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地下管廊施工,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软质岩的矩形顶管装置。
技术介绍
1、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为满足城市电力、通信,燃气、供热、给排水等多种功能的需要,地下综合管廊应运而生。地下综合管廊常与地上构筑物存在交叉,需采用顶管下穿工艺。现有的管廊主要有矩形管廊和圆形管廊两种形式;在地下综合管廊的截面尺寸较小的情况下一般采用圆形管廊结构,在地下综合管廊的截面尺寸较大情况下一般采用矩形管廊结构。对于矩形管廊结构的顶管下穿施工主要有两种施工方法,一是采用与矩形管廊结构相匹配的矩形顶管机进行管廊的顶进施工作业;二是采用多个小型的圆型顶管机进行管廊的顶进施工作业。
2、对于同样规格的矩形管廊,采用矩形顶管机进行顶管下穿施工所需要的成本,小于采用多个小型的圆型顶管机进行顶管下穿施工所需要的施工成本,因此一般优先采用矩形顶管机进行管廊的顶进施工作业。但是,根据现有《综合管廊矩形顶管技术标准》,当顶管机的顶进范围存在单轴抗压强度大于5mpa以上岩层情况时,不宜采用矩形顶管机进行管廊的顶进施工作业。所以,目前在一些软质岩层(中、强风化岩层,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适用于软质岩的矩形顶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软质岩的矩形顶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削搅拌系统包括土压舱结构(12)、用于切削地层的刀盘(13)、为刀盘(13)提供动力的动力单元(14)、以及切削土输送单元(15),所述土压舱结构(12)设在壳体(11)的前部,且与被切削地层(16)构成一个封闭空间;刀盘(13)设在土压舱内,所述刀盘(13)分层布设,多层所述刀盘(13)的切削面共同构成切削系统的切削工作区域;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适用于软质岩的矩形顶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刀盘(13)至少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软质岩的矩形顶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软质岩的矩形顶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削搅拌系统包括土压舱结构(12)、用于切削地层的刀盘(13)、为刀盘(13)提供动力的动力单元(14)、以及切削土输送单元(15),所述土压舱结构(12)设在壳体(11)的前部,且与被切削地层(16)构成一个封闭空间;刀盘(13)设在土压舱内,所述刀盘(13)分层布设,多层所述刀盘(13)的切削面共同构成切削系统的切削工作区域;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适用于软质岩的矩形顶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刀盘(13)至少设置两层,每层包括三个刀具,每一层刀具的轴心落在等腰三角形的三个角上,其中位于等腰三角形顶点的刀具轴心落在竖向对称面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适用于软质岩的矩形顶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土压舱结构(12)中横向和竖向对称面两侧的刀盘(13)数量均一致,且对称面两侧的刀盘(13)平行排布。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适用于软质岩的矩形顶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土压舱结构(12)分为隔舱板(12-1)和环形侧面(12-2),隔舱板(12-1)和环形侧面(12-2)均固定在壳体(11)上,隔舱板(12-1)与被切削地层(16)相对布设,环形侧面(12-2)呈喇叭状布设,环形侧面(12-2)一侧与隔舱板(12-1)固定相连,另一侧抵在被切削地层(16),隔舱板(12-1)、环形侧面(12-2)以及被切削地层(16)三者构成切削系统的切削工作区域;环形侧面(12-2)靠近被切削地层(16)侧的尺寸和壳体(11)的外壁尺寸相匹配。
6.根据权利要求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彬,黄煜森,解超超,王作新,邹德乾,郑云刚,张贺,郭厚涛,姜乃仁,
申请(专利权)人:中交一航局第三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