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侧馈腔体阵列天线及毫米波雷达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296873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3 14:45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侧馈腔体阵列天线及毫米波雷达装置,属于天线技术领域,包括天线口,还包括过渡段、腔体和侧馈波导;所述腔体的一侧面上固定连接有侧馈波导;所述腔体的上端通过过渡段连接有天线口;所述过渡段有一个或多个,所述天线口有一个或多个;所述过渡段内部开设的传递通道与天线口内部开设的天线通槽上下一一对应且相互连通,过渡段与腔体连通。通过上述方式,本技术采用波导馈电,大大降低了馈电链路损耗;本技术不需要与雷达芯片共面设计,可以与雷达芯片分层设计,有效降低雷达尺寸;本技术的工作带宽较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天线,具体涉及一种侧馈腔体阵列天线及毫米波雷达装置


技术介绍

1、毫米波雷达是工作在毫米波波段探测的雷达,频段一般为30ghz~300ghz,波长1~10mm,介于微波和厘米波之间。毫米波雷达具有频带宽、波长短、波束窄、重量轻、分辨力强和穿透性强等特点。与微波相比,毫米波雷达分辨力高,结构轻便小巧;与红外和可见光相比,毫米波雷达穿透性更强,受气候的影响较小,能保证雷达在雨雪暴风、烟尘等恶劣环境中正常检测,具有全天候全时工作的特性,这些优点让毫米波雷达成为高级辅助驾驶、无人驾驶的核心传感器之一。

2、随着高级辅助驾驶的深入发展,车载毫米波雷达也由3d雷达向4d成像雷达跃进,在原来的距离维、速度维、方位维的基础上,再加上高度维度的探测,要求雷达有更多的通道、更高的分辨率,相应的也会有更多的雷达天线。而目前广泛应用的微带阵列天线,依旧存在以下缺陷:

3、1、微带阵列天线往往采用平面传输线馈电,介质损耗较大;

4、2、需要与雷达芯片共面设计,随着天线数量的增加,必定导致车载雷达尺寸的增大;

5、3、带宽较窄。

6、基于此,本技术设计了一种侧馈腔体阵列天线及毫米波雷达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缺点,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侧馈腔体阵列天线及毫米波雷达装置。

2、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3、一种侧馈腔体阵列天线,包括天线口,还包括过渡段、腔体和侧馈波导;

4、所述腔体的一侧面上固定连接有侧馈波导;

5、所述腔体的上端通过过渡段连接有天线口;

6、所述过渡段有一个或多个,所述天线口有一个或多个;

7、所述过渡段内部开设的传递通道与天线口内部开设的天线通槽上下一一对应且相互连通,过渡段与腔体连通。

8、更进一步的,所述过渡段有一个时,过渡段的内部开设有若干组上下贯穿的传递通道。

9、更进一步的,所述过渡段有多个时,各过渡段的内部均开设有一组上下贯穿的传递通道。

10、更进一步的,所述天线口有一个时,天线口的内部开设有若干组上下贯穿的天线通槽。

11、更进一步的,所述天线口有多个时,各天线口的内部均开设有一组上下贯穿的天线通槽。

12、更进一步的,传递通道的数量与天线通槽的数量一致且一一上下对应,各传递通道的上端与其上方的天线通槽连通,传递通道的下端与腔体连通。

13、更进一步的,所述天线口是1×n个的阵列天线口,其中2≤n≤16;n代表天线通槽的个数。

14、更进一步的,天线口沿直线排列。

15、一种毫米波雷达装置,包括所述的侧馈腔体阵列天线和毫米波雷达板。

16、更进一步的,在发射过程中,高频毫米波信号经由毫米波雷达板到侧馈波导,接着到腔体,挨下来到过渡段,最后经由天线口辐射到自由空间;

17、接收过程中,毫米波信号从自由空间到由天线口,再到过渡段,继而到腔体、再经由侧馈波导,最后到毫米波雷达板。

18、有益效果

19、本技术采用波导馈电,大大降低了馈电链路损耗;

20、本技术不需要与雷达芯片共面设计,可以与雷达芯片分层设计,有效降低雷达尺寸;

21、本技术的工作带宽较宽;

22、本技术的结构简单,对加工精度要求较低,有利于提高生产成品率。附图说明

2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4、图1为本技术的侧馈腔体阵列天线的立体图;

25、图2为本技术的侧馈腔体阵列天线的分解图;

26、图3为本技术的毫米波雷达装置的主视图;

27、图4为本技术天线口有六个时的侧馈腔体阵列天线的结构立体图;

28、图5为本技术天线口有一个时的侧馈腔体阵列天线的结构立体图;

29、图6为本技术侧馈波导为曲形时的结构立体图。

30、图中的标号分别代表:

31、1.天线口2.过渡段3.腔体4.侧馈波导5.毫米波雷达板6.天线通槽7.传递通道。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侧馈腔体阵列天线,包括天线口(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过渡段(2)、腔体(3)和侧馈波导(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侧馈腔体阵列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段(2)有一个时,过渡段(2)的内部开设有若干组上下贯穿的传递通道(7)。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侧馈腔体阵列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段(2)有多个时,各过渡段(2)的内部均开设有一组上下贯穿的传递通道(7)。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侧馈腔体阵列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线口(1)有一个时,天线口(1)的内部开设有若干组上下贯穿的天线通槽(6)。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侧馈腔体阵列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线口(1)有多个时,各天线口(1)的内部均开设有一组上下贯穿的天线通槽(6)。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侧馈腔体阵列天线,其特征在于,传递通道(7)的数量与天线通槽(6)的数量一致且一一上下对应,各传递通道(7)的上端与其上方的天线通槽(6)连通,传递通道(7)的下端与腔体(3)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侧馈腔体阵列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线口(1)是1×N个的阵列天线口,其中2≤N≤16;N代表天线通槽(6)的个数。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侧馈腔体阵列天线,其特征在于,天线口(1)沿直线排列。

9.一种毫米波雷达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8所述的侧馈腔体阵列天线和毫米波雷达板(5)。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侧馈腔体阵列天线,包括天线口(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过渡段(2)、腔体(3)和侧馈波导(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侧馈腔体阵列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段(2)有一个时,过渡段(2)的内部开设有若干组上下贯穿的传递通道(7)。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侧馈腔体阵列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段(2)有多个时,各过渡段(2)的内部均开设有一组上下贯穿的传递通道(7)。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侧馈腔体阵列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线口(1)有一个时,天线口(1)的内部开设有若干组上下贯穿的天线通槽(6)。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侧馈腔体阵列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线口(1)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绪斐蔡铭王正龙王其钰
申请(专利权)人:复睿智行智能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