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层中频加热圈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298082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3 14:46
本技术提供一种双层中频加热圈,包括进水加热圈和出水加热圈;加热圈中空通水,进水加热圈和出水加热圈之间设置连接两层加热圈空腔的孔洞,出水加热圈上设置喷水口,进水加热圈缺口处连接两条进水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中频弯管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层中频加热圈


技术介绍

1、中频弯管是将直管下料后,在钢管待弯部分套上中频感应圈,用机械转臂卡住管头,在感应圈中通入中频电流加热钢管,当钢管温度升高到塑性状态时, 在钢管后端用机械推力推进,进行弯制,弯制出的钢管部分迅速用冷却剂冷却, 这样边加热、边推进、边弯制、边冷却,不断将弯管弯制出来。中频弯管主要用于建筑圆弧型钢结构,隧道支承、车顶弯梁、地铁工程、铝门窗、天棚、包圆柱内骨架、凉台扶手、淋浴房门、生产线轨道、健身器材等多种行业。

2、中频弯管是先对管道进行中频加热,拉弯后再进行冷却,专利cn106734426a公开了一种一体式无芯弯管设备,“外冷却圈6的内部设置有环形水道,外冷却圈6的内周表面开设有若干与冷却水道相连通的水孔,中频加热装置的中心设置有与其配合的冷却水管4,冷却水管4的端部设置有与外冷却圈6相对应的内冷却圈7,内冷却圈7的外周开设有多个与冷却水管4相连通的水孔”但是冷却喷水时,往往是靠近冷却水管的水孔水压较大,远离冷却水管的水孔水压的水压较小,钢管各个部位冷却不均匀,影响管道的力学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双层中频加热圈。

2、本技术的目的是以下述方式实现的:

3、一种双层中频加热圈,包括进水加热圈和出水加热圈;加热圈中空通水,进水加热圈和出水加热圈之间设置连接两层加热圈空腔的孔洞,出水加热圈上设置喷水口,进水加热圈缺口处连接两条进水管。

4、所述的一种双层中频加热圈,所述进水管上设置稳定结构。

5、所述的一种双层中频加热圈, 所述稳定结构包括螺栓、绝缘木、螺母,螺栓焊接在两条进水管上,绝缘木上设置固定孔,螺栓从固定孔中穿过,用螺母拧紧固定。

6、所述的一种双层中频加热圈,进水加热圈圆环部分设置至少一条副进水管。

7、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通过将加热圈设置为双层,一层用于进水,一层用于出水,冷却水先由进水管进入进水加热圈,再由两层加热圈间的孔进入出水加热圈,再由出水加热圈上的喷水孔喷出,各喷水孔水压较为均衡。进水加热圈设置副进水管,进一步平衡各部分水压,同时增大进水量。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层中频加热圈,包括带缺口的中空圆环状中频加热圈,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频加热圈包括进水加热圈(12)和出水加热圈(13);进水加热圈(12)和出水加热圈(13)之间设置连接两层加热圈空腔的孔洞,出水加热圈(13)上设置喷水口(11),进水加热圈(12)缺口处连接两条进水管(121)。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层中频加热圈,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管(121)上设置稳定结构(122)。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双层中频加热圈,其特征在于:所述稳定结构(122)包括螺栓(1211)、绝缘木(1212)、螺母(1213),螺栓(1211)焊接在两条进水管上,绝缘木(1212)上设置固定孔,螺栓(1211)从固定孔中穿过,用螺母(1213)拧紧固定。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层中频加热圈,其特征在于:进水加热圈(12)圆环部分设置至少一条副进水管(1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层中频加热圈,包括带缺口的中空圆环状中频加热圈,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频加热圈包括进水加热圈(12)和出水加热圈(13);进水加热圈(12)和出水加热圈(13)之间设置连接两层加热圈空腔的孔洞,出水加热圈(13)上设置喷水口(11),进水加热圈(12)缺口处连接两条进水管(121)。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层中频加热圈,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管(121)上设置稳定结构(12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松节张开立白杨高永强梁术清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万达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