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气处理系统以及车辆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1296789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3 14:45
本申请涉及车辆尾气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排气处理系统以及车辆。该排气处理系统包括:排气冷却装置、催化器壳体和氮氧捕集催化器;所述氮氧捕集催化器设置在所述催化器壳体内;所述催化器壳体朝向所述排气冷却装置的一端设有进气管,所述进气管的前端与所述排气冷却装置连通,后端与所述氮氧捕集催化器连通,所述进气管上开设有排水孔。该排气处理系统,通过在氮氧捕集催化器的前侧设置排气冷却装置,从而利用排气冷却装置的热交换实现对氮氧捕集催化器的进气口处的排气降温的效果,进而保证氮氧捕集催化器能够处于高效转化率的工作环境下;通过进气管上开设排水孔的设置能够保证冷凝水通过排水孔不继续跟着排气进入到氮氧捕集催化器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车辆尾气处理,尤其涉及一种排气处理系统。


技术介绍

1、稀燃是发动机提升热效率的一种手段,在富氧条件下容易产生nox,当前主流方案主要是使用氮氧捕集催化器(lean nox trap)作为排气处理方式。当使用氮氧捕集催化器时,需要保证氮氧捕集催化器的进气温度不能过高,现有的车辆往往通过排气冷却装置对氮氧捕集催化器的进风进行冷却,但是伴随排气冷却装置对气体的降温工作,会产生过多的冷凝水,这些冷凝水进入到氮氧捕集催化器不仅会降低其转化效率,也会对氮氧捕集催化器的内部结构进行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排气处理系统。

2、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排气处理系统,包括:排气冷却装置、催化器壳体和氮氧捕集催化器;

3、所述氮氧捕集催化器设置在所述催化器壳体内;

4、所述催化器壳体朝向所述排气冷却装置的一端设有进气管,所述进气管的前端与所述排气冷却装置连通,后端与所述氮氧捕集催化器连通,所述进气管上开设有排水孔。

5、可选的,所述催化器壳体朝向所述排气冷却装置的一端设有集水槽,所述排水孔与所述集水槽连通。

6、可选的,所述集水槽与所述氮氧捕集催化器通过隔板隔离,所述进气管插入到所述催化器壳体内部的一端与所述隔板插接配合。

7、可选的,所述隔板上设有液面高度限位板,所述液面高度限位板沿水平方向垂直设置在所述隔板上,并用于遮盖所述集水槽。

8、可选的,还包括前消音器,所述前消音器安装在所述集水槽和所述氮氧捕集催化器之间。

9、可选的,所述氮氧捕集催化器的周侧设有衬垫,所述氮氧捕集催化器通过所述衬垫安装在所述催化器壳体的内壁上。

10、可选的,还包括氮氧传感器,所述氮氧传感器设置在所述氮氧捕集催化器的出气口,所述氮氧传感器与车辆控制器电连接。

11、可选的,还包括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设置在所述氮氧捕集催化器的进气口,所述温度传感器与车辆控制器电连接。

12、可选的,还包括与车辆控制器电连接的里程传感器。

13、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车辆,包括如上所述的排气处理系统。

14、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15、本申请提供的排气处理系统,通过在氮氧捕集催化器的前侧设置排气冷却装置,从而利用排气冷却装置的热交换实现对氮氧捕集催化器的进气口处的排气降温的效果,进而保证氮氧捕集催化器能够处于高效转化率的工作环境下;通过进气管上开设排水孔的设置不仅能够保证冷凝水通过排水孔不继续跟着排气进入到氮氧捕集催化器内,防止冷凝水污染氮氧捕集催化器,同时也能保证排气冷却装置与氮氧捕集催化器之间的空气流畅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排气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排气冷却装置、催化器壳体和氮氧捕集催化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气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器壳体朝向所述排气冷却装置的一端设有集水槽,所述排水孔与所述集水槽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排气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槽与所述氮氧捕集催化器通过隔板隔离,所述进气管插入到所述催化器壳体内部的一端与所述隔板插接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排气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上设有液面高度限位板,所述液面高度限位板沿水平方向垂直设置在所述隔板上,并用于遮盖所述集水槽。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排气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前消音器,所述前消音器安装在所述集水槽和所述氮氧捕集催化器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气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氮氧捕集催化器的周侧设有衬垫,所述氮氧捕集催化器通过所述衬垫安装在所述催化器壳体的内壁上。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排气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氮氧传感器,所述氮氧传感器设置在所述氮氧捕集催化器的出气口,所述氮氧传感器与车辆控制器电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排气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设置在所述氮氧捕集催化器的进气口,所述温度传感器与车辆控制器电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排气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车辆控制器电连接的里程传感器。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排气处理系统。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排气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排气冷却装置、催化器壳体和氮氧捕集催化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气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器壳体朝向所述排气冷却装置的一端设有集水槽,所述排水孔与所述集水槽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排气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槽与所述氮氧捕集催化器通过隔板隔离,所述进气管插入到所述催化器壳体内部的一端与所述隔板插接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排气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上设有液面高度限位板,所述液面高度限位板沿水平方向垂直设置在所述隔板上,并用于遮盖所述集水槽。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排气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前消音器,所述前消音器安装在所述集水槽和所述氮氧捕集催化器之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万骞青坷吴孟兵杨孝新李光武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车和家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