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窦血栓多侧孔介入导管和静脉窦血栓溶栓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282337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1 09:3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机械取栓装置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静脉窦血栓多侧孔介入导管和静脉窦血栓溶栓装置。静脉窦血栓多侧孔介入导管包括导管本体和多个微管,导管本体上设置有多个开孔,多个所述微管均设置于所述导管本体内,每个所述微管上均设置有多个药物流动孔,多个所述微管上的多个所述药物流动孔与所述多个开孔一一对应。其能够将药物在血栓内多部位释放,使溶栓药物与血栓多部位,充分接触,大幅度提高溶栓药物与血栓的接触面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机械取栓装置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静脉窦血栓多侧孔介入导管和静脉窦血栓溶栓装置


技术介绍

1、脑静脉血栓形成(cerebral venous thrombosis,cvt)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硬脑膜窦、皮层静脉、深静脉等脑内静脉系统的血栓形成,以脑静脉回流受阻、颅高压为特征,以头痛、视物模糊、癫痫、局灶性神经功能障碍等为临床表现的特殊类型脑血管病。青年高发,女性占优势,男女比例可达1:3.5,产褥期女性cvt发病率可高达10/10万,约占所有cvt的5%-20%。随着影像技术的进步,口服避孕药/激素替代的应用等因素的影响,cvt发病率近年来有显著上升趋势。此外各类疫苗接种的推广,疫苗诱导的cvt病例也被频繁的报道,给cvt的防治带来了新的挑战。在一线抗凝治疗背景下,cvt幸存者即使获得了神经功能独立,但残余症状高发,其中头痛、癫痫、记忆下降以及工作能力受损,严重危害cvt患者的生活质量,给cvt患者个人、家庭乃至社会带来严重经济负担。

2、虽然,目前抗凝是cvt的一线治疗,然而仍约有部分的cvt患者规范抗凝治疗后仍不能控制病情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静脉窦血栓多侧孔介入导管,其特征在于,包括导管本体和多个微管,导管本体上设置有多个开孔,多个所述微管均设置于所述导管本体内,每个所述微管上均设置有多个药物流动孔,多个所述微管上的多个所述药物流动孔与所述多个开孔一一对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脉窦血栓多侧孔介入导管,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所述微管上的相邻两个所述药物流动孔交错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脉窦血栓多侧孔介入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本体开设有多个开孔的位置的横截面中,多个所述药物流动孔沿所述导管本体的周向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脉窦血栓多侧孔介入导管,其特征在于...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静脉窦血栓多侧孔介入导管,其特征在于,包括导管本体和多个微管,导管本体上设置有多个开孔,多个所述微管均设置于所述导管本体内,每个所述微管上均设置有多个药物流动孔,多个所述微管上的多个所述药物流动孔与所述多个开孔一一对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脉窦血栓多侧孔介入导管,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所述微管上的相邻两个所述药物流动孔交错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脉窦血栓多侧孔介入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本体开设有多个开孔的位置的横截面中,多个所述药物流动孔沿所述导管本体的周向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脉窦血栓多侧孔介入导管,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微管绕所述导管本体的周向环形设置,并形成容纳导丝的导丝腔。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静脉窦血栓多侧孔介入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本体包括依次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吉训明周陈姜慧敏姜缪文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脑重大疾病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