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合式换电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286152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1 09:34
本技术涉及组合式换电站,包括充电座系统、输送系统、换电系统三个相对独立的系统模块,依次排布;换电系统的立柱固定在地面上,其内设有竖直的立轨,并安装有可升降的升降平台;升降平台的下方设有电池组吊装机构;充电座系统由若干个充电座并排设置而成;输送系统位于充电座系统与换电系统之间,用于在充电座系统与换电系统之间传递电池组;输送系统包括若干根横轨,横轨固定在地面上;横轨上方设有可沿横轨移动的RGV小车;横轨为分段设计的轨道;RGV小车上具有2个电池组的安放腔;安放腔内具有电池组输送装置。本技术简化了换电站的搭建、组装、扩容过程;RGV小车采用了双电池安放腔设计,提高了换电效率,缩短了换电等待时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对电动卡车进行换电的换电站,属于新能源汽车。


技术介绍

1、电动卡车目前已被广泛应用在工矿、码头等场合,电动卡车与普通家用机动车不同,为了提高卡车的使用效率,一般都采用换电模式,对卡车快速更换电池包,使卡车能够再次投入使用。

2、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211764962u的具备换电和充电功能的载重卡车,公开了一种具备换电功能的卡车结构,其中可拆卸换电的电池箱安装固定在卡车的驾驶室后部、载货平台前部;目前大部分电动卡车都采用类似的布局设计,当在载货平台上安装了车斗、车厢等部件后,对电池的更换,一般只能采用从上方将电池吊装起来,再水平移除的方式进行。故针对卡车的换电需求,其换电作业机构与常规的电动汽车换电作业机构具有显著的区别。

3、针对电动卡车的换电,目前出现了很多换电站,如中国公开号为cn214728296u的卡车换电站、中国公开号为cn216761523u的电动卡车侧向顶吊式换电系统等;这类换电站,都设有专门的吊具系统,通过移动的方式,先将卡车上的空电池取下,放到空的充电座上,然后再从电池座上取下可用的电池,移动到卡车停放位置进行安装。这样的换电方式,整个工作周期较长,卡车需要长时间停车等待;同时,移动装置上的设备较为庞大,且为满足电动卡车的顶吊式换电需求,重心较高,为避免倾覆,设备的移动轨道等就得是专门定制的,结构连接要求很高,就导致换电站需要一次性配置到位,后期很难再进行扩充电池座的数量,对充电站进行扩容。

4、随着电动卡车换电需求的增加,部分客户有明确的后期升级电池座数量的需求,就需要换电站在设计、建造时,就充分考虑到该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组合式换电站,采用充电座系统、输送系统、换电系统独立设置,组合工作的模式,从而简化的换电站的设计;且留有了电池座扩容的空间,满足升级需求;同时,进一步提高了换电作业效率,减少换电等待时间。

2、为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提供了组合式换电站,包括充电座系统、输送系统、换电系统三个相对独立的系统模块,依次排布;

3、在换电系统的外侧为换电区域,待换电的电动卡车停放在此区域,由换电系统对待换电的电动卡车进行换电作业;

4、换电系统的立柱固定在地面上,其内设有竖直的立轨,并安装有可升降的升降平台;升降平台的下方设有电池组吊装机构;

5、充电座系统由若干个充电座并排设置而成;充电座系统的长度可根据充电座数量进行调整;

6、充电座包括平移驱动台,其两侧设有可移动电池组的平移驱动机构;平移驱动台中间设有升降充电座,所述升降充电座设有可升降运动的充电接口;

7、输送系统位于充电座系统与换电系统之间,用于在充电座系统与换电系统之间传递电池组;输送系统包括若干根横轨,横轨固定在地面上;横轨上方设有可沿横轨移动的rgv小车;

8、横轨为分段设计的轨道,横轨长度可增长或缩短;

9、rgv小车上具有2个电池组的安放腔;安放腔内具有电池组输送装置。

10、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充电座内的平移驱动台,包括机架、伸缩驱动轨、链轮及轴、链条、平移驱动电机;

11、机架固定在地面上;机架上方设有2根伸缩驱动轨,2根伸缩驱动轨并排设置,中间设有升降充电座;

12、伸缩驱动轨的两端设有链轮及轴,两端的链轮及轴之间设有链条,共设有2条链条,分别位于2根伸缩驱动轨的内侧,2条链条的上表面共同构成电池组的安放、移动平台。

13、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充电座内的升降充电座,外侧为升降座,固定在平移驱动台的机架上;

14、升降座内上方设有升降台,升降台的顶部设有充电接口,升降台的下方留有与充电接口相连接的电缆安放空间;

15、升降台的两侧安装在升降驱动机构上。

16、进一步的,所述升降驱动机构,包括升降轨、导向轮组、驱动螺杆;

17、升降台的两侧分别连接有升降轨;升降轨内设有升降螺母;

18、在升降座内设有竖直的驱动螺母,所述升降螺母套设在所述驱动螺杆上;

19、驱动螺杆通过驱动组件与螺杆驱动电机相连。

20、再进一步的,升降轨的两侧设有导向轮组,导向轮组与升降座的立柱相配合进行竖直运动的导向。

21、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rgv小车通过平移底座安装在横轨上;

22、平移底座上设有2个相对独立的电池组安放腔;

23、2个安放腔内均设有若干辊筒,所述辊筒的轴向与横轨的长度方向平行;若干辊筒构成储纳并移动电池组的辊筒平台;电池组的底部与滚筒的上表面相接触;

24、部分或全部辊筒通过连接驱动机构连接到辊筒驱动电机上。

25、进一步的,在辊筒平台的连个设有挡板,所述挡板向上凸出于所述辊筒平台的上表面。

26、进一步的,rgv小车通过拖链与电控系统相连接。

27、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换电系统的升降平台水平设置;

28、升降平台的两侧通过升降驱动机构安装在立轨上;

29、升降平台的下方设有伸缩机构;伸缩机构的固定级固定在升降平台上,伸缩机构的末端活动级连接有电池组吊具。

30、进一步的,所述伸缩机构由若干个三级伸缩叉并联构成。

31、充电座系统与输送系统进行联动作业,主要实现(1)输送系统将待充电的电池组输送到充电座系统内,进行充电;(2)充电座系统将可用的电池组输送到输送系统内,供换电使用。

32、而输送系统与换电系统进行联动作业,主要对电动卡车进行电池组的更换;换电系统将停车位内的电动卡车上的电池组拆下,放入rgv小车上暂空的安放腔内,然后rgv小车移动一段距离,将存有可用电池组的安放腔移动到换电系统所在位置,由换电系统取下可用的电池组,安装回电动卡车上,完成换电作业。

33、本技术的组合式换电站,由于rgv小车采用了双电池安放腔设计,故可以更高效的配合换电系统进行换电作业,缩短了电池组的存放、取用时间。

34、本技术的组合式换电站,充电座系统采用模块化设计,可以根据需要随时增加充电座的数量,实现换电站的扩容;相应的,对输送系统的横轨进行相应的加长,就能快速满足扩容后的换电站需求。而换电系统固定安装,确保卡车换电区域不变;换电系统仅需要进行升降、伸缩运动,无平移运动,使之运动机构更加安全可靠。

35、本技术的组合式换电站,采用组合式的系统模块,简化了换电站的搭建、组装、扩容过程;且换电站内部的输送系统,rgv小车采用了双电池安放腔设计,提高了换电效率,缩短了换电等待时间;而换电系统仅需执行升降及伸缩运动,更加安全、可靠。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组合式换电站,其特征在于,包括充电座系统、输送系统、换电系统三个相对独立的系统模块,依次排布;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换电站,其特征在于,充电座内的平移驱动台,包括机架、伸缩驱动轨、链轮及轴、链条、平移驱动电机;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换电站,其特征在于,充电座内的升降充电座,外侧为升降座,固定在平移驱动台的机架上;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组合式换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驱动机构,包括升降轨、导向轮组、驱动螺杆;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组合式换电站,其特征在于,升降轨的两侧设有导向轮组,导向轮组与升降座的立柱相配合进行竖直运动的导向。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换电站,其特征在于,RGV小车通过平移底座安装在横轨上;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组合式换电站,其特征在于,在辊筒平台的连个设有挡板,所述挡板向上凸出于所述辊筒平台的上表面。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组合式换电站,其特征在于,RGV小车通过拖链与电控系统相连接。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换电站,其特征在于,换电系统的升降平台水平设置;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组合式换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机构由若干个三级伸缩叉并联构成。

...

【技术特征摘要】

1.组合式换电站,其特征在于,包括充电座系统、输送系统、换电系统三个相对独立的系统模块,依次排布;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换电站,其特征在于,充电座内的平移驱动台,包括机架、伸缩驱动轨、链轮及轴、链条、平移驱动电机;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换电站,其特征在于,充电座内的升降充电座,外侧为升降座,固定在平移驱动台的机架上;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组合式换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驱动机构,包括升降轨、导向轮组、驱动螺杆;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组合式换电站,其特征在于,升降轨的两侧设有导向轮组,导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钱磊蒋德南许雪峰王清峰余志钢朱宇涛
申请(专利权)人:江阴帕沃特起重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