Charge Coupled Device)拍摄的图像重合而得到高图像质量。此外, 对于该领域的变焦透镜也要求高性能且小型。因此,针对过去被提案的变焦透镜也要求不增加透镜片数而维持高 性能还要小型化。作为小型化,可考虑光轴方向的透镜系统总长的縮短 和前透镜直径(位于最靠物侧的透镜的直径)的小型化。尤其,在监视 摄像机中具有想要减少露出外部的透镜部分的要求,不仅是光轴方向的 透镜系统总长,前透镜直径的小型化也重要。在专利文献4所记载的变焦透镜在整个系统成为15片透镜结构,在光轴方向的透镜系统总长的小型化的观点上不充分。在专利文献5所记 载的变焦透镜在第2透镜组使用复合型非球面透镜,不能使第2透镜组 具有如此大的负的光焦度,因此,第2透镜组的移动量大,存在光轴方 向的透镜系统大型化的忧虑。而且,在专利文献5所记载的变焦透镜不能将第2透镜组的物侧主 点过于接近物侧,所以成为前透镜直径容易变大的结构。为了减小前透 镜直径,需要研究第2透镜组的结构,在这一点上,专利文献1 3所记 载的变焦透镜有改良的余地。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借鉴于上述情况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保持高光 学性能以外,实现前透镜直径的小型化和光轴方向透镜系统总长的縮短 这样两者的变焦透镜及具备该变焦透镜的摄像装置。本专利技术的变焦透镜从物侧依次具备第r透镜组,具有正的折射力,在变倍时被固定;第2透镜组,具有负的折射力,通过沿着光轴移 动而进行变倍;光阑;第3透镜组,具有正的折射力,在变倍时被固 定;第4透镜组,具有正的折射力,迸行伴随变倍的像面位置的校正及 对焦,第1透镜组从物侧依次包括由将凸面朝向物侧的负弯月形透镜 及由正透镜构成的接合透镜、和正弯月形透镜的3片,第2透镜组由包 含具有非球面的负透镜的4片透镜构成,将第1透镜组的焦距设为fl, 将广角端的整个系统的焦距设为fw,将从第2透镜组的最靠物侧透镜的物侧的面到第2透镜组的物侧主点的光轴上的距离设为H2f时,满足下 述条件式(1) 、 (2)。6. 0〈f l/fw<8. 0…(1) 0. 10<H2f/fw〈0. 20…(2)而且,在本专利技术中,各透镜组设为不仅包括由多个透镜构成的 透镜组,也包括仅由l片透镜构成的透镜组。而且,在本专利技术中,如上述的在玻璃球面上形成非球面树脂的复合 型透镜不视为l片透镜。而且,上述本专利技术的第2透镜组的具有非球面的负透镜只要至少 l面为非球面即可。就本专利技术的变焦透镜而言,通过将其第2透镜组设为包含具有非球面 的负透镜的4片结构,从而容易良好地校正畸变及抑制按视场角或按变焦 倍率的像面变动,有利于谋求小型化并得到高的光学性能。而且,通过 满足条件式(1),不大幅度增加透镜片数而可以良好地进行像差校正, 可谋求透镜系统总长的縮短化及前透镜直径的小型化。此外,通过满足 条件式(2),抑制变倍时的像差变动,可增大制造误差或组装误差的容 许量并谋求前透镜直径的小型化。此外,在本专利技术的变焦透镜中,将构成第l透镜组的接合透镜的正透 镜的物侧的面的曲率半径设为R12,将该正透镜的折射率设为N12时,优 选满足下述条件式(3)。3. (KR12/ (N12 fw) 〈4.0…(3)而且,在本专利技术的变焦透镜中,第2透镜组的从物侧起的2片透镜皆 为负透镜,将该2片负透镜的合成焦距设为f2a,将第2透镜组的焦距设为 f2时,优选满足下述条件式(4)。0. 60<f2a/f2<0. 80…(4)而且,在本专利技术的变焦透镜中,也可构成为第3透镜组由1片透镜构 成。此时,优选第3透镜组的透镜的至少1面为非球面。而且,构成第3透 镜组的l片透镜的材料也可设为塑料。在本专利技术的变焦透镜中,将第3透镜组的焦距设为f3时,优选满足下述条件式(5)。10〈f3/fw<23…(5)而且,在本专利技术的变焦透镜中,第3透镜组由1片透镜构成时,第3透 镜组的透镜及第4透镜组的最靠物侧的透镜皆可设为正透镜,此时将第3 透镜组的透镜的阿贝数设为v31,将第4透镜组的最靠物侧透镜的阿贝数 设为v41时,优选满足下述条件式(6)。4Kv41-v3K58…(6)此外,在本专利技术的变焦透镜中,将第4透镜组的焦距设为f4时,优选 满足下述条件式(7)。3. 3〈f4/fw〈3. 9…(7)本专利技术的摄像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上述记载的本专利技术的变焦透镜0根据本专利技术,在第1透镜组和第3透镜组设为固定组,通过沿着光轴 移动第2透镜组进行变倍,基于该变倍的像面位置的校正及对焦由第4透 镜组的移动来进行的方式的变焦透镜中,将第1透镜组设为上述的3片结 构,将第2透镜组设为上述的4片结构,构成为满足条件式(1)、(2),因此,可提供保持高的光学性能以外,实现前透镜直径的小型化 和光轴方向透镜系统总长的縮短这两者的变焦透镜及具备该变焦透镜的 摄像装置。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1所涉及的变焦透镜的透镜结构的剖面图。图2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2所涉及的变焦透镜的透镜结构的剖面图。图3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3所涉及的变焦透镜的透镜结构的剖面图。7图4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4所涉及的变焦透镜的透镜结构的剖面图。图5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5所涉及的变焦透镜的透镜结构的剖面图。图6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6所涉及的变焦透镜的透镜结构的剖面图。图7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7所涉及的变焦透镜的透镜结构的剖面图。图8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8所涉及的变焦透镜的透镜结构的剖面图。图9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1所涉及的变焦透镜的各像差图。 图10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2所涉及的变焦透镜的各像差图。 图ll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3所涉及的变焦透镜的各像差图。 图12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4所涉及的变焦透镜的各像差图。 图13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5所涉及的变焦透镜的各像差图。 图14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6所涉及的变焦透镜的各像差图。 图15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7所涉及的变焦透镜的各像差图。 图16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8所涉及的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变焦透镜,其特征在于,从物侧起依次具备: 第1透镜组,具有正的折射力,在变倍时被固定; 第2透镜组,具有负的折射力,通过沿着光轴移动进行变倍; 光阑; 第3透镜组,具有正的折射力,在变倍时被固定; 第4透镜组,具有正的折射力, 进行伴随变倍的像面位置的校正及对焦, 上述第1透镜组从物侧起依次包括:由将凸面朝向物侧的负弯月形透镜及正透镜构成的接合透镜、和正弯月形透镜的这样的3片透镜,上述第2透镜组由包含具有非球面的负透镜的4片透镜构成, 将上述第1透镜组的焦距设 为f1,将广角端的整个系统的焦距设为fw,将从上述第2透镜组的最靠物侧透镜的物侧的面到上述第2透镜组的物侧主点的光轴上的距离设为H2f时,满足下述条件式(1)、(2): 6.0<f1/fw<8.0…(1) 0.10<H2f/fw<0.2 0…(2)。

【技术特征摘要】
JP 2008-9-12 2008-2345951.一种变焦透镜,其特征在于,从物侧起依次具备第1透镜组,具有正的折射力,在变倍时被固定;第2透镜组,具有负的折射力,通过沿着光轴移动进行变倍;光阑;第3透镜组,具有正的折射力,在变倍时被固定;第4透镜组,具有正的折射力,进行伴随变倍的像面位置的校正及对焦,上述第1透镜组从物侧起依次包括由将凸面朝向物侧的负弯月形透镜及正透镜构成的接合透镜、和正弯月形透镜的这样的3片透镜,上述第2透镜组由包含具有非球面的负透镜的4片透镜构成,将上述第1透镜组的焦距设为f1,将广角端的整个系统的焦距设为fw,将从上述第2透镜组的最靠物侧透镜的物侧的面到上述第2透镜组的物侧主点的光轴上的距离设为H2f时,满足下述条件式(1)、(2)6.0<f1/fw<8.0…(1)0.10<H2f/fw<0.20…(2)2.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变焦透镜,其特征在于, 将上述第l透镜组的构成上述接合透镜的上述正透镜的物侧的面的曲率半径设为R12,将该正透镜的折射率设为N12时,满足下述条件式(3) :<formula>formula see original document page 2</formula>3.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河村大树
申请(专利权)人:富士能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