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粘性复合相变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技术_技高网

一种粘性复合相变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41287303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1 09:3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粘性复合相变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属于调温热管理技术领域。其制备原料包括质量比为3:1至1:8的聚苯乙烯类物质和脂肪酸甲酯;聚苯乙烯类物质包括聚苯乙烯和聚苯乙烯嵌段聚合物中的至少一种。当使用温度高于脂肪酸甲酯的相变温度时,脂肪酸甲酯中的甲酯基与聚苯乙烯类物质中的苯环相互作用,赋予整个材料较佳的粘性,使用时无需再额外添加其他粘性组分。该粘性复合相变材料可用于调温热管理,例如将其贴合于待调温的器件的表面,当器件表面温度高于复合相变材料的相变温度时,该粘性复合相变材料基于其自身具有的粘性可与器件的表面紧密贴合,有利于减少界面热阻,提高热传导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调温热管理,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粘性复合相变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技术介绍

1、目前,柔性定型复合相变材料因具有良好的柔性,已逐渐应用在热管理热管理方面。但柔性定型复合相变材料与待热管理的器件的接触面在连续使用过程中通过会因膨胀、收缩等热应力的作用,或者受到震动的影响而相互脱离,两者无法紧密贴合,进而导致热量无法及时传递,造成器件损坏。

2、鉴于此,特提出本专利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粘性复合相变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以解决或改善上述技术问题。

2、本申请可这样实现:

3、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粘性复合相变材料,其制备原料包括质量比为3:1至1:8的聚苯乙烯类物质和脂肪酸甲酯;

4、其中,聚苯乙烯类物质包括聚苯乙烯和聚苯乙烯嵌段聚合物中的至少一种。

5、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聚苯乙烯嵌段聚合物包括聚苯乙烯嵌段聚合物包括氢化苯乙烯-异戊二烯两嵌段聚合物(sep)、苯乙烯-乙烯-丁烯-苯乙烯三嵌段共聚物(sebs)、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三嵌段共聚物(sbs)、苯乙烯-[乙烯-(乙烯-丙烯)]-苯乙烯三嵌段共聚物(seeps)和苯乙烯-异戊二烯-苯乙烯三嵌段共聚物(sis)、星型苯乙烯-乙烯-丁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tar-sebs)中的至少一种;

6、和/或,脂肪酸甲酯包括月桂酸甲酯、棕榈酸甲酯、硬脂酸甲酯、肉豆蔻酸甲酯、二十酸甲酯、二十一酸甲酯、二十二酸甲酯、二十三酸甲酯和油酸甲酯中的至少一种。

7、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当聚苯乙烯类物质仅为聚苯乙烯两嵌段聚合物时,聚苯乙烯两嵌段聚合物与脂肪酸甲酯的质量比为1:2至1:5;

8、当聚苯乙烯类物质仅为聚苯乙烯三嵌段聚合物时,聚苯乙烯三嵌段聚合物与脂肪酸甲酯的质量比为1:2至1:8;

9、当聚苯乙烯类物质仅为聚苯乙烯星型聚合物时,聚苯乙烯三嵌段聚合物与脂肪酸甲酯的质量比为1:2至1:6;

10、当聚苯乙烯类物质仅为聚苯乙烯时,聚苯乙烯与脂肪酸甲酯的质量比为3:1至1:3。

11、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制备原料还包括辅料,辅料包括导热助剂;

12、导热助剂的添加量为聚苯乙烯类物质以及脂肪酸甲酯的总量的1-3%。

13、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导热助剂包括氧化铝和膨胀石墨中的至少一种。

14、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如前述实施方式任一项的粘性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制备原料混合后进行密炼,或将制备原料进行螺杆挤出和水下切粒。

15、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当采用密炼方式时,密炼温度为170-220℃,密炼时间为30-60min;

16、当采用螺杆挤出和水下切粒方式时,螺杆的进料段温度为70-120℃,熔融段温度为180-240℃,出料段温度为150-200℃;喂料转速5-15rpm,螺杆转速为80-200rpm;切刀转速为30-50r/min。

17、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如前述实施方式任一项的粘性复合相变材料的应用,粘性复合相变材料用于调温热管理。

18、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粘性复合相变材料用于贴合于待调温的器件的表面。

19、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器件包括芯片。

20、本申请的有益效果包括:

21、本申请提供的粘性复合相变材料主要由聚苯乙烯类物质和脂肪酸甲酯为制备原料,当使用温度高于脂肪酸甲酯的相变温度时,脂肪酸甲酯中的甲酯基与聚苯乙烯类物质中的苯环相互作用,使整个材料具有粘性。该粘性复合相变材料可用于调温热管理,例如将其贴合于待调温的器件的表面,当器件表面温度高于复合相变材料的相变温度时,该粘性复合相变材料可与器件的表面紧密贴合,有利于减少界面热阻,提高热传导性能。且上述粘性复合相变材料通过聚苯乙烯类物质和脂肪酸甲酯的相互作用即可产生粘性,无需再额外添加其他粘性组分,组分简单安全,易于加工,有利于市场化推广。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粘性复合相变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粘性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原料包括质量比为3:1至1:8的聚苯乙烯类物质和脂肪酸甲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粘性复合相变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聚苯乙烯嵌段聚合物包括苯乙烯-异戊二烯二嵌段共聚物、苯乙烯-乙烯-丁烯-苯乙烯三嵌段共聚物、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三嵌段共聚物、苯乙烯-[乙烯-(乙烯-丙烯)]-苯乙烯三嵌段共聚物、苯乙烯-异戊二烯-苯乙烯三嵌段共聚物和星型苯乙烯-乙烯-丁烯-苯乙烯共聚物中的至少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粘性复合相变材料,其特征在于,当所述聚苯乙烯类物质仅为聚苯乙烯两嵌段聚合物时,所述聚苯乙烯两嵌段聚合物与所述脂肪酸甲酯的质量比为1:2至1:5;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粘性复合相变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原料还包括辅料,所述辅料包括导热助剂;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粘性复合相变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助剂包括氧化铝和膨胀石墨中的至少一种。

6.一种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粘性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将所述制备原料混合后进行密炼;或将所述制备原料进行螺杆挤出和水下切粒。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当采用密炼方式时,密炼温度为170-220℃,密炼时间为30-60min;

8.一种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粘性复合相变材料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粘性复合相变材料用于调温热管理。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粘性复合相变材料用于贴合于待调温的器件的表面。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器件包括芯片。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粘性复合相变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粘性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原料包括质量比为3:1至1:8的聚苯乙烯类物质和脂肪酸甲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粘性复合相变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聚苯乙烯嵌段聚合物包括苯乙烯-异戊二烯二嵌段共聚物、苯乙烯-乙烯-丁烯-苯乙烯三嵌段共聚物、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三嵌段共聚物、苯乙烯-[乙烯-(乙烯-丙烯)]-苯乙烯三嵌段共聚物、苯乙烯-异戊二烯-苯乙烯三嵌段共聚物和星型苯乙烯-乙烯-丁烯-苯乙烯共聚物中的至少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粘性复合相变材料,其特征在于,当所述聚苯乙烯类物质仅为聚苯乙烯两嵌段聚合物时,所述聚苯乙烯两嵌段聚合物与所述脂肪酸甲酯的质量比为1:2至1:5;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粘性复合相变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原料还包括辅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晓娜姚锐敏宋鹏程
申请(专利权)人:相变储能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