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成都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采用细胞团块悬浮培养生产川贝母总生物碱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128840 阅读:3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采用细胞团块悬浮培养生产川贝母总生物碱的方法,该方法将经过诱导培养获得的川贝母细胞团块切成3~4mm大小,接入液体培养基中进行悬浮培养,最终获得生物碱含量高(为市售川贝母鳞茎的2.04倍),且生长周期短(仅为24~28天)的培养产物。该方法较好地解决了川贝母传统生产方法中存在的时间长,药材产量和有效成分含量低等问题,可实现大规模快速生产川贝母药材有效成分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川贝母总生物碱的组织培养方法,特别是涉及。
技术介绍
川贝母(Fn'ft7/n'aVr/^aD.Don)是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以鳞茎入药,为名贵的川产道地药材,堪称药中之宝。是治疗肺热燥咳,干咳少痰,阴虚劳嗽,咯痰带血的常用药物。主要有效成分为贝母生物碱和甾体皂甙类等。在自然界中从川贝母种子萌发到长成药材,大约需要4-5年,且其中药用成分含量很低,这就造成了川贝母野生资源的过度采挖,使得川贝母野生资源锐减,正面临枯竭的境地。傅华龙等人利用川贝母鳞茎诱导获得愈伤组织、胚性愈伤组织、胚状体、小鳞茎和大鳞茎等,通过对总生物碱含量测定结果显示,组织培养生产的川贝母鳞茎总生物碱含量要高于野生及市售川贝;并且还进行了游离全蛋白电泳比较,测得组培鳞茎与野生鳞茎的游离全蛋白图谱完全一致。高山林等人探索出川贝母鳞茎快速增殖的最佳条件,并对组织培养川贝母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进行了研究,检测了通过组织培养获得的鳞茎和商品鳞茎有一致的化学成分,都具有生物碱、有机酸、皂甙氨基酸等13种化学物质;通过药理实验结果显示,组培川贝与野生川贝具有同样镇咳祛痰作用,而且药物毒性均较低,比较安全。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采用细胞团块悬浮培养生产川贝母总生物碱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步骤: (1)细胞团块的获得:将由川贝母鳞片叶诱导产生的愈伤组织切成适当大小转接到产生细胞团块的培养基MS+6-BA2.0mg.L↑[-1]+NAA0.1~1.0mg.L ↑[-1]+蔗糖30~50g.L↑[-1]+琼脂5.5~7.0g.L↑[-1]中进行培养,所采用的pH值为5.6~6.0,培养温度18~22℃、每天光照8~12小时、光照强度为1000~1800lx; (2)细胞团块的悬浮培养:将(1)步 骤获得的细胞团块切成2~8mm的小块转入到液体培养基MS+6-BA1.0~2.0mg.L↑[-1]+NAA0.1~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采用细胞团块悬浮培养生产川贝母总生物碱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步骤(1)细胞团块的获得将由川贝母鳞片叶诱导产生的愈伤组织切成适当大小转接到产生细胞团块的培养基MS+6-BA2.0mg·L-1+NAA0.1~1.0mg·L-1+蔗糖30~50g·L-1+琼脂5.5~7.0g·L-1中进行培养,所采用的pH值为5.6~6.0,培养温度18~22℃、每天光照8~12小时、光照强度为1000~1800lx;(2)细胞团块的悬浮培养将(1)步骤获得的细胞团块切成2~8mm的小块转入到液体培养基MS+6-BA1.0~2.0mg·L-1+NAA0.1~0.5mg·L-1+蔗糖20~40g·L-1+病毒唑5~20mg·L-1中进行悬浮培养,所采用的pH值为5.5~6.0,细胞团块的接种量为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跃华代勇何宗晟徐世军孙雁霞王晓蓉闫胜杰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0[中国|成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