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高分子纱线编织的人工血管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1299091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3 14:4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高分子纱线编织的人工血管及其制备方法,人工血管为将核壳复合纱线经编织工艺成型的螺纹形管状织物,核壳复合纱线为聚四氟乙烯长丝通过均匀包缠的方式复合于高强力芯丝的表面形成。本发明专利技术将聚四氟乙烯长丝包覆于高强力芯丝表层,得到核壳复合纱线,配合编织成型、低温压力塑性成膜及螺纹成型工艺,得到内外表面为聚四氟乙烯超润滑薄膜的螺纹形人工血管;该人工血管的结构稳定性好,具有高强度、良好的通畅率、生物相容性以及抗渗水性能,且该人工血管能够直接诱导组织细胞进入生长,形成新生内膜,无需预凝处理;解决了现有人工血管存在渗血严重、顺应性、保形性差、通畅率不够等问题,得到符合临床要求的人工血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纺织生物材料,尤其涉及一种基于高分子纱线编织的人工血管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1、心血管疾病是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疾病之一,血管类疾病主要包括动脉粥样硬化、炎症性血管疾病、功能性血管疾病、损伤性血管疾病、肿瘤性血管疾病等。心血管系统疾病有效的治疗手段为血管移植,受限于自体血管数量的有限和质量的差异性,同时额外的手术同样会增加患者的痛苦,人工血管的出现为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建立的良好的血管通路,随着患者数量逐年增加,人工血管市场需求不断增加。

2、涤纶编织的人造血管是最早使用的血管材料,且由于通畅率较高,长期以来被成功地用于大血管置换;然后,涤纶编织的人工血管内部需涂抹蛋白或者明胶,可在短时间内防止血液渗透;同时,涤纶血管内表面粗糙,容易激活血液凝固的级联反应,致血栓的再次形成。聚四氟乙烯具有优良的生物相容性,化学稳定性、耐腐蚀性及超润滑性;采用膨体聚四氟乙烯材料的人工血管具有很好的生物相容性与抗凝性,但顺应性较差,尤其在小口径人工血管上述缺点更加明显,远期通畅率极差。

3、专利技术专利(公开号为cn 110859998a)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高分子纱线编织的人工血管,其特征在于,所述人工血管为经编织工艺成型的螺纹形管状织物,所述管状织物的材料为核壳复合纱线,所述核壳复合纱线的芯层为高强力芯丝,外层为聚四氟乙烯长丝,所述聚四氟乙烯长丝通过均匀包缠的方式复合于所述高强力芯丝的表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高分子纱线编织的人工血管,其特征在于,所述人工血管的内外表面为聚四氟乙烯超润滑薄膜,所述聚四氟乙烯超润滑薄膜由所述核壳复合纱线的聚四氟乙烯长丝经低温压力塑性成膜制得。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高分子纱线编织的人工血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四氟乙烯超润滑薄膜含有微孔结构,所述微孔结构的平...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高分子纱线编织的人工血管,其特征在于,所述人工血管为经编织工艺成型的螺纹形管状织物,所述管状织物的材料为核壳复合纱线,所述核壳复合纱线的芯层为高强力芯丝,外层为聚四氟乙烯长丝,所述聚四氟乙烯长丝通过均匀包缠的方式复合于所述高强力芯丝的表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高分子纱线编织的人工血管,其特征在于,所述人工血管的内外表面为聚四氟乙烯超润滑薄膜,所述聚四氟乙烯超润滑薄膜由所述核壳复合纱线的聚四氟乙烯长丝经低温压力塑性成膜制得。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高分子纱线编织的人工血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四氟乙烯超润滑薄膜含有微孔结构,所述微孔结构的平均直径范围为10~20μ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高分子纱线编织的人工血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强力芯丝的细度为140~280d,所述聚四氟乙烯长丝的细度为50~100d。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高分子纱线编织的人工血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强力芯丝包括聚酯长丝、聚丙烯纤维中的一种。

6.一种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基于高分子纱线编织的人工血管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高分子纱线编织的人工血管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3中,所述低温压力塑性成膜处理的时间为10~20min。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高分子纱线编织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卫林张骞刘东方金王保肖杏芳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纺织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