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送组件和具有其的检测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286003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1 09:34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输送组件和具有其的检测设备,输送组件包括多个承载台和多个驱动装置,多个承载台包括第一承载台和第二承载台;多个驱动装置包括第一驱动装置和第二驱动装置,第一驱动装置包括第一驱动机构和第二驱动机构,在第一方向上,承载台具有预设移动范围,在预设移动范围内,承载台在第二方向上具有预设高度位置,第一驱动装置和第二驱动装置构造成使得第一承载台和第二承载台交替运动至对应于预设移动范围内的预设高度位置。根据本技术的输送组件,可以提高输送组件的输送效率和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输送,尤其是涉及一种输送组件和具有其的检测设备


技术介绍

1、相关技术中,输送组件用于输送待检测件,在输送待检测件的过程中,摄像组件采集待检测件的图像信息,检测完成后输送组件将检测后的待检测件输送至下一位置(例如下料位置),输送组件需要等待摄像组件检测完上一个待检测件之后,等待较长时间才能进行下一个待检测件的检测,影响检测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提出一种输送组件,所述输送组件可以提高输送效率和产能。

2、本技术还提出一种具有上述输送组件的检测设备。

3、根据本技术第一方面实施例的输送组件,包括:多个承载台,多个所述承载台包括第一承载台和第二承载台;多个驱动装置,多个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第一驱动装置和第二驱动装置,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包括第一驱动机构和第二驱动机构,所述第一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第一承载台沿第一方向往复移动,所述第二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第一承载台沿第二方向往复移动,所述第二驱动装置包括第三驱动机构和第四驱动机构,所述第三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第二承载台沿所述第一方向往复移动,所述第四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第二承载台沿所述第二方向往复移动,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垂直,在所述第一方向上,所述承载台具有预设移动范围,在所述预设移动范围内,所述承载台在所述第二方向上具有预设高度位置,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和所述第二驱动装置构造成使得所述第一承载台和所述第二承载台交替运动至对应于所述预设移动范围内的所述预设高度位置。

4、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输送组件,第一承载台和第二承载台交替运动至预设移动范围内的预设高度位置,便于使得第一承载台完成一次待检测件的输送的过程和第二承载台完成一次待检测件的输送的过程在时间上至少部分重叠,从而在使得第二承载台进行图像采集的过程与第一承载台进行图像采集的过程错开的前提下,又能利用其中一个承载台进行图像采集的时间实现另一个承载台对待检测件的输送,减少了相邻两侧检测之间的等待时间,从而提高了输送组件的输送效率和检测设备的检测效率。

5、在一些实施例中,在第三方向上,所述第一承载台和所述第二承载台中的其中一个在第三方向上的两侧中的至少一侧边沿位于另一个在所述第三方向上的两侧边沿之间,所述第一承载台和所述第二承载台具有预设状态,在所述预设状态下,在所述预设平面上,所述第一承载台的正投影和所述第二承载台的正投影沿所述第一方向间隔设置,所述预设平面与所述第二方向垂直,所述第三方向分别与所述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垂直,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和所述第四驱动机构分别构造成用于驱动处于所述预设状态下的对应所述承载台移动。

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承载台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具有第一极限位置和第二极限位置,所述第二驱动机构构造成用于驱动处于所述第一极限位置和/或所述第二极限位置的所述第一承载台移动,所述第四驱动机构构造成用于驱动处于所述第一极限位置和/或所述第二极限位置的所述第二承载台移动。

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承载台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具有第一极限位置和第二极限位置,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和所述第三驱动机构构造成使得所述第一承载台和所述第二承载台中的其中一个处于所述第一极限位置时、另一个处于所述第二极限位置。

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驱动装置设于所述第一承载台在第三方向上的一侧,所述第二驱动装置设于所述第二承载台在所述第三方向上远离所述第一驱动装置的一侧,所述第三方向分别与所述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垂直,所述第一承载台具有第一承载部和第一边缘部,所述第一边缘部设于所述第一承载部在所述第三方向上的一侧且与所述第一驱动装置相连,所述第二承载台具有第二承载部和第二边缘部,所述第二边缘部设于所述第二承载部在所述第三方向上远离所述第一边缘部的一侧且与所述第二驱动装置相连,所述第一承载部在所述第三方向上的两侧边沿始终与所述第二承载部的对应边沿齐平。

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输送组件还包括第一底座,所述第一底座设于多个所述承载台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一侧,所述第一底座在第三方向上的两侧分别设有安装座,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和所述第二驱动装置分别安装于对应所述安装座,所述第三方向分别与所述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垂直;或者,所述输送组件还包括第二底座和第三底座,所述第二底座和所述第三底座间隔设置且分别设于多个所述承载台在第三方向上的两侧,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安装于所述第一底座,所述第二驱动装置安装于所述第二底座,所述第三方向分别与所述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垂直。

1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承载台限定出安装腔,所述承载台的承载部形成有吸附孔,所述安装腔用于安装真空装置,所述吸附孔适于与所述真空装置连通。

1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和第二驱动机构构造成所述第一承载台的移动方向与所述第二承载台的移动方向相反。

12、根据本技术第二方面实施例的检测设备,包括安装架、摄像组件和根据本技术第一方面实施例的输送组件,所述摄像组件和所述输送组件均设于所述安装架,所述摄像组件用于采集运动至对应于所述预设移动范围内的所述预设高度位置的所述承载台上的所述待检测件的图像信息。

13、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检测设备,通过采用上述的输送组件,可以提高检测设备的产量。

1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检测设备还包括:上料组件和下料组件,所述上料组件用于将所述待检测件传送至所述输送组件,所述下料组件用于将所述输送组件上的所述待检测件移除,所述上料组件包括上料滑轨和上料臂,所述上料滑轨设于所述安装架,且在第三方向上,所述上料滑轨的两端分别延伸至超出所述安装架的对应两端,所述上料臂与所述上料滑轨沿所述第三方向滑移配合;和/或,所述下料组件包括下料滑轨和下料臂,所述下料滑轨设于所述安装架,且在第三方向上,所述下料滑轨的两端分别延伸至超出所述安装架的对应两端,所述下料臂与所述下料滑轨沿所述第三方向滑移配合。

15、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输送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送组件,其特征在于,在第三方向上,所述第一承载台和所述第二承载台中的其中一个在第三方向上的两侧中的至少一侧边沿位于另一个在所述第三方向上的两侧边沿之间,所述第一承载台和所述第二承载台具有预设状态,在所述预设状态下,在预设平面上,所述第一承载台的正投影和所述第二承载台的正投影沿所述第一方向间隔设置,所述预设平面与所述第二方向垂直,所述第三方向分别与所述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垂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输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台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具有第一极限位置和第二极限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输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台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具有第一极限位置和第二极限位置,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和所述第三驱动机构构造成使得所述第一承载台和所述第二承载台中的其中一个处于所述第一极限位置时、另一个处于所述第二极限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装置设于所述第一承载台在第三方向上的一侧,所述第二驱动装置设于所述第二承载台在所述第三方向上远离所述第一驱动装置的一侧,所述第三方向分别与所述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垂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送组件,其特征在于,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台限定出安装腔,所述承载台的承载部形成有吸附孔,所述安装腔用于安装真空装置,所述吸附孔适于与所述真空装置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输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和所述第二驱动装置构造成所述第一承载台的移动方向与所述第二承载台的移动方向相反。

9.一种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架、摄像组件和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输送组件,所述摄像组件和所述输送组件均设于所述安装架,所述摄像组件用于采集运动至对应于所述预设移动范围内的所述预设高度位置的所述承载台上的待检测件的图像信息。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输送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送组件,其特征在于,在第三方向上,所述第一承载台和所述第二承载台中的其中一个在第三方向上的两侧中的至少一侧边沿位于另一个在所述第三方向上的两侧边沿之间,所述第一承载台和所述第二承载台具有预设状态,在所述预设状态下,在预设平面上,所述第一承载台的正投影和所述第二承载台的正投影沿所述第一方向间隔设置,所述预设平面与所述第二方向垂直,所述第三方向分别与所述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垂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输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台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具有第一极限位置和第二极限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输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台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具有第一极限位置和第二极限位置,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和所述第三驱动机构构造成使得所述第一承载台和所述第二承载台中的其中一个处于所述第一极限位置时、另一个处于所述第二极限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海亮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九川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