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井筒重建方法技术_技高网

井筒重建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1297988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3 14:46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井筒修复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井筒重建方法。井筒重建方法包括:向套损管内第一预设位置下入并坐封可清除的悬空封堵塞,第一预设位置在损坏段下方;固井附件包括自下向上依次密封连接的浮鞋、碰压座、修补衬管和膨胀式尾管悬挂器,将固井附件下入套损管内,修补衬管的底端低于损坏段且与悬空封堵塞间隔,膨胀式尾管悬挂器高于损坏段的顶端;通过固井附件向其底端外周且悬空封堵塞上方的环空空间注水泥浆,在预设侯凝时间后,使修补衬管的下端与套损管之间的环空空间密封;膨胀式尾管悬挂器膨胀,使膨胀式尾管悬挂器与套损管之间的环空空间密封;步骤S5、清除悬空封堵塞,下钻清除浮鞋、碰压座及浮鞋与悬空封堵塞之间的水泥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井筒修复,尤其涉及一种井筒重建方法


技术介绍

1、油井套管损坏会造成注采系统被破坏,储量控制程度变差,产量递减加快。

2、目前,采用膨胀管补贴技术修复破损井筒套管。该方法的基本原理是:先磨铣打通道,修复套管内径,然后下入膨胀管补贴原套管,重建井筒完整性。

3、但是,膨胀管补贴技术需要将套管内径修复至接近于原内径,比如,在补贴修复7寸套管(壁厚9.19mm,内径159.42mm)时,需要先将井筒套管内径修复至156mm以上,但这只适用于套管损坏轻微的井筒,而对于套管损坏情况比较严重的井,例如,在套管属于缩径变形损坏情况下,修套工具容易发生卡钻事故,导致难以要实现这一内径目标,再如,在套管属于错断变形损坏情况下,由于套管断开并且在轴向上错位,导致大尺寸修套工具不能通过,同样难以实现这一内径目标,而且,还常发生修套后套管再次变形回弹,同样难以实现内径目标。

4、目前,还有采用挤注水泥方式进行套管损坏治理,直接将水泥挤注在套损点上,但是,对于井漏比较严重的井,挤注水泥易发生漏失,井筒承压能力难以保证。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井筒重建方法,施工工艺简单,重建的井筒承压能力高,也可以在修复套管通径后的尺寸无法满足套管补贴通径要求的情况下使用。

2、为达此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3、井筒重建方法,用于修复套损管的损坏段,包括:

4、步骤s1、向所述套损管内第一预设位置下入并坐封可清除的悬空封堵塞,所述第一预设位置在所述损坏段下方;

5、步骤s2、固井附件包括自下向上依次密封连接的浮鞋、碰压座、修补衬管和膨胀式尾管悬挂器,将所述固井附件下入所述套损管内第二预设位置,在所述第二预设位置,所述修补衬管的底端低于所述损坏段且与所述悬空封堵塞间隔,所述膨胀式尾管悬挂器高于所述损坏段的顶端;

6、步骤s3、通过所述固井附件向其底端外周且所述悬空封堵塞上方的环空空间注水泥浆,在预设侯凝时间后,形成使所述修补衬管的下端与所述套损管之间的环空空间密封的环空水泥体;

7、步骤s4、所述膨胀式尾管悬挂器膨胀,使所述膨胀式尾管悬挂器与所述套损管之间的环空空间密封;

8、步骤s5、清除所述悬空封堵塞,下钻清除所述浮鞋、所述碰压座及所述浮鞋与所述悬空封堵塞之间的水泥块。

9、作为所述井筒重建方法的可选实施例,所述步骤s2中,所述将所述固井附件下入所述套损管内第二预设位置具体包括:将所述固井附件连接在中心管的头端上,利用所述中心管将所述固井附件下至所述第二预设位置。

10、作为所述井筒重建方法的可选实施例,所述固井附件还包括第一胶塞,所述修补衬管内具有第二胶塞,所述步骤s3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1、s301、利用所述中心管向所述固井附件注入水泥浆,水泥浆经所述碰压座及所述浮鞋流出,并向所述固井附件与所述套损管的环空空间上返;

12、s302、所述第一胶塞沿所述中心管下行,顶替所述中心管内的水泥浆;

13、s303、所述第一胶塞沿所述固井附件下行至与所述第二胶塞复合为复合胶塞;

14、s304、所述复合胶塞下行,顶替所述固井附件内的水泥浆,直至碰压碰压座,封闭所述碰压座的导流孔,完成作业。

15、作为所述井筒重建方法的可选实施例,在所述步骤s1之前还包括:磨铣所述套损管,以修复所述套损管的通径,以满足所述固井附件顺畅下入。

16、作为所述井筒重建方法的可选实施例,所述悬空封堵塞为可溶桥塞,在所述步骤s5中溶解所述悬空封堵塞。

17、作为所述井筒重建方法的可选实施例,在所述步骤s2之前还包括:勘测所述损坏段的长度,依据所述损坏段的长度确定所述修补衬管的长度,所述修补衬管的长度大于所述损坏段。

18、作为所述井筒重建方法的可选实施例,所述膨胀式尾管悬挂器包括膨胀管、套设固定在膨胀管外周的密封环以及可活动的设置在膨胀管内的膨胀锥,所述步骤s4包括:通过中心管使所述固井附件中形成憋压,在压力达到预设压力值后,所述膨胀锥上行将所述膨胀管胀开,使所述密封环密封抵贴在所述损坏段上方的所述套损管。

19、作为所述井筒重建方法的可选实施例,在所述第二预设位置,所述修补衬管的上端高于所述损坏段的上端5m以上,所述修补衬管的下端低于所述损坏段的下端5m以上。

20、作为所述井筒重建方法的可选实施例,所述悬空封堵塞与所述损坏段的下端的间距不大于10m。

21、有益效果:

22、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井筒重建方法,以悬空封堵塞为底,利用固井附件向其与套损管的环空间隙注入水泥浆上返,实现修补衬管与对损坏段下方的密封固连。水泥浆上返填充,密封效果好,稳定性高,承压能力高。悬空封堵塞的使用,便于控制水泥浆的使用量,将水泥浆主要用于上返至损坏段的环空空间,大大节约了损坏段下方密封的施工成本。利用膨胀式尾管悬挂器实现与损坏段上方的密封固定,工艺成熟,实施简单。而修补衬管与膨胀式尾管悬挂器密封连接为一体,整体代替原损坏段,从而保证了较高的承压能力。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井筒重建方法,用于修复套损管(10)的损坏段(12),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井筒重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将所述固井附件下入所述套损管(10)内第二预设位置具体包括:将所述固井附件连接在中心管(2)的头端上,利用所述中心管(2)将所述固井附件下至所述第二预设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井筒重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固井附件还包括第一胶塞(1),所述修补衬管(7)内具有第二胶塞(6),所述步骤S3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井筒重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1之前还包括:磨铣所述套损管(10),以修复所述套损管(10)的通径,以满足所述固井附件顺畅下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井筒重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悬空封堵塞为可溶桥塞,在所述步骤S5中溶解所述悬空封堵塞。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井筒重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2之前还包括:勘测所述损坏段(12)的长度,依据所述损坏段(12)的长度确定所述修补衬管(7)的长度,所述修补衬管(7)的长度大于所述损坏段(12)。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井筒重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膨胀式尾管悬挂器包括膨胀管(3)、套设固定在膨胀管(3)外周的密封环(4)以及可活动的设置在膨胀管(3)内的膨胀锥(5),所述步骤S4包括:通过中心管(2)使所述固井附件中形成憋压,在压力达到预设压力值后,所述膨胀锥(5)上行将所述膨胀管(3)胀开,使所述密封环(4)密封抵贴在所述损坏段(12)上方的所述套损管(10)。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井筒重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预设位置,所述修补衬管(7)的上端高于所述损坏段(12)的上端5m以上,所述修补衬管(7)的下端低于所述损坏段(12)的下端5m以上。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井筒重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悬空封堵塞与所述损坏段(12)的下端的间距不大于10m。

...

【技术特征摘要】

1.井筒重建方法,用于修复套损管(10)的损坏段(12),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井筒重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将所述固井附件下入所述套损管(10)内第二预设位置具体包括:将所述固井附件连接在中心管(2)的头端上,利用所述中心管(2)将所述固井附件下至所述第二预设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井筒重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固井附件还包括第一胶塞(1),所述修补衬管(7)内具有第二胶塞(6),所述步骤s3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井筒重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1之前还包括:磨铣所述套损管(10),以修复所述套损管(10)的通径,以满足所述固井附件顺畅下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井筒重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悬空封堵塞为可溶桥塞,在所述步骤s5中溶解所述悬空封堵塞。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井筒重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2之前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丰罗凯高文龙阎卫军易发新孙立伟夏泊洢杨行霍爱莉王磊钟勇李虎尚宪飞罗欢叶西安罗华马勇尹金伟朱千千何璐璐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