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新能源汽车和副车架,具体为一种非平面跨式新能源车的侧梁前副车架。
技术介绍
1、现有新能源纯电、混动车型通常使用全铝铸造或钢制全框式前副车架,而新能源车型为保证续航里程及电池容量,整车整备质量相较于传统燃油车重,因整备质量重导致的载荷增加,相较于传统燃油车,钢制副车架承载载荷更大,质量更重,且会影响整车质量目标的达成,减小整车续航里程,造成整车品质的降低及顾客抱怨。这就要求底盘悬架零件具有良好的轻量化设计要,尤其是副车架需严格控制其质量。目前,钢制全框式副车架基本为冲焊零件,具有冲压零件多、焊接工序多,质量重的缺点,此外各个安装点均为冲压、焊接结构,尺寸精度不易控制,易产生紧固件力矩损失,控制臂衬套安装位异响等问题,所以更多的厂商转而开发设计低压一体中空的铝制副车架,在这个技术中一般副车车架的梁体制造都接近正方形管体结构,这样的结构容易平衡相互的模态和结构力,铝合金副车架或多或少存在如下不足:铸造表面质量不好,内部容易出现气孔,不利于表面热处理;铸造材料屈服、抗拉强度相对较低,难以保证有效的连接刚度和强度;铸造模具复杂,生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非平面跨式新能源车的侧梁前副车架,包括上横梁(1)、下横梁(2)、左纵梁(3)、右纵梁(4),四者一体铸造成低压一体中空的管体围绕成的框形构造,且框形构造中央形成框孔(5);其特征是:所述上横梁(1)的头尾两端各设置一个斜弯安装座(6),所述下横梁(2)的头尾两端各设置一个后架连接座(7),所述左纵梁(3)、右纵梁(4)之间纵向横跨框孔(5)设置跨式中横梁(8),所述跨式中横梁(8)的中央还设置有中央牵引杆座(9),跨式中横梁(8)的设置平面空间位置不和上横梁(1)设置的平面空间重合,匹配跨式中横梁(8)的同一轴线位置,在左纵梁(3)、右纵梁(4)的T字相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非平面跨式新能源车的侧梁前副车架,包括上横梁(1)、下横梁(2)、左纵梁(3)、右纵梁(4),四者一体铸造成低压一体中空的管体围绕成的框形构造,且框形构造中央形成框孔(5);其特征是:所述上横梁(1)的头尾两端各设置一个斜弯安装座(6),所述下横梁(2)的头尾两端各设置一个后架连接座(7),所述左纵梁(3)、右纵梁(4)之间纵向横跨框孔(5)设置跨式中横梁(8),所述跨式中横梁(8)的中央还设置有中央牵引杆座(9),跨式中横梁(8)的设置平面空间位置不和上横梁(1)设置的平面空间重合,匹配跨式中横梁(8)的同一轴线位置,在左纵梁(3)、右纵梁(4)的t字相交点位置设置羊角座(10),羊角座(10)下段的左纵梁(3)、右纵梁(4)外侧塑形设置中悬置安装座(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非平面跨式新能源车的侧梁前副车架,其特征是:所述斜弯安装座(6)的顶部设置前牵引杆设置座(12),斜弯安装座(6)底部设置一体头衬套座(13),并在一体头衬套座(13)紧邻位置内侧设置头悬置安装座(1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非平面跨式新能源车的侧梁前副车架,其特征是:所述左纵梁(3)、右纵梁(4)在和上横梁(1)相接位置设置上凸管段(15),上凸管段(15)设置纵梁头端牵引座(16)。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非平面跨式新能源车的侧梁前副车架,其特征是:所述头悬置安装座(14)为斜向35°~55°,且安装口朝向下方;所述中悬置安装座(11)与跨式中横梁(8)的平行或重叠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非平面跨式新能源车的侧梁前副车架,其特征是:所述羊角座(10)设置在左纵梁(3)、右纵梁(4)的顶部,与跨式中横梁(8)设置位置在同一轴线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非平面跨式新能源车的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黎明,杨天洪,何浩南,贺斌,徐超国,郑剑波,张轰,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拓普汽车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