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漏光效果的检测方法技术_技高网

一种漏光效果的检测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1296089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3 14:4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漏光效果的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人工挑选透光程度符合要求的一批样品。步骤2:将样品依次放置在测试架上进行测试,检测每个样品的盲孔处的透光数值。步骤3:取该批样品透光数值的平均值作为漏光检测的阈值。步骤4:将待测的模组放置在测试架上,测试时点亮待测的模组并令其显示为黑屏状态,通过亮度感应器检测待测的模组的盲孔处的透光数值,并将获得的透光数值与阈值进行比较,当小于等于阈值时,则待测的模组合格,反之则不合格。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1、实现漏光检测的自动化测试,具有准确客观的优点;2、将检验盲孔漏光与模组的电测工序合二为一,缩短模组生产流程,可以提升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显示模组,尤其涉及一种漏光效果的检测方法


技术介绍

1、显示屏行业为了满足高屏占比的需要,推出了盲孔显示屏。盲孔显示屏的结构为在液晶显示玻璃上预留相应位置不进行显示,在该位置对应的背光上做挖空避让,以便预留放置摄像头的空间。在该位置做避让后,显示屏在工作时由于背光发光的原因,会有光线进入该区域,从而影响摄像头的正常工作。从显示模组的生产流程来说,除显示模组的其他生产及检验工序外,为了监控盲孔位置的漏光,通常需要设置相应工序对漏光的程度监控。而现有技术存在如下问题:1、当前监控的手段主要是肉眼检测,而肉眼检测受环境光、检测人员自身及检测人员与待测产品的距离等因素干扰较大,导致误判的比例较高。2、需要设置专门的检验工序及人员,成本较高,效率低下。

2、因此,现有技术存在缺陷,需要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漏光效果的检测方法。

2、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漏光效果的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3、步骤1:人工挑选透光程度符合要求的一批样品;

4、步骤2:将样品依次放置在测试架上进行测试,测试时点亮样品并令其显示为黑屏状态,通过亮度感应器检测每个样品的盲孔处的透光数值;

5、步骤3:取该批样品透光数值的平均值作为漏光检测的阈值;

6、步骤4:将待测的模组放置在测试架上,测试时点亮待测的模组并令其显示为黑屏状态,通过亮度感应器检测待测的模组的盲孔处的透光数值,并将获得的透光数值与阈值进行比较,当小于等于阈值时,则待测的模组合格,反之则不合格。

7、进一步地,本方法中还包括步骤5:输出测试结果。

8、进一步地,所述步骤5中,通过在待测的模组上直接显示测试结果。

9、进一步地,所述步骤5中,合格时在待测的模组上显示绿色字体的“pass”字样,不合格时在待测的模组上显示红色字体的“fail”字样。

10、进一步地,所述测试架包括产品放置平台,所述产品放置平台包括有与待测的模组外形相匹配的产品槽,所述产品槽上对应待测的模组的盲孔处设有亮度感应器以及用于连接点亮待测的模组的连接器,所述测试架上还设有压板,所述压板可以覆盖放置在产品槽处的待测的模组的盲孔,所述压板用于防止外部光线进入待测的模组的盲孔。

11、进一步地,所述压板朝向待测的模组的一面还设有缓冲层。

12、进一步地,所述压板与所述产品放置平台转动连接。

13、采用上述方案,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1、实现漏光检测的自动化测试,具有准确客观的优点;2、将检验盲孔漏光与模组的电测工序合二为一,缩短模组生产流程,可以提升效率。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漏光效果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漏光效果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步骤5:输出测试结果。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漏光效果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中,通过在待测的模组上直接显示测试结果。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漏光效果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中,合格时在待测的模组上显示绿色字体的“PASS”字样,不合格时在待测的模组上显示红色字体的“FAIL”字样。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漏光效果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试架包括产品放置平台,所述产品放置平台包括有与待测的模组外形相匹配的产品槽,所述产品槽上对应待测的模组的盲孔处设有亮度感应器以及用于连接点亮待测的模组的连接器,所述测试架上还设有压板,所述压板可以覆盖放置在产品槽处的待测的模组的盲孔,所述压板用于防止外部光线进入待测的模组的盲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漏光效果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板朝向待测的模组的一面还设有缓冲层。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漏光效果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板与所述产品放置平台转动连接。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漏光效果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漏光效果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步骤5:输出测试结果。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漏光效果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中,通过在待测的模组上直接显示测试结果。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漏光效果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中,合格时在待测的模组上显示绿色字体的“pass”字样,不合格时在待测的模组上显示红色字体的“fail”字样。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漏光效果的检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继龙骆志锋徐妍妍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同兴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