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推进器的水下机器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299233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3 14:4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推进器的水下机器人,涉及水下装备技术领域。一种多推进器的水下机器人,由头部机构、尾动组件和尾部机构依次通过密封法兰拼接而成,头部机构包括头舱,头舱的头部安装有水下观察相机,头舱的尾部通过密封法兰固定连接有电控舱,电控舱远离头舱的一侧通过密封法兰固定连接有信号舱,尾动组件包括第一舱机构、清洁机构、辅动机构和第二舱机构,第一舱机构包括第一舱环,第一舱环的一侧通过密封法兰固定连接信号舱,第一舱环的另一侧转动连接有第二舱环,清洁机构包括用于清理海草的清理组件和用于降低水阻的鱼鳍组件,一种多推进器的水下机器人,及时清理作用,提高水下机器人工作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水下装备,具体为一种多推进器的水下机器人


技术介绍

1、水下机器人也称无人遥控潜水器,是一种工作于水下的极限作业机器人。水下环境恶劣危险,人的潜水深度有限,所以水下机器人已成为开发海洋的重要工具。无人遥控潜水器主要有:有缆遥控潜水器和无缆遥控潜水器两种,其中有缆遥控潜水器又分为水中自航式、拖航式和能在海底结构物上爬行式三种。

2、公开(公告)号为cn116834890a的专利,公开了多推进器的小型水下机器人包括艏舱、前透水舱、电控舱、天线舱、后透水舱、艉舱六段舱体组成,每段舱体成模块化可进行拆卸连接,所述水下机器人的艏舱前部安装有水下观察相机,所述前透水舱和后透水舱分别放置一个水平推进器与一个垂直推进器,两个水平推进器布置于靠艏、艉两侧,两个垂直推进器则布置于靠内侧,所述水下机器人的尾舱设置四个转向舵和主推进器,所述水下机器人,避免海草、渔网等杂物被卷入螺旋桨对其产生堵转的影响。

3、上述方案中前透水舱和后透水舱中水平推进器和垂直推进器起重要作用,在水下机器人前透水舱和后透水舱的水道进出水的位置加工成圆网状结构,能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推进器的水下机器人,由头部机构(1)、尾动组件和尾部机构(6)依次通过密封法兰拼接而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推进器的水下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舱(103)的上侧开设有第一鱼鳍槽(104),所述第一鱼鳍槽(104)与第二鱼鳍槽(204)适配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推进器的水下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舱环(20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环状的第一接环(203),所述第一接环(203)远离第二舱环(202)的一侧通过轴承转动插接第一舱环(201);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推进器的水下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推进器的水下机器人,由头部机构(1)、尾动组件和尾部机构(6)依次通过密封法兰拼接而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推进器的水下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舱(103)的上侧开设有第一鱼鳍槽(104),所述第一鱼鳍槽(104)与第二鱼鳍槽(204)适配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推进器的水下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舱环(20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环状的第一接环(203),所述第一接环(203)远离第二舱环(202)的一侧通过轴承转动插接第一舱环(201);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推进器的水下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清洁柱(301)远离第二鱼鳍槽(204)的一侧适配插接第一鱼鳍槽(104);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多推进器的水下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动板(401)滑动插接两个所述第一电轨(211),所述辅动板(401)的一侧中部开设有齿槽(402),所述齿槽(402)与轴柱(210)对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多推进器的水下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作琼汪保江伍红权刘维任申真吴文轩
申请(专利权)人:中科探海苏州海洋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