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用于摩托车CVT变速器的液压控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_技高网

一种用于摩托车CVT变速器的液压控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298405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3 14:4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摩托车CVT变速器的液压控制装置,属于变速器技术领域,该液压控制装置包括油泵和主油路,主油路配置有主调节阀,油泵配合有过滤壳体,过滤壳体的内部设有过滤基体,过滤基体配置有限流杆,限流杆往返移动用于调节流体通过所述过滤壳体时的压力。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降低结构复杂性,拓展变速器布置空间,并且通过过滤组件实现对压力油的调控,保证油压稳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变速器,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摩托车cvt变速器的液压控制装置。


技术介绍

1、现有摩托车自动变速器有dct变速器以及皮带式cvt变速器,皮带式cvt结构则受限于其传递介质,不能传递大扭矩,因而不能应用于大排量摩托车。为迎合市场需求,金属带式cvt应运而生,随之而来的则是对于变速箱液压控制系统的需求。

2、公告号为us7029409b2的专利技术专利提出了一种机动车cvt变速器的液压系统,其具有用于将油从油箱输送到变速器的油泵,所述变速器包括第一滑轮组和第二滑轮组。在每种情况下,设置阀机构,用于控制作用在相关滑轮组上的压力。在与各个滑轮组相关联的阀机构之间设置压力选择阀,其位置确定阀机构中的哪一个控制由油泵输送的主压力。利用该液压系统能够以尽可能简单的方式可靠地控制变速器的压力,并且能够实现几何上有利的带轮比。

3、然而,现有的cvt变速器的液压系统中,多个阀机构配合来控制输入带轮和输出带轮处的压力变化以及主油路的压力变化,这增加了控制的难度和复杂性,并且增加了自动变速箱控制单元的控制芯片数量。此外,由于摩托车的变速器布置空间相较于乘用车大大减小,现有的液压控制系统方案已经难以满足变速器的布置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摩托车cvt变速器的液压控制装置,能够降低控制的难度和复杂性,拓展变速器布置空间,并能稳定油压,加强对后续零件的保护。

2、本专利技术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3、一种用于摩托车cvt变速器的液压控制装置,包括油泵和主油路,主油路的上游与油泵相连,主油路配置有主调节阀,主调节阀的出油端设有第一出油通道与第二出油通道,第一出油通道、第二出油通道分别与输入带轮轴以及输出带轮轴对应连接;主调节阀配合有先导油路;先导油路配置有压力切换阀,压力切换阀的进油端至少配置有两个进油通道,压力切换阀将压力较高的压力油从进油通道接入主调节阀;

4、油泵的出油端配置有过滤组件,过滤组件包括过滤壳体,过滤壳体的内部设有过滤基体,过滤基体的内部配置有限流杆,限流杆往返移动,用于调节流体通过过滤壳体时的压力。

5、进一步的,多个进油通道均配置有电磁阀。

6、进一步的,第一出油通道、第二出油通道分别配置有第一调节阀、第二调节阀。

7、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压力切换阀判断不同进油通道之间的压力差,并将压力较高的压力油接入主油路,以实现调节主调节阀输出油压的大小。利用第一调节阀和第二调节阀分别调控第一出油通道、第二出油通道的输出压力,从而实现对输入带轮轴、输出带轮轴处压力的调控。

8、过滤组件中,过滤壳体与过滤基体的配合能够实现对压力油的过滤,用以防止压力油内的残渣或杂质对后续的精密零件造成不可逆的破坏。其中限流杆的设置能够响应压力油的油压,并根据压力的大小调整自身位置,实现对流经过滤基体的压力油流速、流向的调节,控制压力油经由过滤壳体的瞬时流量,从而实现对压力油的油压进行调节,降低油泵运作过程中对油压的影响,促使流经过滤组件的压力油的油压区趋于稳定、降低液压控制装置内部油路中油压的变化幅度。

9、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过滤基体的外侧壁为流体进口端,过滤基体的内侧壁配置有流体排出孔;过滤基体与过滤壳体的内壁之间设有间隙,用于实现流体进入过滤基体的内部。

10、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过滤壳体的内部配置有过滤基体,过滤基体为环状结构,过滤基体包括设于中部的过滤筒体以及套设在过滤筒体外部的过滤主板。

11、过滤筒体两端开口,过滤筒体的一端与过滤壳体的进油端对应设置,过滤筒体的另一端与过滤壳体的出油端对应设置;过滤筒体的侧壁配置有第一孔体,用于流体的排出;限流杆至少部分的收容在过滤筒体的内部;过滤主板配置有滤孔;多个过滤主板层叠设置,并且相邻设置的过滤主板之间填充有滤材;过滤主板的外缘与过滤壳体的内壁之间设有间隙,流体通过间隙进入过滤基体的内部。

12、由此,能够延长从过滤基体外部流入的压力油的路径,提高过滤效果。利用过滤主板使得流经的压力油的多次分割再汇合,有助于提高压力油的均衡性。

13、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限流杆包括活动配合的过滤滑杆以及顶起杆;顶起杆与过滤滑杆均沿过滤筒体的轴向设置。过滤滑杆套设在过滤筒体的内部;顶起杆的一端伸入过滤筒体的内部,并与过滤滑杆的一端对应设置,顶起杆的另一端暴露在过滤筒体的外部。

14、进一步的,过滤筒体的内壁配置有第二限位环,用于限制过滤滑杆的移动范围。第二限位环可设于过滤筒体上下的两个末端,从而能够避免过滤滑杆在移动过程中脱离过滤筒体。

15、由此,压力油进入过滤壳体的过程中,对顶起杆施加一定的冲击力,在压力油的油压超过一定范围时,顶起杆在压力油的冲击作用下向靠近过滤滑杆的方向移动,并带动过滤滑杆同向移动。在油压增大时,过滤滑杆向靠近过滤壳体的出油端的方向移动,从而使得其运动前方的、经由过滤基体进入过滤筒体内部的空间并直接向外排出的压力油的空间缩小,而其运动后方的、经由过滤基体进入过滤筒体内部的空间并绕过过滤滑杆向外排出的压力油的空间扩大,过滤滑杆对后方空间的压力油具有阻力。也就是说,在过滤滑杆向过滤壳体的出油端方向移动时,能够促使经由过滤壳体瞬时排出的压力油的油量降低,达到降低油压的效果。

16、过滤滑杆在沿过滤筒体轴向上下移动的过程中,还会在顶起杆以及侧方压力油的双重作用下转动,在转动的过程中带动周围的压力油改变流动方向,并提高压力油的均衡性。如此,利用顶起杆与过滤滑杆的配合不仅能够提高对压力油的过滤效果,还能够调控压力油排出的流速和油压,保证经由过滤组件排出的压力油具有较为稳定的油压。

17、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过滤滑杆远离顶起杆的一端配置有过滤滑块,过滤滑块配置有第二孔体,第二孔体沿过滤筒体的径向延伸;过滤滑块的外表面配置有导流板体,导流板体呈螺旋状延伸排布。

18、由此,第二孔体的为进入过滤筒体内部的压力油提供更多的流动路径,有助于促进压力油的混合。具体的,压力油进入第二孔体后,能够随过滤滑杆而移动,从而促使该部分压力油从第二孔体内流出时流向改变,在侧向压力油的冲击作用下,还有助于引起过滤滑块附近的压力油的扰动,进而提高压力油的混合均衡性。

19、导流板体的设置,能够实现对过滤滑块附近压力油的分割,并能够在过滤滑块转动的过程中引导附近的压力油流动促进旋流的产生,进而避免压力油在过滤筒体内壁上粘附,防止压力油在过滤筒体内部沉积,避免出现流动死角。

20、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顶起杆的两端分别配置有第一对接块和第二对接块,第二对接块与过滤滑杆对应设置;顶起杆的外部套设有弹簧,弹簧设于第一对接块与过滤壳体的外侧壁之间。

21、如此,利用第一对接块与第二对接块的设置能够保证顶起杆、过滤滑杆的配合精准度,避免因压力油的冲击造成的顶起杆与过滤滑杆之间对接错位。并且,因顶起杆可移动,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摩托车CVT变速器的液压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油泵(1)和主油路,所述主油路配置有主调节阀(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摩托车CVT变速器的液压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摩托车CVT变速器的液压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摩托车CVT变速器的液压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摩托车CVT变速器的液压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摩托车CVT变速器的液压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用于摩托车CVT变速器的液压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摩托车cvt变速器的液压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油泵(1)和主油路,所述主油路配置有主调节阀(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摩托车cvt变速器的液压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摩托车cvt变速器的液压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亚伟任华林袁群星刘凯成刘辉王康刘鹏飞俞冠豪郭伟熊永森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万里扬股份有限公司杭州分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