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尾气后处理壳体组件制造技术_技高网

尾气后处理壳体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297948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3 14:46
一种尾气后处理壳体组件,其包括内壳体、与所述内壳体固定在一起的锥体、至少部分包覆在所述内壳体上的壳体隔热罩以及至少部分包覆在所述锥体上的锥体隔热罩,其中所述内壳体中用以封装尾气后处理载体;所述壳体隔热罩包括第一焊接爪、位于所述第一焊接爪的一侧且与所述第一焊接爪相连通的第一开槽以及位于所述第一焊接爪的另一侧且与所述第一焊接爪相连通的第二开槽;所述第一焊接爪包括第一焊接部以及靠近所述第一焊接部的第一伸缩部,所述第一焊接部用以焊接于所述锥体和/或所述锥体隔热罩,所述第一伸缩部能够沿着所述内壳体的轴向伸缩以吸收热变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尾气后处理壳体组件,属于发动机尾气后处理。


技术介绍

1、相关技术中的尾气后处理壳体组件通常包括若干焊接在一起的隔热罩。当尾气后处理壳体组件工作于高温条件下时,所述隔热罩容易发生变形、开裂,甚至失效。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靠性较高的尾气后处理壳体组件。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尾气后处理壳体组件,其包括内壳体、与所述内壳体固定在一起的锥体、至少部分包覆在所述内壳体上的壳体隔热罩以及至少部分包覆在所述锥体上的锥体隔热罩,其中所述内壳体中用以封装尾气后处理载体;所述壳体隔热罩包括第一焊接爪、位于所述第一焊接爪的一侧且与所述第一焊接爪相连通的第一开槽以及位于所述第一焊接爪的另一侧且与所述第一焊接爪相连通的第二开槽;所述第一焊接爪包括第一焊接部以及靠近所述第一焊接部的第一伸缩部,所述第一焊接部用以焊接于所述锥体和/或所述锥体隔热罩,所述第一伸缩部能够沿着所述内壳体的轴向伸缩以吸收热变形。

3、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焊接部焊接于所述锥体隔热罩。

4、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在所述第一焊接部焊接于所述锥体隔热罩之前,所述第一焊接部设有压接在所述锥体隔热罩上的压接部。

5、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伸缩部是冲压形成在所述第一焊接爪上的第一隆起部。

6、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壳体隔热罩包括第一隔热罩和第二隔热罩,所述第一焊接爪、所述第一开槽以及所述第二开槽均设于所述第一隔热罩上;所述第一隔热罩与所述第二隔热罩焊接固定于所述内壳体。

7、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锥体为进气锥体。

8、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锥体隔热罩包括第二焊接爪、位于所述第二焊接爪的一侧且与所述第二焊接爪相连通的第三开槽以及位于所述第二焊接爪的另一侧且与所述第二焊接爪相连通的第四开槽;所述第二焊接爪包括第二焊接部以及靠近所述第二焊接部的第二伸缩部,所述第二焊接部用以焊接于所述锥体,所述第二伸缩部能够沿着所述内壳体的轴向伸缩以吸收热变形。

9、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二伸缩部是冲压形成在所述第二焊接爪上的第二隆起部。

10、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壳体隔热罩包括第一压平面,所述第一焊接爪位于所述第一压平面所在的区域。

11、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锥体隔热罩包括第二压平面,所述第二焊接爪位于所述第二压平面所在的区域。

12、相较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的壳体隔热罩包括第一焊接爪、位于所述第一焊接爪的一侧且与所述第一焊接爪相连通的第一开槽以及位于所述第一焊接爪的另一侧且与所述第一焊接爪相连通的第二开槽;所述第一焊接爪包括第一焊接部以及靠近所述第一焊接部的第一伸缩部,所述第一焊接部用以焊接于所述锥体和/或所述锥体隔热罩,所述第一伸缩部能够沿着所述内壳体的轴向伸缩以吸收热变形。如此设置,提高了所述尾气后处理壳体组件的壳体隔热罩的可靠性,降低了其发生失效的风险。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尾气后处理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内壳体、与所述内壳体固定在一起的锥体、至少部分包覆在所述内壳体上的壳体隔热罩以及至少部分包覆在所述锥体上的锥体隔热罩,其中所述内壳体中用以封装尾气后处理载体;所述壳体隔热罩包括第一焊接爪、位于所述第一焊接爪的一侧且与所述第一焊接爪相连通的第一开槽以及位于所述第一焊接爪的另一侧且与所述第一焊接爪相连通的第二开槽;所述第一焊接爪包括第一焊接部以及靠近所述第一焊接部的第一伸缩部,所述第一焊接部用以焊接于所述锥体和/或所述锥体隔热罩,所述第一伸缩部能够沿着所述内壳体的轴向伸缩以吸收热变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尾气后处理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焊接部焊接于所述锥体隔热罩。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尾气后处理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焊接部焊接于所述锥体隔热罩之前,所述第一焊接部设有压接在所述锥体隔热罩上的压接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尾气后处理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伸缩部是冲压形成在所述第一焊接爪上的第一隆起部。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尾气后处理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隔热罩包括第一隔热罩和第二隔热罩,所述第一焊接爪、所述第一开槽以及所述第二开槽均设于所述第一隔热罩上;所述第一隔热罩与所述第二隔热罩焊接固定于所述内壳体。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尾气后处理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锥体为进气锥体。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尾气后处理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锥体隔热罩包括第二焊接爪、位于所述第二焊接爪的一侧且与所述第二焊接爪相连通的第三开槽以及位于所述第二焊接爪的另一侧且与所述第二焊接爪相连通的第四开槽;所述第二焊接爪包括第二焊接部以及靠近所述第二焊接部的第二伸缩部,所述第二焊接部用以焊接于所述锥体,所述第二伸缩部能够沿着所述内壳体的轴向伸缩以吸收热变形。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尾气后处理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伸缩部是冲压形成在所述第二焊接爪上的第二隆起部。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尾气后处理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隔热罩包括第一压平面,所述第一焊接爪位于所述第一压平面所在的区域。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尾气后处理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锥体隔热罩包括第二压平面,所述第二焊接爪位于所述第二压平面所在的区域。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尾气后处理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内壳体、与所述内壳体固定在一起的锥体、至少部分包覆在所述内壳体上的壳体隔热罩以及至少部分包覆在所述锥体上的锥体隔热罩,其中所述内壳体中用以封装尾气后处理载体;所述壳体隔热罩包括第一焊接爪、位于所述第一焊接爪的一侧且与所述第一焊接爪相连通的第一开槽以及位于所述第一焊接爪的另一侧且与所述第一焊接爪相连通的第二开槽;所述第一焊接爪包括第一焊接部以及靠近所述第一焊接部的第一伸缩部,所述第一焊接部用以焊接于所述锥体和/或所述锥体隔热罩,所述第一伸缩部能够沿着所述内壳体的轴向伸缩以吸收热变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尾气后处理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焊接部焊接于所述锥体隔热罩。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尾气后处理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焊接部焊接于所述锥体隔热罩之前,所述第一焊接部设有压接在所述锥体隔热罩上的压接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尾气后处理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伸缩部是冲压形成在所述第一焊接爪上的第一隆起部。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尾气后处理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隔热罩包括第一隔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玮黄飞付鑫龙李宏伟
申请(专利权)人:天纳克苏州排放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