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医疗辅助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呼吸道防感染隔离装置。
技术介绍
1、呼吸道疾病作为一种十分容易传播的疾病,如何有效降低呼吸道疾病传染的概率,成为医生们的主要研究方向。在患有呼吸道疾病的病人住院治疗时,呼吸内科医务人员免不了要与其进行交谈,而在交谈过程中,患有呼吸道疾病的病人很有可能把传染病传染给医务人员,现在针对这种情况普遍采用的办法是戴口罩后将患者头部罩起来的双重隔离方式,而采用将患者头部罩起来的操作时,交谈过程中病人说话喷出的病菌会传播到隔离装置上,若不进行彻底清理,后续使用会有传播病菌的危险,而现有的呼吸内科防感染隔离装置设计简陋,舒适性差,并且目前的隔离装置在使用时为了防止乱动,通常采用加装螺钉的方式固定在床体上,拆装起来很不方便。
2、为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呼吸道防感染隔离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设计了一种呼吸道防感染隔离装置,可以按照需要来调整大小和位置,便于运输,以适应不同的床体和空间条件,并且能有效防止病毒和其他微生物的传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呼吸道防感染隔离装置,包括支撑机构(1)、折叠机构(2)和隔离机构(3),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机构(1)的底座(11)与第一伸缩杆(13)之间通过轴承座转动连接;所述底座(11)上的设有控制器(8);所述第一伸缩杆(13)上端横向固定第二伸缩杆(14);所述第二伸缩杆(14)与折叠机构(2)的连接块(24)固定连接;所述折叠机构(2)上设有电动伸缩机构(4);所述折叠机构(2)与隔离机构(3)的内部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隔离机构(3)的隔离垫(32)通过固定带(6)固定在床体(7)上;所述隔离机构(3)的隔离外套(31)和隔离垫(32)之间通过拉链机构(5)拆卸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呼吸道防感染隔离装置,包括支撑机构(1)、折叠机构(2)和隔离机构(3),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机构(1)的底座(11)与第一伸缩杆(13)之间通过轴承座转动连接;所述底座(11)上的设有控制器(8);所述第一伸缩杆(13)上端横向固定第二伸缩杆(14);所述第二伸缩杆(14)与折叠机构(2)的连接块(24)固定连接;所述折叠机构(2)上设有电动伸缩机构(4);所述折叠机构(2)与隔离机构(3)的内部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隔离机构(3)的隔离垫(32)通过固定带(6)固定在床体(7)上;所述隔离机构(3)的隔离外套(31)和隔离垫(32)之间通过拉链机构(5)拆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呼吸道防感染隔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机构(1)包括底座(11)、自锁万向轮(12)、第一伸缩杆(13)和第二伸缩杆(14);所述底座(11)上设有轴承座;所述底座(11)上固定连接固定杆(81);所述固定杆(81)上端固定连接控制器(8);所述底座(11)下方固定安装自锁万向轮(12);所述第一伸缩杆(13)上设有第一限位扣(131);所述第二伸缩杆(14)呈直角结构;所述第二伸缩杆(14)上均设有第二限位扣(14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呼吸道防感染隔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叠机构(2)包括连接架(21)、折叠架(22)、支撑杆(23)和连接块(24);所述折叠架(22)左右两侧均连接连接架(21);所述连接架(21)包括连接横杆(211)以及连接横杆(211)两侧对称设置的连接竖杆(212);左侧所述连接架(21)的连接横杆(211)上设有连接块(24);左侧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翔,金志贤,毕虹,黄照明,王清,邵静,杨丽娟,杜俊毅,王会明,杨翠林,陈文锐,
申请(专利权)人:昆明市第一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