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呼吸道防感染隔离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290787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3 14:42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呼吸道防感染隔离装置,包括支撑机构、折叠机构和隔离机构,支撑机构的底座上连接第一伸缩杆,底座上设有控制器,底座下方固定安装自锁万向轮,第一伸缩杆上端横向固定第二伸缩杆,第二伸缩杆与折叠机构的连接块固定连接,连接块下端设有消毒灯,折叠机构上设有电动伸缩机构,折叠机构与隔离机构连接,隔离机构的隔离外套和隔离垫之间通过拉链机构拆卸连接,隔离外套右侧设有透气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支撑机构和折叠机构的设计使得装置可以按照需要调整大小和位置以适应不同的病床和空间条件,隔离机构可以有效防止病毒传播,保护患者和医护人员的安全,并且医护人员方便观察患者的状态,也能让患者有更好的视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医疗辅助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呼吸道防感染隔离装置


技术介绍

1、呼吸道疾病作为一种十分容易传播的疾病,如何有效降低呼吸道疾病传染的概率,成为医生们的主要研究方向。在患有呼吸道疾病的病人住院治疗时,呼吸内科医务人员免不了要与其进行交谈,而在交谈过程中,患有呼吸道疾病的病人很有可能把传染病传染给医务人员,现在针对这种情况普遍采用的办法是戴口罩后将患者头部罩起来的双重隔离方式,而采用将患者头部罩起来的操作时,交谈过程中病人说话喷出的病菌会传播到隔离装置上,若不进行彻底清理,后续使用会有传播病菌的危险,而现有的呼吸内科防感染隔离装置设计简陋,舒适性差,并且目前的隔离装置在使用时为了防止乱动,通常采用加装螺钉的方式固定在床体上,拆装起来很不方便。

2、为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呼吸道防感染隔离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设计了一种呼吸道防感染隔离装置,可以按照需要来调整大小和位置,便于运输,以适应不同的床体和空间条件,并且能有效防止病毒和其他微生物的传播,保护患者和医护人员的安全,同时可以让医护人员方便地观察患者的状态,也能让患者有更好的视野。

2、为了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呼吸道防感染隔离装置,包括支撑机构、折叠机构和隔离机构。

3、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机构的底座与第一伸缩杆之间通过轴承座转动连接;所述底座上设有控制器;所述第一伸缩杆上端横向固定第二伸缩杆;所述第二伸缩杆与折叠机构的连接块固定连接;所述折叠机构上设有电动伸缩机构;所述折叠机构与隔离机构的内部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隔离机构的隔离垫通过固定带固定在床体上;所述隔离机构的隔离外套和隔离垫之间通过拉链机构拆卸连接。

4、进一步的,支撑机构包括底座、自锁万向轮、第一伸缩杆和第二伸缩杆;所述支撑机构的底座上设有轴承座;所述底座与第一伸缩杆之间通过轴承座转动连接;所述底座上固定连接固定杆;所述固定杆上端固定连接控制器;所述底座下方固定安装自锁万向轮;所述第一伸缩杆上设有第一限位扣;所述第二伸缩杆呈直角结构;所述第二伸缩杆上均设有第二限位扣。

5、进一步的,所述折叠机构包括连接架、折叠架、支撑杆和连接块;所述折叠架左右两侧均连接连接架;所述连接架包括连接横杆以及连接横杆两侧对称设置的连接竖杆;左侧所述连接架的连接横杆上设有连接块;左侧所述连接架的连接竖杆底端设有底板;所述折叠架左右两端均设有固定柱和滑动柱,所述折叠架左端的滑动柱底端设有连接板;所述固定柱与连接竖杆相配合固定;所述滑动柱与连接竖杆滑动连接;所述折叠架上设有卡环;所述支撑杆的两端与卡环配合连接。

6、进一步的,所述电动伸缩机构的顶端与连接板的底端固定连接,电动伸缩机构的底端固定连接在底板上。

7、进一步的,所述连接块下端设有消毒灯。

8、进一步的,所述隔离机构包括隔离外套和隔离垫;所述隔离外套的内部上表面与支撑杆表面、连接竖杆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隔离垫下表面左右两端均设有固定带;所述固定带绑定在床体上。

9、进一步的,所述隔离外套右侧设有透气孔;所述透气孔里设有过滤布。

10、进一步的,所述隔离机构的隔离外套和隔离垫采用透明塑料布材料。

11、进一步的,所述一种呼吸道防感染隔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与电动伸缩机构、消毒灯电性连接。

12、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13、1、折叠机构的设计使装置在不使用时可以折叠,支撑机构和折叠机构的设计,使得装置可以按照需要调整大小和位置,节省空间,便于运输,以适应不同的床体和空间条件;

14、2、隔离机构的材质为透明塑料布,具有良好的防护效果,可以有效防止病毒和其他微生物的传播,保护患者和医护人员的安全。并且可以让医护人员方便地观察患者的状态,同时也能让患者有更好的视野,降低在隔离条件下可能产生的焦虑和恐慌。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呼吸道防感染隔离装置,包括支撑机构(1)、折叠机构(2)和隔离机构(3),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机构(1)的底座(11)与第一伸缩杆(13)之间通过轴承座转动连接;所述底座(11)上的设有控制器(8);所述第一伸缩杆(13)上端横向固定第二伸缩杆(14);所述第二伸缩杆(14)与折叠机构(2)的连接块(24)固定连接;所述折叠机构(2)上设有电动伸缩机构(4);所述折叠机构(2)与隔离机构(3)的内部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隔离机构(3)的隔离垫(32)通过固定带(6)固定在床体(7)上;所述隔离机构(3)的隔离外套(31)和隔离垫(32)之间通过拉链机构(5)拆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呼吸道防感染隔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机构(1)包括底座(11)、自锁万向轮(12)、第一伸缩杆(13)和第二伸缩杆(14);所述底座(11)上设有轴承座;所述底座(11)上固定连接固定杆(81);所述固定杆(81)上端固定连接控制器(8);所述底座(11)下方固定安装自锁万向轮(12);所述第一伸缩杆(13)上设有第一限位扣(131);所述第二伸缩杆(14)呈直角结构;所述第二伸缩杆(14)上均设有第二限位扣(14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呼吸道防感染隔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叠机构(2)包括连接架(21)、折叠架(22)、支撑杆(23)和连接块(24);所述折叠架(22)左右两侧均连接连接架(21);所述连接架(21)包括连接横杆(211)以及连接横杆(211)两侧对称设置的连接竖杆(212);左侧所述连接架(21)的连接横杆(211)上设有连接块(24);左侧所述连接架(21)的连接竖杆(212)底端设有底板(213);所述折叠架(22)左右两端均设有固定柱(221)和滑动柱(222),所述折叠架(22)左端的滑动柱(222)底端设有连接板(223);所述固定柱(221)与连接竖杆(212)相配合固定;所述滑动柱(222)与连接竖杆((212)滑动连接;所述折叠架(22)上设有卡环(224);所述支撑杆(23)的两端与卡环(224)配合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呼吸道防感染隔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伸缩机构(4)的顶端与连接板(223)的底端固定连接,电动伸缩机构(4)的底端固定连接在底板(213)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呼吸道防感染隔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块(24)下端设有消毒灯(9)。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呼吸道防感染隔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机构(3)包括隔离外套(31)和隔离垫(32);所述隔离外套(31)的内部上表面与支撑杆(23)表面、连接竖杆(212)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隔离垫(32)下表面左右两端均设有固定带(6);所述固定带(6)绑定在床体(7)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呼吸道防感染隔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外套(31)右侧设有透气孔(10);所述透气孔(10)里设有过滤布。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呼吸道防感染隔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机构(3)的隔离外套(31)和隔离垫(32)采用透明塑料布材料。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呼吸道防感染隔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8)与电动伸缩机构(4)、消毒灯(9)电性连接。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呼吸道防感染隔离装置,包括支撑机构(1)、折叠机构(2)和隔离机构(3),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机构(1)的底座(11)与第一伸缩杆(13)之间通过轴承座转动连接;所述底座(11)上的设有控制器(8);所述第一伸缩杆(13)上端横向固定第二伸缩杆(14);所述第二伸缩杆(14)与折叠机构(2)的连接块(24)固定连接;所述折叠机构(2)上设有电动伸缩机构(4);所述折叠机构(2)与隔离机构(3)的内部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隔离机构(3)的隔离垫(32)通过固定带(6)固定在床体(7)上;所述隔离机构(3)的隔离外套(31)和隔离垫(32)之间通过拉链机构(5)拆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呼吸道防感染隔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机构(1)包括底座(11)、自锁万向轮(12)、第一伸缩杆(13)和第二伸缩杆(14);所述底座(11)上设有轴承座;所述底座(11)上固定连接固定杆(81);所述固定杆(81)上端固定连接控制器(8);所述底座(11)下方固定安装自锁万向轮(12);所述第一伸缩杆(13)上设有第一限位扣(131);所述第二伸缩杆(14)呈直角结构;所述第二伸缩杆(14)上均设有第二限位扣(14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呼吸道防感染隔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叠机构(2)包括连接架(21)、折叠架(22)、支撑杆(23)和连接块(24);所述折叠架(22)左右两侧均连接连接架(21);所述连接架(21)包括连接横杆(211)以及连接横杆(211)两侧对称设置的连接竖杆(212);左侧所述连接架(21)的连接横杆(211)上设有连接块(24);左侧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翔金志贤毕虹黄照明王清邵静杨丽娟杜俊毅王会明杨翠林陈文锐
申请(专利权)人:昆明市第一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