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微地震勘探,涉及智能换道系统,具体是一种微震监测系统的智能换道系统、装置和方法。
技术介绍
1、微震监测系统在煤矿井下在线监测的应用越来越多,目前长距离的工作面监测成为了微震监测的主要应用环境,现有的微震监测系统中监测分站一次可监测的通道数都有限,大部分的监测通道数是6通道监测,为了保证对长工作面有一个持续性地监测,目前采用滚动监测的方式,就是当前面的监测点失去监测作用后就要将后续检波器接入监测主线缆中,将监测分站中所接入的总通道数补齐;通过滚动监测的方式将后续的监测点接入道监测传输线缆中,再传输到监测主机中最后将信息传输带地面监测服务器进行实时监测的数据显示和数据保存。
2、综上所述,现有的换道的方式增加人力、频繁破线、线束较多接线对现场施工人员的专业要求较高、过多的接线接头会引入更多的干扰,对有效信号采集产生不利影响、整个换道过程相对流程较多复杂性强,对工程开展效率较低,不能满足现有需求。因此,研制一种微震监测系统的智能换道装置尤为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1、针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微震监测系统的智能换道系统,包括相连的隔爆电源和监测分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监测分站上通过监测大线连接有多个智能换道机构,每个所述的智能换道机构分别对应连接有一个检波器;所述的智能换道机构通过井下环网与地面PC端服务器建立通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震监测系统的智能换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智能换道机构包括电源稳压单元,所述的电源稳压单元上分别连接有锂离子电池和控制电路,所述的控制电路上连接有监测分站。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微震监测系统的智能换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源稳压单元包括芯片U3、电阻R8、电容C3、电容C4、电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微震监测系统的智能换道系统,包括相连的隔爆电源和监测分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监测分站上通过监测大线连接有多个智能换道机构,每个所述的智能换道机构分别对应连接有一个检波器;所述的智能换道机构通过井下环网与地面pc端服务器建立通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震监测系统的智能换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智能换道机构包括电源稳压单元,所述的电源稳压单元上分别连接有锂离子电池和控制电路,所述的控制电路上连接有监测分站。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微震监测系统的智能换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源稳压单元包括芯片u3、电阻r8、电容c3、电容c4、电容c5和电容c6,其中,所述的芯片u3的引脚3与锂离子电池的正极、电容c3一端和电容c4一端共同连接,所述的锂离子电池的负极与电容c3第二端、电容c4第二端、芯片u3的引脚1、电容c5一端、电容c6一端和电阻r8一端共同连接且接地,所述的电容c5第二端与电容c6第二端、电阻r8第二端和芯片u3的引脚2、引脚4共同连接于一点,该共同连接点与所述的控制电路连接。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微震监测系统的智能换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控制电路包括主控芯片u1、模拟开关芯片u2、电阻r1、电阻r2、电阻r3、电阻r4、电阻r5、电阻r6、电阻r7、电容c1、电容c2、二极管d1和mos管v1,其中,所述的模拟开关芯片u2的引脚y0、z0分别与电阻r3一端、电阻r5一端连接,电阻r3第二端和电阻r5第二端分别与对应的检波器的两根引线连接于端口1和端口3;所述的模拟开关芯片u2的引脚y1、z1分别与电阻r4一端、电阻r6一端连接,电阻r4第二端和电阻r6第二端分别与监测大线的第一根线和第二根线连接于端口2和端口4;所述的模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闫文超,田小超,蒋必辞,陈龙,崔伟雄,王博,杨冬冬,陈刚,
申请(专利权)人:中煤科工西安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