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拖拉机自动变速器制造技术_技高网

一种拖拉机自动变速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774127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25 20:2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拖拉机自动变速器,属于变速器技术领域,该变速器包括:包括:变速器外壳,变速器外壳内设有主变速系统、副变速系统以及PTO取力离合器系统,主变速系统包括配合设置的传动轴组、行星齿轮组以及离合器系统,传动轴组能通过行星齿轮组和离合器系统实现动力换挡,副变速系统与主变速系统配合设置,副变速系统包括配合连接的定轴齿轮组和同步器组。本发明专利技术中主变速系统的输出动力能作为副变速系统的输入动力,且轴齿轮组与同步器组能形成不同配合状态使得主输出轴以不同功率输出,配合主变速系统的动力换挡实现多档位的动力切换,提高了拖拉机的作业效率,降低了能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变速器,具体涉及一种拖拉机自动变速器


技术介绍

1、随着国家对农业机械自动化、智能化要求的不断提高,大功率、多用途拖拉机已成为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在大功率拖拉机上采用液压机械无级变速器,无论是对提高拖拉机的可操作性、降低驾驶员劳动强度,还是对提升整车动力性、燃油经济性和工作效率等方面,均具有明显的优势和良好的应用前景。

2、拖拉机变速器,目前欧美等发达国家基本全部采用动力换挡变速器及cvt变速器,而国内由于技术及产业基础的原因,目前拖拉机变速器多采用滑动齿轮、啮合套及同步器等手动机械换挡方式,拖拉机换挡时需先分离离合器,然后将变速器摘空挡,再选挡、换挡,最后接合离合器。这样,当离合器分离后,直到离合器再重新接合之前,发动机的动力将不能被传递到车轮去驱动拖拉机运行,所以换挡过程中产生了动力传递的中断,使得搭载手动变速器的拖拉机作业效率低、劳动强度大、并且无法适应农业自动化及智能化的发展需求。

3、申请号为us17757764的美国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拖拉机变速器,包括范围齿轮箱,范围齿轮箱具有通过主离合器从原动机驱动的输入轴、输出轴、独立于输入轴从原动机驱动的辅助驱动轴、以及在辅助驱动轴和范围齿轮箱输出轴之间操作的扭矩填充驱动系统,扭矩填充驱动系统包括扭矩填充离合器,扭矩填充离合器操作成当扭矩填充离合器接合时将扭矩从辅助驱动轴传递到范围齿轮箱的输出轴,使得当中断对输入轴的驱动以改变齿轮,扭矩填充离合器接合以将驱动从辅助驱动轴传递到输出轴,并保持车辆的动量。该系统可以通过范围齿轮箱的副轴或通过地速取力驱动器将扭矩传递到输出轴。该专利技术在以下技术问题上存在改进空间:变速器整体能实现的档位切换较少,不能根据不同负载情况实现多档位切换;变速器整体结构复杂、占用空间大,制造成本和维护难度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紧凑,便于操控、能根据负载需求换挡的拖拉机自动变速器。

2、本专利技术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3、一种拖拉机自动变速器,包括:变速器外壳,变速器外壳内设有主变速系统、副变速系统以及pto取力离合器系统,主变速系统包括配合设置的传动轴组、行星齿轮组以及离合器系统,传动轴组能通过行星齿轮组和离合器系统实现动力换挡。发动机的一部分动力输出到主变速系统,然后通过副变速系统输出到车桥,从而驱动车轮,发动机的另一部分动力通过pto取力离合器系统输出到作业器具中,在具体操作过程中,通过按压按钮来对副变速系统的档位进行预选,以满足不同道路行驶速度需求,再根据实际负载对主变速系统进行动力换挡,以满足具体作业中的工况需求。

4、优选地,传动轴组包括同轴且前后顺序设置的主输入轴、主中间轴以及主输出轴,行星齿轮组包括配合连接的太阳轮一、第一行星齿轮、齿圈一以及行星架一,行星齿轮组还包括配合连接的太阳轮二、第二行星齿轮、齿圈二以及行星架二,行星架一与齿圈二固定,行星架二与齿圈一固定,太阳轮二固定于主中间轴,行星架二固定于主输出轴,离合器系统包括离合器一、离合器二、离合器三以及离合器四,离合器一的主动端与从动端分别与主输入轴和主中间轴固定,离合器二的主动端与从动端分别与主输入轴与行星架一固定,离合器三的主动端与从动端分别与太阳轮一和变速器壳体固定,离合器四的主动端与从动端分别与行星架一和变速器壳体固定。当离合器一和离合器四结合时,动力通过主输入轴依次传递至离合器一、主中间轴、太阳轮二、第二行星齿轮、行星架二,最终再传递至主输出轴进行输出,实现第一个动力档位的动力传递,当离合器一和离合器三结合,动力通过主输入轴依次传递至离合器一、主中间轴、太阳轮二、第二行星齿轮、齿圈二、行星架一、第一行星齿轮、齿圈一、行星架二,最终再传递至主输出轴进行输出,实现第二个动力档位的动力传递,当离合器一和离合器二结合,行星齿轮组内部形成刚性连接,此时行星齿轮组形成一个整体,主输入轴与主输出轴直接连接,不存在中间的动力传递,实现第三个动力档位的动力传递,当离合器二与离合器三结合,动力通过主输入轴依次传递至离合器二、行星架一、第一行星齿轮、齿圈一、行星架二,最终通过主输出轴进行动力输出,实现第四个动力档位的动力传递。

5、优选地,副变速系统包括轴线平行设置的副中间轴、惰轮轴以及副输出轴一,副中间轴与主输出轴同轴设置,惰轮轴与主输出轴固定轴距布设,副变速系统还包括配合连接的定轴齿轮组和同步器组。

6、优选地,定轴齿轮组包括空套在主输出轴上的齿轮一和齿轮二、固定于主输出轴上的齿轮三、空套在副输出轴一上的齿轮四和齿轮五、固定于副输出轴一的齿轮六和齿轮七、固定于惰轮轴的齿轮八和齿轮九、固定于副中间轴的齿轮十和齿轮十一,齿轮一与齿轮六配合连接,齿轮二与齿轮七配合连接,齿轮八与齿轮三以及齿轮四配合连接,齿轮九与齿轮十一配合连接,齿轮五与齿轮十配合连接。

7、优选地,同步器组包括同步器一和同步器二,同步器一安装于主输出轴,齿轮一与齿轮二能通过同步器一分别固定于主输出轴,同步器二安装于副输出轴一上,齿轮四与齿轮五能通过同步器二分别固定于副输出轴一。主变速系统的输出轴作为副变速系统的输入轴,整个变速器系统的动力均由主动力系统的主输入轴进行动力传递,动力经过主变速系统的变速,在经过副变速系统的变速以及方向切换,最终将动力经过副变速系统的副输出轴一输出到拖拉机的前后车桥,从而驱动车辆行驶,当同步器一移动至齿轮一的一侧时,齿轮一与主输出轴卡接固定,动力通过主输出轴依次传递至同步器一、齿轮一、齿轮六,最终通过副输出轴一进行动力输出,实现第一个变速档位的动力传递,当同步器一移动至齿轮二的一侧时,齿轮二与主输出轴卡接固定,动力通过主输出轴依次传递至同步器一、齿轮二、齿轮七,最终通过副输出轴一进行动力输出,实现第二个变速档位的动力传递,当同步器二移动至齿轮五的一侧时,齿轮五与副输出轴一卡接,动力通过主输出轴依次传递至齿轮三、齿轮八、惰轮轴、齿轮九、齿轮十一、副中间轴、齿轮十、齿轮五、同步器二,最终通过副输出轴一进行动力输出,实现第三个变速档位的动力传递,当同步器二移动至齿轮四的一侧时,齿轮四与副输出轴一卡接固定,动力通过主输出轴依次传递至齿轮三、齿轮八、齿轮四、同步器二,最后通过副输出轴一进行动力输出,实现倒挡的动力传递。主变速系统中的离合器是通过电控液压系统来实现主动端与从动端的结合与分离,从而实现主变速的动力换挡;副变速系统的同步器系统通过伺服电机或电控液压系统来实现同步器位置切换,从而实现副变速的档位切换。作业中,预先选择副变速系统档位,工作中通过主变速机构动力换挡,调节发动机转速,使得发动机能工作在最佳转速和功率区域,以适应负载实时变化的需求。

8、优选地,pto取力离合器系统包括取力轴和离合器五,取力轴空套在主中间轴、主输出轴以及副输出轴一内,离合器五的主动端和从动端分别与主输入轴和取力轴固定。离合器五是通过电控液压系统来实现其主动端与从动端的结合与分离,从而实现取力轴上动力的输出和中断。

9、优选地,变速器外壳外侧设置有散热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拖拉机自动变速器,包括:变速器壳体(1),所述变速器壳体(1)内设有主变速系统、副变速系统以及PTO取力离合器系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拖拉机自动变速器,其特征是:所述传动轴组包括同轴且前后顺序设置的主输入轴(21)、主中间轴(22)以及主输出轴(23),所述行星齿轮组包括配合连接的太阳轮一(31)、第一行星齿轮(32)、齿圈一(33)以及行星架一(34),所述行星齿轮组还包括配合连接的太阳轮二(35)、第二行星齿轮(36)、齿圈二(37)以及行星架二(38),所述行星架一(34)与所述齿圈二(37)固定,所述行星架二(38)与所述齿圈一(33)固定,所述太阳轮二(35)固定于所述主中间轴(22),所述行星架二(38)固定于所述主输出轴(23),所述离合器系统包括离合器一(41)、离合器二(42)、离合器三(43)以及离合器四(44),所述离合器一(41)的主动端与从动端分别与所述主输入轴(21)和所述主中间轴(22)固定,所述离合器二(42)的主动端与从动端分别与所述主输入轴(21)与所述行星架一(34)固定,所述离合器三(43)的主动端与从动端分别与所述太阳轮一(31)和所述变速器壳体(1)固定,所述离合器四(44)的主动端与从动端分别与所述行星架一(34)和所述变速器壳体(1)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拖拉机自动变速器,其特征是:所述副变速系统包括轴线平行设置的副中间轴(24)、惰轮轴(25)以及副输出轴一(26),所述副中间轴(24)与所述主输出轴(23)同轴设置,所述惰轮轴(25)与所述主输出轴(23)固定轴距布设,所述副变速系统还包括配合连接的定轴齿轮组和同步器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拖拉机自动变速器,其特征是:所述定轴齿轮组包括空套在所述主输出轴(23)上的齿轮一(51)和齿轮二(52)、固定于所述主输出轴(23)上的齿轮三(53)、空套在所述副输出轴一(26)上的齿轮四(54)和齿轮五(55)、固定于所述副输出轴一(26)的齿轮六(56)和齿轮七(57)、固定于所述惰轮轴(25)的齿轮八(58)和齿轮九(59)、固定于所述副中间轴(24)的齿轮十(510)和齿轮十一(511),所述齿轮一(51)与所述齿轮六(56)配合连接,所述齿轮二(52)与所述齿轮七(57)配合连接,所述齿轮八(58)与所述齿轮三(53)以及齿轮四(54)配合连接,所述齿轮九(59)与所述齿轮十一(511)配合连接,所述齿轮五(55)与所述齿轮十(510)配合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拖拉机自动变速器,其特征是:所述同步器组包括同步器一(61)和同步器二(62),所述同步器一(61)安装于所述主输出轴(23),所述齿轮一(51)与所述齿轮二(52)能通过所述同步器一(61)分别固定于所述主输出轴(23),所述同步器二(62)安装于所述副输出轴一(26)上,所述齿轮四(54)与所述齿轮五(55)能通过所述同步器二(62)分别固定于所述副输出轴一(26)。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拖拉机自动变速器,其特征是:所述PTO取力离合器系统包括取力轴(27)和离合器五(45),所述取力轴(27)空套在所述主中间轴(22)、所述主输出轴(23)以及所述副输出轴一(26)内,所述离合器五(45)的主动端和从动端分别与所述主输入轴(21)和所述取力轴(27)固定。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拖拉机自动变速器,其特征是:所述变速器壳体(1)外侧设置有散热组件,所述散热组件包括外壳(70),所述外壳(70)固定于所述变速器壳体(1)外壁,所述外壳(70)中空且两端分别设置有风扇组件和导流组件,所述风扇组件包括电机(71),所述电机(71)的输出端设有桨叶(72),所述电机(71)外固定有用于支撑的连接杆(73),所述连接杆(73)与所述外壳(70)活动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拖拉机自动变速器,其特征是:所述外壳(70)在内侧开设有槽体,所述槽体内设置有加强圈(74),所述加强圈(74)具有U型开口,所述连接杆(73)卡接于所述U型开口内,所述加强圈(74)内部设有与所述U型开口对应的空腔,所述加强圈(74)采用导热材料。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拖拉机自动变速器,包括:变速器壳体(1),所述变速器壳体(1)内设有主变速系统、副变速系统以及pto取力离合器系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拖拉机自动变速器,其特征是:所述传动轴组包括同轴且前后顺序设置的主输入轴(21)、主中间轴(22)以及主输出轴(23),所述行星齿轮组包括配合连接的太阳轮一(31)、第一行星齿轮(32)、齿圈一(33)以及行星架一(34),所述行星齿轮组还包括配合连接的太阳轮二(35)、第二行星齿轮(36)、齿圈二(37)以及行星架二(38),所述行星架一(34)与所述齿圈二(37)固定,所述行星架二(38)与所述齿圈一(33)固定,所述太阳轮二(35)固定于所述主中间轴(22),所述行星架二(38)固定于所述主输出轴(23),所述离合器系统包括离合器一(41)、离合器二(42)、离合器三(43)以及离合器四(44),所述离合器一(41)的主动端与从动端分别与所述主输入轴(21)和所述主中间轴(22)固定,所述离合器二(42)的主动端与从动端分别与所述主输入轴(21)与所述行星架一(34)固定,所述离合器三(43)的主动端与从动端分别与所述太阳轮一(31)和所述变速器壳体(1)固定,所述离合器四(44)的主动端与从动端分别与所述行星架一(34)和所述变速器壳体(1)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拖拉机自动变速器,其特征是:所述副变速系统包括轴线平行设置的副中间轴(24)、惰轮轴(25)以及副输出轴一(26),所述副中间轴(24)与所述主输出轴(23)同轴设置,所述惰轮轴(25)与所述主输出轴(23)固定轴距布设,所述副变速系统还包括配合连接的定轴齿轮组和同步器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拖拉机自动变速器,其特征是:所述定轴齿轮组包括空套在所述主输出轴(23)上的齿轮一(51)和齿轮二(52)、固定于所述主输出轴(23)上的齿轮三(53)、空套在所述副输出轴一(26)上的齿轮四(54)和齿轮五(55)、固定于所述副输出轴一(26)的齿轮六(56)和齿轮七(57)、固定于所述惰轮轴(25)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国扬顾勇亭刘育吴鹏浪卢佳杰曹扬柯昊戴向豪储召磊申文权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万里扬股份有限公司杭州分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